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抗滑桩设计与计算.ppt
《6.5抗滑桩设计与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5抗滑桩设计与计算.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滑桩是防止滑坡的一种工程结构,设于滑坡的适当部位,一般完全埋置于地下(有时也露出地面),桩的下段须埋置在滑动面以下稳定地层的一定深度。,6.5.1 概述,6.5 抗滑桩设计与计算,抗滑桩的分类,施工方式,打入桩,钻孔桩,挖孔桩,材 料,木 桩,钢 桩,钢筋混凝土桩,截面形态,圆形桩,管形桩,矩形桩,刚 度,刚性桩,弹性桩,结构形式,排式单桩,承台式桩,排架桩,(1)圆桩(2)方桩(3)挡土墙,排式单桩,品字形排桩,承台式桩,承台式桩,6.5.2 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6.5.2.1 抗滑桩设计的要求和步骤 6.5.2.1.1 抗滑桩设计应满足的要求(1)坡体稳定: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即
2、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值,保证滑体不从桩顶滑出,不从桩间挤出。(2)桩身稳定: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桩的断面和配筋合理,能满足桩内应力和桩身变形的要求,保证不被剪断,不产生过大变形。(3)桩基和桩侧稳定:桩周的地基抗力和滑体的变形在容许范围内。(4)抗滑桩的间距、尺寸、埋深等都较适当,保证安全,方便施工,并使工程量最省。(5).注意与环境的协调性。,抗滑桩的设计任务就是根据以上要求,确定抗滑桩的桩位,间距、尺寸、埋深、配筋、材料和施工要求等。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常常要经分析研究才能得出合理的方案。6.5.2.1.2 抗滑桩设计计算步骤(1)首先查明滑坡的原因、性质、范围、厚度等基
3、本条件,分析滑坡的稳定状态、发展趋势。(2)根据滑坡地质剖面及滑动面处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滑坡推力。,(3)根据地形、地质及施工条件等确定设桩的位置及范围。(4)根据滑坡推力大小、地形及地层性质,拟定桩长、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等桩参数。(5)确定桩的计算宽度,并根据滑体的地层性质,选定地基系数。(6)根据选定的地基系数及桩的截面形式、尺寸,计算桩的变形系数(或)及其计算深度(h或h),据此判断是按刚性桩还是按弹性桩来设计。(7)根据桩底的边界条件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桩身各截面的位移(变形)、内力及侧壁应力等,并计算确定最大剪力、弯矩及其部位。,(8)校核地基强度:若桩身作用于地基
4、的弹性应力超过地层容许值或者小于其容许值过多时,则应调整桩的埋深或桩的截面尺寸,或桩的间距,重新计算,直至符合要求为止。(9)根据计算的结果,绘制桩身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0)对于钢筋混凝土桩,还需进行配筋设计。,6.5.2.2 抗滑桩的计算方法,理论基础:将地基土视为弹性介质,应用弹性地基梁的计算原理,以捷克学者温克勒提出的“弹性地基”的假说作为计算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悬臂桩法,地基系数法,有限元法(矩阵分析法),m法,K法,m-k法,地面,地面,滑面,滑面,M,Q,悬臂桩法,受荷段,锚固段,m1,m2,地面,地面,滑面,滑面,地基系数法,地面,地面,m1,m2,6.5.2.3 抗滑桩设
5、计的基本假定,6.5.2.3.1 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力系 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包括:滑坡推力、受荷段地层(滑体)抗力、锚固段地层抗力、桩侧摩阻力和粘着力以及桩底应力等。这些力均为分布力。(1)滑坡推力:滑坡推力作用于滑面以上部分的桩背上,可假定与滑面平行。一般假定每根桩所承受的滑坡推力等于桩距(中至中)范围之内的滑坡推力。,S,S,一般情况下,所算得的滑坡推力f为单位宽度滑体的推力,最用在桩(单排桩)上的推力应为fS。,(2)根据设桩的位置及桩前滑坡体的稳定情况,抗滑桩可分为悬臂式和全埋式两种。当桩前滑坡体不能保持稳定可能滑走的情况下,抗滑桩应按悬臂式桩考虑;而当桩前滑坡体能保持稳定,抗滑桩将按全
