汽车底盘(高职)项目一绪论.ppt
《汽车底盘(高职)项目一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底盘(高职)项目一绪论.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项目一 绪论,学习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功用2、了解汽车底盘的各种布置型式3、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4、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我们已经知道汽车一般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组成的,而汽车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的基础。下面对汽车底盘做一整体性的简要介绍,任务一 汽车底盘发展概况,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于汽车底盘中的电子控制系统越来越多,如车身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安全系统、信息系统等。系统化的电子控制是汽车底盘技术主要发展趋势。随着车载网络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把很多系统都连成了一个整体。制动防抱死系统(ABS)、防滑
2、控制系统(ASR)、安全气囊(SRS)、汽车防滑转控制系统(ASR)及汽车防滑转控制系统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汽车在起步、加速时的操纵稳定性以及通过滑溜路面的能力。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由于能够适时、准确地自动换挡,提高了汽车的操纵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进而降低了汽车的燃油消耗,提高了汽车的燃料经济性。电子控制悬架可根据不同的路面、车速等情况,自动控制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以及车身的高度,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的稳定性。另外,动力转向电子控制系统、汽车行驶速度控制系统等都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任务二 汽车底盘概述一、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和功用,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
3、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统组成,其功用为接受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意图而正常行驶。如图11和12所示为常见货车和轿车的底盘结构简图。,图11 普通汽车底盘的结构图,1-离合器 2-变速器 3-万向传动装置 4-主减速器 5-差速器6-驱动桥壳 7-半轴 8-传动轴,图1-2a 发动起前横置-前轮驱动底盘结构图,1-变速器 2-离合器 3-发动机 4-万向节 5-差速器6-主减速器 7-半轴,1、传动系传动系的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不同的汽车,其底盘的组成稍微有所区别;如对于载货汽车及部分轿车,其底盘一般是由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等部
4、分组成;而现代轿车中采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越来越多,其底盘包括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等,即用自动变速器取代了普通汽车中的离合器和手动变速器;如果是越野汽车(即运动型多功能汽车),还应包括分动器。,图12b 发动起前纵置-前轮驱动底盘结构图,1-发动机 2-离合器 3-差速器 4-变速器输入轴 5-变速器6-主动锥齿轮 7-从动锥齿轮 8-车速表传动齿轮,2、行驶系行驶系的功用是安装汽车的各零部件总成,传递和承受发动机和地面传来的力和力矩,对全车起支撑作用,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行驶系主要由车架(车身)、车桥、悬架、车轮等组成。3、转向系转向系的功用是保证控制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选定的方向
5、行驶。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组成。现代汽车越来越多的采用动力转向装置。4、制动系制动系的功用是使汽车减速、停车并能保证可靠地驻停。汽车制动系一般包括行车制动系和驻车制动系等两套相互独立的制动系统,每套制动系统都包括制动器和制动传动机构。现代汽车的行车制动系一般都装配有制动防抱死系统(ABS)。转向系和制动系都是由驾驶员来操控的,一般可以合称为控制系。现代汽车中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在底盘中普遍采用了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AT或ECT)、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EDL)、电子控制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控制悬架系统(ECS)、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等。,任务三 汽车底盘的
6、总体布置,汽车底盘的总体布置型式主要取决于传动系统与发动机在汽车上的相对位置。就目前常见的汽车而言、汽车底盘的布置型式一般有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等。一、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简称前置后驱动,英文简称为FR。如图13所示,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后驱动桥,最后传到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图13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示意图,1-离合器 2-变速器 3-万向传动装置 4-主减速器 5-差速器6-驱动桥壳 7-半轴 8-传动轴,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型式,应用广泛,适用于
7、除越野汽车外的各类型汽车中,如大多数的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型式。该种布置的优点:1、发动机通风冷却效果较好,车厢供暖方便2、传动系统以及操纵机构的布置简单3、对于载重汽车,前后轴载荷分配合理,起步、加速和爬坡时的附着性能好,轮胎磨损少4、具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和操纵灵敏性(中性稍偏不足转向)该种布置的缺点:1、轴距、传动轴较长,传动轴一般需要中间支撑,汽车重心偏高。2、客车采用该种布置,车厢的面积利用率低,车厢内噪音较大。所以现代客车一般采用发动机后置或中置后轮驱动型式。,二、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简称前置前驱动,英文简称FF。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
8、离合器、变速器、前驱动桥,最后传到前驱动车轮。这种布置型式在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省去了万向传动装置,使结构简单紧凑,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相比减轻了整车的质量。这种布置型式广泛应用于微型、普通级和中级轿车上。根据发动机布置的方向可以分为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和发动机前纵置前轮驱动,其结构分别如图14、15所示。,图14 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示意图 图15 发动机前纵置前轮驱动示意图,该种布置的优点:1、主减速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2、具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以及高速行驶的安全性(具有不足转向),三、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简称后置后驱动,英文简称RR。如图16所示,发动机布置在汽
9、车后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角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后驱动桥,最后传到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这种布置型式广泛应用于大型客车。图16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示意图1-发动机 3-离合器 3-变速器 4-角传动装置 5-万向传动装置 6-驱动桥,该种布置的优点:1、前轴载荷较少,转向轻便2、发动机和传动系散发的热量、排放的尾气、振动以及噪音对车厢内的影响较少3、车厢面积利用率较高,车厢底板较低该种布置的缺点:1、发动机散热较差,易过热2、离合器和变速器的操纵机构布置复杂,操纵较困难,四、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这种布置型式主要用于客车。其结构特点介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之间
10、,总体上要比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性能差,所以这种布置型式在客车上应用的也较少。,五、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4WD),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简称全轮驱动,英文简称4WD。如图17所示,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前部,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器、分动器、万向传动装置分别到达前后驱动桥,最后传到前后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这种布置型式被越野车和部分工程车辆广泛采用,目前也有一些高档豪华轿车采用这种型式。图17 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示意图,该种布置的优点:1、车轮附着能力的利用率高,提高了汽车的通过性和适应路面的能力2、常接合式全轮驱动低档加速性能较好,驱动力不受前后轴载荷的变化影响3、车辆行驶稳定性好,对侧向力的敏感性较少
11、该种布置的缺点:1、结构复杂,整车装备质量较大2、造价高,油耗高,经济性较差,最高车速也有所降低。,任务四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一、汽车的驱动力欲使汽车能够行驶,必须对汽车施加一个驱动力以克服汽车行驶的各种阻力。下面分析一下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作用力。1、汽车的驱动力如图18所示。发动机经由传动系在驱动车轮上施加了一个驱动力矩,力图使驱动车轮旋转。在Tt的作用下,驱动车轮将对地面施加一个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圆周力F0。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地面也将对驱动车轮施加一个与F0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Ft,Ft就是使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或称为牵引力。图18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示意图,牵引力的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底盘 高职 项目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