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近代文学.ppt
《明清近代文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近代文学.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明清近代文学,明代文学绪论,一、目前通行的中国文学史教材,1.游国恩等五教授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版2.社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版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版4.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版5.郭预衡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版6.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版7.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高等教育版,二、中国小说史研究若干问题辨析,1.阅读小说三境界:一、读情节;二、读人物形象、结构、语言、表现方法;三、读作品意蕴,象征意义,史料考证性的基础研究 作家作品研究 创作流派,小说发展轨迹、规律,小说史上文学现象综合性考察分析 宏观研究,2.我国古代小说研究内容(层次),3.研究
2、重心的转移,社会作家作品 创作传播阅读,小说既是精神产品,又是文化商品,小说史是一个诸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作者 传播者(书坊主、近现代报刊书局)评论者 读者 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注重对小说传播和接受的研究,小说演进与印刷、新闻出版事业的关系,问世 出版,4.章回小说的成书方式,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 个人独立创作,5.注重对平庸作品、续书以及小说史空白阶段的研究,6.中国小说的地位及在历史上承载的使命,正史之补 教化为先 改良群治 娱乐消闲,道,诗文,词曲,小说,三、主要参考书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
3、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 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 红楼梦研究明清小说研究清末小说清末小说,明代文学背景(13681644),一、明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 二、文化史上的大事(一)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二)永乐大典的修纂(三)印刷出版业的发达,(一)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 启功、张中行、金克木说八股,(三)印刷出版业的发达 明代的刻书分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系统,(二)永乐大典的修纂 明代永乐年间(14031408)编纂的一部特大型类书(百科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11095册,3.7亿字,旧体文学(诗、词、文、赋)衰微,通俗文学兴盛,三、
4、明代文学总评价,小说和戏曲的时代,焦循易余龠录:代有偏胜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明代小说,主要参考书目 齐裕焜明代小说史,“中国小说史丛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版。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明 杨慎,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与明代历史演义小说,参考文献,杨义三国演义的悲剧结构和经典性叙事,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版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三国演义,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张锦池论三国
5、志通俗演义的拥刘反曹问题、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本旨,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 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一、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作者和版本,(一)成书过程,西晋陈寿三国志 南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 隋唐时期,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 宋代“说话”中的“说三分”以及民间杂戏 金元时期的三国戏(杂剧60余种,现存21种)全相三国志平话(元至治年间13211323新安虞氏刊)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二)作者 罗贯中,(三)版本,嘉靖本(壬午,1522)毛宗岗本(毛纶 康熙十八年,1679),现在通行的本子 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1980年
6、版“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三国演义,人民文学1953年版 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1986年版,二、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一)演述169280共112年间的历史事件,(二)“拥刘反曹”倾向,原因,外因:人心思汉 内因:刘备算是个“好皇帝”,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仁君贤相”的政治理想,表现,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 刘备明君 曹操奸雄,从作品结构上看 小说把刘备集团的兴衰作为主要线索,把刘、关、张、诸葛亮作为全书的中心人物,从称谓上看 刘备:刘玄德 皇叔 豫州 先主 曹操:贼 汉贼 国贼 阿瞒,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传遗命奸雄数终,汉王正位续大统 曹丕废帝篡炎刘,贤与不贤 仁与不仁,(三)宣扬“民心为立
