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微生物学.ppt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染控制微生物学.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长和繁殖统称为发育,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活动。当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后,通过合成代谢作用,合成新的细胞成分,使菌体的重量增加(主要是原生质和其他组成成分有规律地增加),菌体体积长大,这种现象称为生长。细胞的生长是有限度的,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分裂,这种菌体数量增多的现象称为繁殖。生长是繁殖的基础,繁殖是生长的结果。生长和繁殖虽有区别,但关系十分密切。微生物群体在生长过程中,个体的细胞体积和重量变化不易被察觉,所以,常以细胞数量的增加或以细胞群体重量的增加作为生长繁殖的指标。,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
2、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相对应的称为不纯培养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稀释倒平皿法 将待分离的材料作一系列稀释(如1:10、1:100、1:1 000、1:10 000),取不同稀释液各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45 的琼脂培养基相混合,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保温培养一定,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时间,即有菌落出现。如果稀释得当,平皿中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便可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所形成。挑取此单个菌落或再重复以上操作数次,可得到纯培养。,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划线法 将熔化的琼脂培养基倾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凝后,用接种环NFDCB取少许待分离材料,在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如,可作平行划线、扇形划
3、线或其他形式连续划线,随着接种环在培养基上的移动,细菌得以分散,经保温培养即形成菌落。在划线的开始部分,细菌分散度小,形成菌落往往连在一起。但由于连续划线,细菌逐渐减少,划到最后常可形成单独孤立的菌落。,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这种单独的菌落可能是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因而获得纯培养。用其他工具如形玻棒代替接种环在琼脂培养基表面涂布,亦可得到同样结果。,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单细胞挑取法 单细胞挑取法是从待分离材料中只挑取一个细胞来培养。可用一台显微挑取器,装置于显微镜上,把一滴细菌悬浮液置于载玻片上,用装于显微挑取器上的极细的毛细吸管,在显微镜下对准一个单独的细菌细胞挑取,再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而得纯培
4、养。,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不同的细菌需要不同的营养物。因此,可以把培养基配制成适合于某种细菌生长而限制其他细菌生长的环境。这样的选择培养基可用来分离培养纯种。也可以将待分离的样品先进行适当处理,以排除不需要的微生物。例如,想分离得到芽孢细菌,可在倒平皿前将样品在高温处理一段时间,以破坏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非芽孢细菌,这样分离得到的菌落将是芽孢形成菌。,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方法的比较,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主要有测定微生物的数量、重量和细胞物质成分等方法。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1.全数测定(直接计数法)(1)计数器直接计数法(2)涂片染色计数(3)比浊法,微生物纯培养
5、的生长,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2.活菌计数(间接计数法)(1)平板计数法(2)薄膜过滤计数法,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测定细胞物质的重量 采用干重法,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将菌体从菌悬液中分离出来,洗净,烘干,称重,求得单位容积菌悬液中细胞的干重。这是测定细胞重量较为直接而可靠的方法,但只适用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而且要求样品中不含菌体以外的其他干物质。在活性污泥法中常采用干重法来测定活性污泥的重量,以近似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量,这一指标称为活性污泥浓度(符号为MLSS),它表示每升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毫克数。这种测定结果既包括活菌和死菌量,又包括有机颗粒和无机盐类的重量,因而,这一指标随非生物
6、物质含量的增加,可靠性降低。,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DNA含量测定法 由于DNA在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测定DNA的含量也是研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重要的化学测定方法。DNA的测定不但可以反映细胞物质的重量,并且由于每个细菌细胞中DNA含量对于某类群微生物来说较恒定(平均为8.410-5),所以,通过测定细菌的DNA还可推算出细菌细胞的数量。此外,还可采用测定ATP的方法,但由于细胞内ATP含量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因而,用于反映微生物量不如DNA佳。,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细菌纯培养的生长曲线 研究细菌纯培养的生长曲线是采用分批培养,或称为间歇培养(batch culture)。分批培养就
7、是在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少量细菌并保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pH、溶解氧等)进行培养,结果出现了细菌数量由少到多,并达到高峰,又由多变少的变化规律。测定生长曲线时,将少量经纯培养的细菌接种到经灭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菌数量。以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可得图所示的曲线。,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迟缓期(lag phase)迟缓期又称滞留适应期。当菌种接种到新鲜培养基后,细菌并不立即生长繁殖,而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以合成多种酶,并完善体内的酶系统和细胞的其他成分。在这个时期,细胞的代谢活力很强,蛋白质和RNA含量增加,菌体体积显著增大。在迟缓期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染 控制 微生物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