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第五章.ppt
《人因工程第五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因工程第五章.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微气候,人因工程,目 录,第一节 微气候的若干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第二节 人体对微气候条件的感受与评价第三节 微气候条件对人体的影响第四节 改善微气候条件的措施,微气候又称生产环境的气候条件,是指生产环境局部的气温、湿度、气流速度以及工作现场中的设备、产品、零件和原料的热辐射条件。,第一节 微气候的若干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空气的冷热程度叫做气温。气温常用干球温度计(寒暑表)测定,它所指示的温度叫干球温度。除干球温度外,半导体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也可用于测量气温。,第一节 微气候的若干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气温的标度有两种: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我国法定采用摄氏温标()。两种温标的换算关系
2、为:t()59()32 t()95()32,第一节 微气候的若干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每m3空气内所含的水汽克数叫绝对湿度。,第一节 微气候的若干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由于人们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不与空气中水汽的绝对数值直接相关,而与空气中水汽距饱和状态的差距直接相关。因此定义某温度、压力条件下空气的水汽压强与相同温度、压力下饱和水汽压强的百分比为该温度、压力条件下的相对湿度。,第一节 微气候的若干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相对湿度在70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30为低气湿。,第一节 微气候的若干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物体在绝对温度大于0K时的辐射能量,称为热辐射。太阳及生产环境中的熔炉、开放
3、的火焰、熔化了的金属、被加热了的材料均能产生热辐射,它是一种红外辐射,红外辐射不能加热气体,但能使周围物体加热。同其它物体一样,人体也向外界辐射热量。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向人体辐射热能使人体受热,称为正辐射。相反,称为负辐射。,第一节 微气候的若干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热辐射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上所辐射出的热量称为物体的热辐射强度(J(cm2min)。测量热辐射可用黑球温度计。黑球温度计是表面镀黑的薄铜板制成的空心球体,球体中心部分插入一支温度计。黑球在吸收辐射热后温度上升,它指示的温度叫黑球温度,是辐射热及气温的综合效应。若关闭热辐射源,黑球温度下降,其差值为实际辐射温
4、度。,第一节 微气候的若干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空气流动的速度叫做气流速度(m/s)。测定室内气流速度一般用热球微风仪。气温、湿度、热辐射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影响可以互相替代,某一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可以由另一条件的相应变化所补偿。,第一节 微气候的若干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人体的热交换和平衡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第二节人体对微气候条件的感受与评价,人体的体温控制是一个完善的温度调节系统。人体本身也是一个热源。若人体的能量代谢为M,向体外做功为W,向体外散发的热量为H。当MHW时,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此时人体皮温在36.5左右,人感到舒适;当MHW时,人感到热;当MHW时,人感到冷。,一、人体
5、的热交换和平衡,人体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为:SMWH式中 S人体内单位时间贮热量(即热流量,以下同)(W);M人体内单位时间能量代谢量(W);W人体单位时间所做的功(W);H人体单位时间向体外散发的热量(W)。,一、人体的热交换和平衡,人体内单位时间蓄热量S可以通过体内平均温度求得 S1.15mCp(BT1-BT2)/t式中 m身体重量(kg);Cp人体比热容常数(3.475kJ/(kgK));BT1初始体内平均温度();BT2终末体内平均温度();体内平均温度BT0.33皮温0.67直肠温度;t 经历的时间(h)。,一、人体的热交换和平衡,人体单位时间向体外散发的热量H,取决于辐射热交换、对流
6、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导热热交换,即 HRCEK(kJs)式中 R单位时间辐射热交换量(kJs);C单位时间对流热交换量(kJs);E单位时间蒸发热交换量(kJs);K单位时间传导热交换量(kJs)。,一、人体的热交换和平衡,人体单位时间的辐射热交换量,取决于热辐射常数、皮肤表面积、服装热阻值、反射率、平均环境温度和皮温等。,一、人体的热交换和平衡,为了增加人体对流散热,一是要保持环境温度在36.5以下,二是增加皮肤表面的气流速度,从对流散热的角度出发,人应尽量少穿衣服,尽量穿薄质的衣服。需注意的是,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不是线性关系。当气流速度大于2m/s时,再增加人体散热已不显著。,一、人
7、体的热交换和平衡,一、人体的热交换和平衡,人体单位时间蒸发热交换量,取决于皮肤表面积、服装热阻值、蒸发散热系数以及相对湿度等。在热环境中,增加气流速度,降低湿度,可以加快汗水蒸发,达到散热的目的。单位时间传导热交换量,取决于皮肤与物体温差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以及物体的导热系数。,一、人体的热交换和平衡,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即心理上感到满意与否,是进行微气候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构成微气候环境的若干条件的差异,人体对其感觉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综合影响。,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以人体对温度和湿度的感觉为例,舒伯特(SWShepperd)和希尔(UHill)经过大量研究证明,最合适的
8、湿度()与气温t()的关系为()1887.2 t()t26(),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鲍生(JEBosen)提出了不舒适指数DI(Discomfort index),DI0.72(干球温度湿球温度)40.6,评价人体对温度、湿度环境的感觉。通过对美国人的实验表明:当DI70时,绝大多数人感到舒适;当DI75时,有一半人感到不舒适。,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为了综合反映人体对气温、湿度、气流速度和辐射热的感觉,提出了有效温度这一概念。有效温度是指根据人体在微气候环境下,具有同等主诉温热感觉的最低气流速度和气湿的等效温标。,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杨格鲁(CPYaglou
9、)以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气流速度为参数,进行大量实验,绘制成有效温度图(图42)。例如,测得某一作业场所的干球温度为76(24.5),湿球温度为62(16.6),气流速度为100ft/min(约30.5m/min);则从干球温度标尺的A点(76)到湿球温度标尺的B点(62)引一直线AB,AB与气流速度100ft/min的曲线交点,即为该环境条件的有效温度69(20.6)。,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美国暖房换气学会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总结出,夏秋与冬季人们感觉舒适的环境不同,大多数人冬季感觉舒适的微气候条件是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有效温度为16.821.7所
10、围成的区域(冬季快感域);大多数人夏季感觉舒适的微气候条件是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有效温度为18.823.9所围成的区域(夏季快感域)(图43)。,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除与上述环境条件有关外还与服装、作业负荷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当作业负荷低于225W时,人的服装的热阻值每增加0.1clo,相当于环境温度增加0.6;当作业负荷高于225W时,服装的热阻值每增加0.1clo,相当于环境温度增加1.2;以工作负荷115W为界,每增加30W,相当于环境温度增加1.7。,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有的学者提出用干球温度、湿
11、球温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4个因素的综合指标WBGT作为微气候的衡量指标,即加权平均温标。当气流速度小于1.5m/s的非人工通风条件下时,采用下式计算 WBGT0.7WB0.2GT0.1DBT,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当气流速度大于1.5m/s的人工通风条件下时,采用下式计算 WBGT0.63WB0.2GT0.17DBT式中 WB湿球温度();GT黑球温度();DBT干球温度()。,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二、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低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第三节 微气候条件对人体的影响,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列为高温作业在有热源的生产场所中,每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第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