7、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成败之本”。强调智谋权术在政治斗争中的巨大作用,说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有志图王者的启示录,卷之七“刘玄德遇司马徽”水境曰:关、张、赵云之流,虽有万人之敌,而非权变之才;孙乾、糜竺、简雍之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小儒,非经纶济世之士,岂成霸业之人也?,诸葛亮,诸葛亮181年诞生于琅琊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出山辅佐刘氏208年说服孙权在赤壁抵御曹操214年被封军师将军221年被封蜀国丞相225年平定南蛮227年上出师表,初出祁山 228年街亭失守,斩马谡232年发明木牛流马234年病逝五丈原,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三国志平
8、话 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历史上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贤相,小说中 贤相 多谋善变 智绝,三、三国志演义的悲剧色彩,由“拥刘反曹”倾向而来;伦理道德和情感悲剧,悲 剧,鲁迅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亚里士多德 悲剧通过丑对美的暂时的压抑,却强烈地展示了美的最终和必然的胜利 悲壮崇高之美,杜勃罗留波夫 悲剧不是展示苦难、恐怖和死亡,而是通过悲反射出美,通过苦难显示出崇高,通过毁灭展示出希望 悲剧美庄严而不恐怖、悲壮而不悲哀 伟大崇高之美,四、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虚实结合的辩证艺术“七实三虚”,细心穿插,
9、巧于构思“空城计”,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怒鞭督邮”“草船借箭”,妙手生发,善于铺叙“连环计”,于史无征,采用民间故事“桃园三结义”“古城会”“七星坛祭风”,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单刀会”,类型化典型与性格化典型 傅继馥,典型形象的塑造,肖像描写能概括人物的主要特征,并加以夸张,成为后来小说脸谱化描写的范本,表现鲜明而突出的人物品质 道德品质,人物形象特征比较单纯、稳定,缺乏性格的发展变化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扁平人物,形象具有整一性,人物性格内部诸因素间存在古典式的和谐和统一,缺乏对人物复杂性格的开掘,关羽163年誕生于河東解縣184年桃園三結義,討伐黃巾首立功200年斬颜良,誅文醜214年劉備入
10、蜀,鎮守荆州 219年攻下襄陽。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被孫權襲後方,兵敗被殺,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义绝”武功高强 傲慢,刚而自矜,后主刘禅封“壮缪侯”宋徽宗封“忠惠公”、“义勇武安王”明万历皇帝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顺治皇帝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中国民间的关帝崇拜,出色的战争描写,形象的武经 审美的兵书,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典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戏曲与文学的缔缘,以中国戏曲的象征性突出战将个人在交战中的作用;二是兵家(机敏)与道家(玄秘)的相互为用,渲染主要谋臣运筹帷幄时的神机妙算,后者使它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写战争谋略的集大成者。,以斗智为主,智勇结合的战争描写全景式
11、的战争描写富有个性的战争描写,宏伟严谨的艺术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仁政代表蜀汉为中心,以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对立斗争为主线,以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将以纪事为中心的通鉴式长篇与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式短篇有机结合,有效运用“探听效应”、“数序组合”以及伏笔、对比等方式,形成宏大而不散乱,严谨而不呆板的复线交叉型结构。,语言艺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典雅而不生涩,通俗而不鄙俚,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不易细腻见长,而以粗笔勾勒见工,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成就最高的长篇历史小说通俗历史教科书 文学语言的解放社会影响,五、三国志演义的地位和影响,六、明
12、代其他历史演义小说,时事题材 英烈传 于少保萃忠全传梼杌闲评 樵史通俗演义,“东周列国”题材 余劭鱼春秋列国志传 冯梦龙新列国志,“楚汉相争”和“两汉”题材 熊大木全汉志传 甄伟西汉通俗演义,“隋唐”题材 熊大木唐书志传 袁于令隋史遗文,第二章水浒传与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主要参考文献,杨义水浒传的整体生命和叙事神理,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水浒传,何心水浒研究,罗尔纲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水浒大观园,一、成书过程、作者和版本,(一)成书过程,1.宋江三十六人起义 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2.南宋以来宋江故事成为艺人讲述演唱的重要内容3.宋末元初 龚开宋江三十
