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的应用.ppt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相色谱法的应用.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药分析,气相色谱法的应用,1,第三、四章内容复习,差示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薄层色谱中一般以Rf作为定性依据,Rf的定义是什么?薄层扫描法的扫描方式有哪些?薄层扫描定量法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三种?,第五章教学内容和要求,概述:,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y,GC)是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方法。气相色谱分离是基于样品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这两相中一相是表面积很大的固定相,另一相是通过固定相的一种气体。优点:高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较广。缺点:受样品的蒸气压限制和定性鉴定较为困难。,4,5,待分离组分 和,载气,A,B,C,D,第一节 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
2、,可以利用气相色谱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利用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一塔板理论,塔板理论认为,一根柱子可以分成n段,在每段内组分在两相间很快达到分配平衡,每一段称为一块理论塔板。设柱长为L,理论塔板高度为H,则(式中n为理论塔板数),当理论塔板数(n)足够大时,色谱柱流出曲线趋近于正态分布,理论塔板数(n)可以根据色谱图上所得的保留时间tR和峰宽W或半高峰宽Wh/2计算:或 n或H是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一般而言,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越大,理论塔板高(H)越小,则表示色谱柱的柱效越高。,7,组分在tM时间内不参与柱内分配。需引入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但是,实际的色谱分离过程与塔板理论
3、的描述并不完全相符,范第姆特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建立了速率理论。,8,二速率理论,速率理论提出了范第姆特方程式。它是在塔板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影响板高的动力学因素而导出的。它表明了塔板高度(H)与载气线速(u)以及影响H的三项因素之间的关系,其简化式为 式中A、B、C为常数:A项称为涡流扩散项,B/u 项称为分子扩散项,C u 项称为传质项;u 为载气线速率,即一定时间内载气在色谱柱中的流动距离,单位为cm/s。由式中关系可见,当u 一定时,只有当A、B/u、C u 项较小时,H 才能有较小值,才能获得较高的柱效能;反之,色谱峰扩张柱效能较低。,9,将A、B、C的关系式带入简式(式5-5),得:由上式
4、可以看出:色谱柱填充的均匀程度、载体粒度的大小、载气种类和流速、柱温、固定相的液膜厚度等因素对柱效能及色谱峰扩张的影响,从而对于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10,11,第二节 气相色谱实验技术,12,色谱柱,流量控制器,稳压器,空气,氢气,载气,进样口,检测器,电子部件,PC,一、气相色谱仪器,气相色谱结构流程,气相色谱仪主要部件,1、载气系统 包括气源、净化干燥管和载气流速控制;,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氦气净化干燥管:去除载气中的水、有机物等杂质(依次通过分子筛、活性炭等)载气流速控制:压力表、流量计、针形稳压阀,控制载气流速恒定。,2、进样装置 进样装置:进样器+气化室;气体
5、进样器(六通阀):推拉式和旋转式两种。试样首先充满定量管,切入后,载气携带定量管中的试样气体进入分离柱;,填充柱进样口,毛细柱进样口,液体进样器:不同规格的专用注射器,填充柱色谱常用10L;毛细管色谱常用1L;新型仪器带有全自动液体进样器,清洗、润冲、取样、进样、换样等过程自动完成,一次可放置数十个试样。气化室: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装置。无催化作用。,3、色谱柱(分离柱和柱温箱)色谱柱:色谱仪的核心部件。柱材质:不锈钢管或玻璃管,内径3-6毫米。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柱填料:粒度为60-80或80-100目的色谱固定相。液-固色谱:固体吸附剂 液-液色谱:担体+固定液 柱制备对柱效有较大影响,填
6、料装填太紧,柱前压力大,流速慢或将 柱堵死,反之空隙体积大,柱效低。4.检测系统 色谱仪的眼睛,通常由检测元件、放大器、显示记录三部分组成,被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按其浓度或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转化成相应电信号,经放大后记录和显示,给出色谱图 检测器:广普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 专属型对特定物质有高灵敏响应 常用的检测器: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5.温度控制系统 温度是色谱分离条件的重要选择参数 气化室、分离室、检测器三部分在色谱仪操作时均需控制温度 气化室:保证液体试样瞬间气化 检测器:保证被分离后的组分通过时不在此冷凝 分离室:准确控制分离需要的温度。当试样复杂时,分离室温度
7、需要按一定程序控制温度变化,各组分在最佳温度下分离,19,保留时间:用于确定样品组分,即进行样品定性分析。峰面积:用于测定样品的含量,即定量分析。,典型色谱图,二实验技术的要点,(一)色谱柱(填充柱)的选择和制备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在色谱柱内完成,为能够准确而快速地完成某一特定样品的分离分析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谱柱的选择。色谱柱是由柱体、担体和固定液三部分组成的。,20,1柱体的选择,常用为不锈钢柱,一般直型柱易于填充均匀,螺旋型柱易于得到较合适的长度。但要注意,螺旋管的螺旋直径至少必须是柱直径的10倍,这样才能把扩散和跑道效应降到最低。填充柱长度可以从0.120m,