6、埋式桩考虑。,不能提供抗力,可提供抗力,(3)岩土抗力:埋于滑床中的桩将滑坡推力传递给桩周的岩(土),桩的锚固段前、后岩(土)受力后发生变形,从而产生由此引起的岩(土)抗力作用。(4)桩周摩阻力:抗滑桩截面大,桩周面积大,桩与地层间的摩阻力、粘着力必然也较大,由此产生的平衡弯矩对桩有利。但其计算复杂,一般不予考虑。(5)基底应力:抗滑桩的基底应力,主要是由自重引起的。而桩侧摩阻力、粘着力又抵消了大部分自重。实测资料表明,桩底应力一般相当小,为简化计算,桩底应力可忽略不计。,6.5.2.3.2 抗滑桩的计算宽度,抗滑桩受滑坡推力的作用产生位移,则桩侧岩土体对桩将产生抗力。当岩(土)变形处于弹性变
7、形阶段时,桩受到岩(土)的弹性抗力作用。岩(土)对桩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与桩的作用范围有关。为了将空间的受力简化为平面受力,并考虑桩截面形状的影响,将桩的设计宽度(或直径)换算成相当于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矩形桩宽BP,此BP称为桩的计算宽度。,1试验表明,对不同尺寸的圆形桩和矩形桩施加水平荷载时,直径为d的圆形桩与正面边长为0.9d的矩形桩,在其两侧土体开始被挤出的极限状态下,其临界水平荷载值相等。所以,矩形桩的形状换算系数为Kf=1,而圆形桩的形状换算系数为Kf=0.9。2同时,由于将空间受力状态简化成为平面受力状态,在决定桩的计算宽度时,应将实际宽度乘以受力换算系数KB。由试验资料可知,对于正面
8、边长b大于或等于1m的矩形桩受力换算系数KB为(1+1/b),对于直径d大于或等于1m的圆形桩受力换算系数KB为(1+1/d)。故桩的计算宽度应为:矩形桩:圆形桩:,Kf,KB,Kf,KB,附注:只有在计算桩侧弹性抗力时,采用桩的正面计算宽度。计算桩底反力时,仍用桩的实际宽度。,Bp,d,b,Bp,3桩的截面形状应从经济合理及施工方便考虑。目前多用矩形桩,边长23m,以1.5m2.0m及2.0m3.0m两种尺寸的截面为常见。6.5.2.3.3 桩侧岩(土)的地基系数 桩侧岩(土)的弹性抗力系数简称地基系数,是地基承受的侧压力与桩在该处产生的侧向位移的比值。虎克定律:f=kx弹性抗力:作用于桩侧
9、任一点y处的弹性抗力fy和桩侧应力分别为:,xy:地层y处的水平位移,K:地基系数,Bp:桩的计算宽度。,(1)认为地基系数是常数,不随深度而变化,以“K”表示之,相应的计算方法称为“K”法,可用于地基较为完整硬质岩层、未扰动的硬粘土或性质相近的半岩质地层。(2)认为地基系数随深度按直线比例变化,即在地基内深度为y处的水平地基系数为K=my或K=K0+my,相应这一假定的计算方法称为“m”法,可用于硬塑半坚硬的砂粘土、碎石土或风化破碎成土状的软质岩层以及重度随深度增加的地层。(3)地基系数K及比例系数m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方法确定。,K,K,K,K,y,K法,m法
10、,C法,n=0,n=1,0n1,n1,6.5.2.3.4 刚性桩与弹性桩的区分,抗滑桩受到滑坡推力后,将产生一定的变形。根据桩和桩周岩(土)的性质和桩的几何性质,其变形可有两种情况。(1)桩的位置虽发生了偏离,但是桩轴仍保持原有的线型;它之所以变形是由于桩周的岩(土)变形所致刚性桩。(2)桩的位置和桩轴线型同时发生改变,即桩轴和桩周岩(土)同时发生变形弹性桩。,f,f,刚性桩,弹性桩,试验研究表明,当桩埋入稳定地层(即滑动面以下)内的计算深度(桩的锚固深度h2与桩的变形系数或的乘积,即 h2 或 h2)为某一临界值时,不管按刚性桩或按弹性桩计算,其水平承载力及传递到地层的压力图形均比较接近。因
11、此,可将这个临界值作为判别刚性桩和弹性桩的标准。,(1)按K法计算当h2 1.0时,抗滑桩属刚性桩当h2 1.0时,抗滑桩属弹性桩 其中:为桩的变形系数,以m-1计,可按下式计算:,K地基系数(kN/m3);BP桩的正面计算宽度(m);E桩的弹性模量(kPa);I桩的截面惯性矩(m4)。,b,a,(2)按m法计算当 h22.5时,抗滑桩属刚性桩;当 h22.5时,抗滑桩属弹性桩。其中:为桩的变形系数,以m-1计,可按下式计算:,m水平方向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kN/m4),简称地基比例系数。,6.5.2.3.5 桩后推力与桩前抗力,滑坡推力曲线T桩上滑坡推力(KN/m)P桩前滑坡推力(
12、KN/m),式中:地层岩(土)的容重,(kN/m3);地层岩(土)的内摩擦角,();c地层岩(土)的粘聚力(kPa);h地面至计算点的深度,(m)。,6.5.2.3 桩侧支承条件(1)土层及严重风化破碎岩层 当桩周土体均匀且地面横坡坡度i=0或较小时,桩身对地层的侧压应力(kPa)应符合下列条件:,一般检算桩身侧压应力最大处,若不符合上式的要求,则调整桩的锚固深度或桩的截面尺寸、间距,直至满足为止。,式中:滑动面以下土体的内摩擦角(度);滑动面上、下土体的重度,(kN/m3);c地层岩(土)的粘聚力(kPa);H1设桩处滑体地面至滑动面的距离(m)y 滑动面至计算点的深度,(m),当桩周滑面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5 抗滑桩 设计 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