13、六人赞 大宋宣和遗事4.元代“水浒戏”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5.元末明初 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题材形成特点,1.有一定历史依据,但更多接受了民间传说,较三国演义更多话本气息和市民风味 2.题材流传由比较分散到归于比较统一,民间文学积累和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历史上宋江起义与梁山泊的关系,三个来源 太行山传说 淮南传说 梁山泊传说,(二)作者,托名说施罗合作说施耐庵编纂说罗贯中编纂说,施彦端与施耐庵,高儒百川书志(嘉靖十九年,1540)忠义水浒传 钱塘施耐庵的本 后学罗贯中编次,(三)版本,繁本(文繁事简)简本(文简事繁),简本、繁本之关系,现在通行的本子,百回本水浒传,人民文学1975年版 百二
14、十回本水浒全传,人民文学1954年版,中华书局1961年版,上海人民1975年版 七十回本水浒传,人民文学1952年版 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1981年版,李贽(叶昼)、金圣叹评水浒,二、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关于这一问题的几种不同观点,农民起义说 忠奸斗争说 人民起义说 市民说 忠义说,齐裕焜明代小说史:以市民文化为主调的合奏曲,“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是农民阶级、市民阶层和封建社会进步知识分子思想的多层次融合,是既矛盾又统一的艺术整体。”,杨义水浒传的整体生命和叙事神理:两极共构、螺纹推进,“前七十回造反与忠义共构,以反抗奸邪的方式替天行道;自七十一回到八十二回,征讨与招安共构,奸邪主持征讨,忠义接
15、受招安,激烈的造反化作内部的反招安,奸邪的爪牙衍变为外部的阻挠和破坏招安;八十二回以后,替天行道的主题为顺天护国所取代,奸邪陷害忠义,受招安后的造反攻杀着不计忠义的造反,最终造成了造反者陨落星散不可收拾的结局。”,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一曲忠义的悲歌”,“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的史诗”。,农民起义 反映忠奸斗争,宣扬忠义思想前半部赞颂结义,后半部宣扬忠君 悲剧,(一)从书名、版本上看,宋江传水浒传 江湖豪客传 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二)从结构、内容上看,271回 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1)240回 起义发生阶段 19回前 2040回(2)4171回 起义发展阶段 义,72120回 梁山起义
16、英雄的结局(1)7282回 招安过程(2)8390回 征辽(3)90110回 征田虎、王庆(4)110120回 征方腊,梁山英雄的悲剧结局 忠 功成身退 悲剧气氛,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休言啸聚山林,真可图王霸业,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悲剧气氛,功成身退的情绪,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泛钓船,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三)从主要人物 形象上看,陈洪绶(老莲)水浒叶子,不假称王,而呼保义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广行忠义,殄灭奸雄大宋宣和遗事,宋 江,宋江的痛苦和矛盾,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既要江湖豪情,又不愿成为不忠不孝的人,浔阳楼题反诗,不
17、是什么性格转变的关键,而是潜意识的暴露,宋江胸怀大志,但以他的地位,通过正常途径不会有什么大前途,于是向往江湖豪情,通过非正常方式取得名声、地位。等到有了这些以后,其内心中的忠孝、功名观念便又油然而生,于是一力促成招安,拼死效忠朝廷,(忠)孝 义 孝义黑三郎,三、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以“众虎同心归水泊”为轴线,描写英雄人物经历不同的人生道路,百川归海,汇集到梁山泊,梁山好汉复仇的残忍、野蛮,李逵是宋江的良心,奔上梁山 逼上梁山 拖上梁山,鲁智深 林冲 武松 李逵,卢俊义,宋 江,吴 用,关 胜,艺术结构完整而富于变化,以70回为界,先后由折扇式的列传单元和群体
18、性的战役板块两部分组成。前70回,联缀式、穿珠式,史书列传式写法;后半部分,单体式、板块式写法。篇章结构不够统一,但在逻辑结构上是有机统一的,水浒传的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链环勾锁,层层推进前半部犹如长江的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下半部如长江的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水浒传的地位与影响,我国第一篇白话长篇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对明清时期英雄传奇如说唐、说岳全传、杨家将演义和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的影响,市井生活对世情小说如金瓶梅等的影响,续书最有特色 水浒后传 后水浒传 结水浒传(荡寇志),对戏剧、曲艺、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 李
19、开先宝剑记 许自昌水浒记 沈璟义侠记 王少堂武松打虎评书 陈老莲水浒叶子,创作方法 下凡转世模式 韵文功能的扩展,五、明代其他英雄传奇小说,“说唐”系列,“说岳”系列,“杨家将”系列,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于华玉岳武穆精忠报国传 邹元标岳武穆精忠传,杨家府演义,第三章 西游记与明代神魔小说,明代中后期小说繁荣的原因,一、统治阶级对小说戏曲的控制有了较大松动二、印刷业的发达三、小说理论的推动,主要参考文献,杨义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西游记,张锦池西游记考论,黑龙江教育1997年版 漫说西游 西游记导读,朱一玄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刘荫柏西游记研