8、普通分析柱长0.13m。按理论推测,柱越长,理论塔板数越高,分离效果越好。但由于载气流经柱子时速度是变化的,因此处于最佳流速下操作的柱子只有一小段,这就是说,若柱太长,分离效果将随柱长而递减。,21,2固体载体的选择,理想的载体具有下列性质:比表面积大;有适宜的孔隙结构;化学惰性且无吸附性;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好;抗破碎强度高;颗粒形状规整,大小均匀;固定液对之有湿润性,涂布后易于填充。应用最广的载体很大部分是以硅藻土(红、白)为原料硅烷化法:由于载体表面存在硅醇基,具有形成氢键的能力,因而常用硅烷化试剂与其起反应以改进载体表面性能。常用的硅烷化试剂有二甲基二氯硅烷(DMCS)和六甲基二硅胺(H
9、NDS)。,22,3固定液的选择,固定液的选择一般是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而定,需要在开始分析前了解被分离物质中可能含有的组分类型。对被分离物质的结构、沸程、性质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固定液选择主要根据“相似性原则”。对于一个有效的正常分离来说,固定液的化学结构与被分离组分的化学结构越相似,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色散力、诱导力、静电力和氢键结合力等)就越强,则被分离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大,分配系数也大,因而在柱内的保留时间长;反之,组分就会被很快洗脱出柱。,23,4色谱柱的制备方法,综合法:白色担体:固定液的体积为担体重量的2倍 红色担体,所用固定液溶液的体积与担体重量相同填充好的
10、色谱柱应进行老化。老化的目的是除去填充物中残留的挥发性成分并促使固定液涂渍更加均匀、牢固地分布在担体表面。处理方法是将层析柱入口端连入气相色谱仪中,使载气缓缓通过层析柱,保持在高于正常操作温度2050,而又不超过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加热几小时或过夜。注意为防止污染检测器,柱出口不要与检测器相接。,25,(二)检测器的选择,通用检测器有:1、热导池检测器,TCD(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测一般化合物和永久性气体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Hydrogen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测一般有机化合物专用检测器有:3、电子俘获检测器,
11、ECD(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测带强电负性原子的有机化合物4、火焰光度检测器,FPD(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测含硫、含磷的有机化合物特殊检测器有:FTIR、MS、测化合物结构,26,热导检测器,原理: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原理:利用有机化合物在氢火焰中燃烧时能产生带电离子碎片,引起电极间导电度变化而进行测定。,(三)操作温度的确定,在实际使用时要考虑,固定液的最高和最低使用温度,最高操作温度应比所选择的固定液的沸点大约低150200,比其规定的最高使用温度低0100。一般说来,使用较低的柱温能改善分离。在通
12、常情况下,选择温度时要权衡各方面得失,既不能太高有损于分离,又不能太低使保留时间过长,可使温度约等于样品组分的平均沸点。柱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有尽可能好的分离度的前提下,采用较低柱温。,29,柱温与样品沸点之间的关系,(四)载气的选择和流量调节,载气在化学上必须是惰性的,目前氮气较为常用。实际工作中,载气的选择主要依据检测器灵敏度的需求。在使用载气及检测器所需辅助气体时,应注意载气的纯化。理论板高最小时,载气的流量为最佳流量。,31,三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一)毛细管柱的分类与制备 1毛细管柱的分类,2毛细管的表面处理 钝化(脱活,提高可湿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硅烷化
13、(2)PEG-20M钝化(3)表面活性剂钝化3固定液的涂渍 现多采用固定化固定相毛细管柱,固定化包括交联(crosslinling,指在固定相分子间进行共价连接)和键合(bonding,指固定相与支持物表面的连接)。固定化固定相毛细管柱有下述优点:(1)可用溶剂洗涤;(2)减少了固定相的流失;(3)可减少超载峰的拖尾;(4)固定相不易剥落。,33,(二)进样系统,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的流路系统与填充柱气相色谱没有本质的不同,差别主要在于毛细管色谱的进样部分有用作载气分流室的控制流路和为FID提供柱后尾吹气的流路系统。进样系统:进样器和分流器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和不分流进样 分流模式:含量较高组分分
14、析,该模式可以避免毛细管柱超负荷,保证其处于最佳流态状况。不分流模式:痕量组分分析,34,35,图5-3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的流路图,(三)毛细管色谱的特点及应用,与一般填充柱比较,毛细管柱具有柱效高和柱渗透性好的特点。由于毛细管柱没有填充粒子,因此不存在多孔效应或涡流扩散所造成的谱带扩展,加之传质阻力C减少,柱长增加,故使柱效增加明显。毛细管柱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突出地表现为所洗脱的峰形尖而窄。毛细管柱的R值要比填充柱高10倍,它可将保留时间在两个峰之间的各峰都分开,这一性能对于分析复杂混合物极为重要。,36,四程序升温和衍生物制备(一)程序升温技术的应用,柱温固定的色谱过程称为恒温色谱(IG
15、C)或等温色谱。对于一个样品中的各组分都有一个最佳柱温,对填充柱,大约为组分的平均沸点;对毛细管柱,大约比沸点低50为最佳柱温,如果样品组分较少,沸程范围不大,一般都采用恒温色谱,效果较好。但恒温技术在分析复杂混合物和宽沸程样品时,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采用程序升温色谱法(PTGC),即柱温按预定的加热速度,随时间呈线性或非线性增加,则混合物中所有组分将在其最佳柱温(称为保留温度)下流出色谱 一般说来,如果样品的沸点范围(样品中组分的最低沸点与组分最高沸点之差)大于100,就需要用程序升温法。,37,2程序升温方式与保留温度,在程序升温色谱中柱温增加的方式,分为:(1)线性升温:柱温随时间成比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色谱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