20、究资料,上海古籍1990年版,西游记宫 http:/,日中野美代子西游记的秘密(外二种),中华书局2002年版,一、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和版本,成书过程,1.唐玄奘西天取经(629645,657部佛经)辨机 大唐西域记 慧立、彦琮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宗教故事神话化2.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历史故事转变为神魔故事3.宋元时代取经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4.元明之际 西游记平话 永乐大典 朴通事谚解5.明中叶百回本神魔小说 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 社会科学战线1983.4,丘处机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 道藏,明刊本 华阳洞天主人校(李春芳?),天启淮安府志卷十九艺
21、文志一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口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李安纲吴承恩不是西游记的作者 山西大学学报1995.3,版 本,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唐氏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二十卷一百回,署“华阳洞天主人校”,约80万字(现存最早,无唐僧出世故事),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十卷六十七则,约13万字(有唐僧出世故事),杨致和西游记传四卷四十则,七万余字,收入余象斗编集四游记中(无唐僧出世故事),新镌出像古本西游证道书,目录题“钟山黄太鸿笑苍子、西陵汪象旭憺漪子同笺评”,清康熙二年(1663)或十四年(1675)刊行(与清代其它刊本一起,加入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报仇本”,将原来
22、911回改成第1011回),现在通行的本子,百回本西游记,人民文学1955年版,收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以世德堂本为底本,更动回目,插入张书绅新说西游记第9回内容;1980年重排本恢复世本原貌,将第9回附录于后),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西游记传,人民文学1984年版,收入“中国小说史料丛书”,二、西游记的思想内容,以往关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一)宗教小说论(清代)“悟书”“专在养性修真,炼成内丹,以证大道而修仙籍”,(二)游戏小说论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胡适西游记考证,(三)政治小说论(建国后),近年来有代表性的观点,齐裕焜明代小说史:“自由、智勇、进取的颂歌”。“所谓取经,就是取大乘经,以
23、普救众生为目的。这样取经就成了追求真理的象征,成了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正义事业”,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在虔诚的唐僧的带领下,为普救众生而奋斗,排除万难,在追求真理的事业中,求得人生价值的实现”;“作者通过取经者与阻挠取经者的斗争,歌颂了克服一切困难的进取精神,表现了勇敢、智慧、乐观和奉献的高贵品质,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近年来有代表性的观点,杨义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西游记“是一部受明代心学思潮影响的、以发掘自我生命根性去体悟天地玄奥的神话小说;它所写的取经经历可以看作是对人的信仰、意志和心性的挑战以及应战和升华的历程,它破除了三教教义的神秘性和严密性,升华出超宗教的自由心态,使
24、小说充满了诙谐和奇趣”。,近年来有代表性的观点,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于游戏中暗藏密谛(李卓吾评本西游记总评,实为叶昼所评),在神幻、诙谐之中蕴含着哲理。这个哲理就是被明代个性思潮冲击、改造过了的心学。因而作家主观上想通过塑造孙悟空的艺术形象来宣扬明心见性,维护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但客观上倒是张扬了人的自我价值和对于人性美的追求。”“西游记想通过孙悟空的形象来宣扬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学是一清二楚的。”,李安纲:西游记小说的主题思想是道教全真道的金丹生命学主旨;(西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西游记宣扬的是道教特别是全真教的“金丹大道”,修道的过程。但这不是有形的烧茅炼丹
25、的“外丹”,而是指人的“心性”,也就是“以心性为金丹”(内丹派);“儒家讲心性,叫做修心养性;佛家讲心性,叫做明心见性;道家讲心性,叫做存心炼性。就是在心性上面,才使三教走向合一。真正的金丹大道不是什么烧茅打鼎,而是心性金丹,就是三教归一。这个一就是心性之学,就是人的一心,也就是那个孙大圣”。(西游记的文化研究应该突围而出),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是寓含了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于“游戏中暗藏密谛”。这“密谛”应该是“自由、智勇、进取的颂歌”,作品通过孙悟空、唐僧等人的出身经历及其往西天取经苦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实现美好理想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一幅为争取正义事业、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图画。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清 近代 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