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ppt
《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主要内容 要求植物的磷素营养 了解(掌握磷素的失调症状及其原因)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 了解 磷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 掌握磷肥的合理施用 掌握,第一节 植物的磷素营养,一、植物体内磷的质量分数、分布和形态1.含量(P2O5):植株干物重的0.21.1%植物种类:油料作物豆科作物禾本科作物生育期:生育前期生育后期器官:幼嫩器官衰老器官、繁殖器官营养器官 种子叶片根系茎秆生长环境:高磷土壤低磷土壤,植物体的含磷量一般为干物重的 其中大部分是有机态磷,约占全磷量的85,而无机磷仅占15左右。幼叶中含有机态磷较高,老叶中则含无机态磷较多。虽然植物体内无机磷所占比例不高,但
2、从无机磷含量的变化能反应出植株磷营养的状况。植物缺磷时,常表现出组织(尤其是营养器管)中的无机磷含量明显下降,而有机磷含量变化较小。,2.分布:集中在幼芽和根尖再利用能力强达80以上 有机磷:占85,以核酸、磷脂、3.形态 植素为主 无机磷:占15,以钙、镁、钾的 磷酸盐形式存在,植物体内含量与分布的变化与供磷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可通过测定植物某一部位中的的含量来判断其磷营养的状况。,磷是运转和分配能力很强的元素,在植物体内表现有明显的顶端优势。,二、磷的生理作用(一)磷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分核酸和核蛋白、磷脂、植素、ATP、辅酶(二)磷能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 合成与运载(三)促进氮
3、素代谢1.促进蛋白质合成.2.利于体内硝酸的还原和利用3.增强豆科作物的固氮量,(四)促进脂肪代谢(五)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如抗旱、抗寒、抗病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 1.核酸和核蛋白 核酸是核蛋白的重要组分,核蛋白是细胞核和原生质的主要成分,它们都含有磷。核酸和核蛋白是保持细胞结构稳定,进行正常分裂、能量代谢和遗传所必需的物质。,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2.磷脂 生物膜是由磷脂和糖脂、胆固醇、蛋白质以及糖类构成的。生物膜具有多种选择性功能。它对植物与外界介质进行物质交流、能量交流和信息交流有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此外,大部分磷酸酯都是生物合成或降解作用的媒介物,它与细胞的能量代谢直接有关。
4、,3.植素 植素是磷脂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它是植酸的钙、镁盐或钾、镁盐,而植酸是六磷酸肌醇,它是由环己六醇通过羟基酯化而生成的。,环己六醇,植酸,4.腺苷三磷酸(ATP)植物体内糖酵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释放出的能量常用于合成高能焦磷酸键,ATP就是含有高能焦磷酸键的高能磷酸化合物。ATP能为生物合成、吸收养分、运动等提供能量,它是淀粉合成时所必需的。ATP和ADP之间的转化伴随有能量的释放和贮存,因此ATP 可视为是能量的中转站。,积极参与体内的代谢 1、碳水化合物代谢 在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作用必需有磷参加;光合产物的运输也离不开磷;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合成需要磷,否则合成受阻,形成花青素。
5、,磷的营养功能,磷参与光合磷酸化,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CO2的固定和同化产物形成要磷参加蔗糖在筛管中以磷酸脂形态运输,磷不足影响蔗糖运输,植株内糖相对积累,并形成较多的花青素,使植株呈紫红色。(缺磷症状),蔗糖合成不同途经的示意图,2.氮素代谢:磷是氮素代谢过程中一些重要酶的组分。硝酸还原酶含有磷,磷能促进植物更多的利用硝态氮。氮素代谢过程中,无论是能源还是氨的受体都与磷有关。能量来自 ATP,氨的受体来自与磷有关的呼吸作用。磷也是生物固氮所必需。因此,缺磷将使氮素代谢明显受阻。,3.脂肪代谢:脂肪代谢同样与磷有关。脂肪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含磷化合物(图2-8)。此外,糖是合成脂肪的
6、原料,而糖的合成、糖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中都需要磷。与脂肪代谢密切有关的辅酶A就是含磷的酶。实践证明,油料作物需要更多的磷。施用磷肥既可增加产量,又能提高产油率。,脂肪合成途径示意图,糖,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磷酸甘油甘油,3-,磷酸甘油酸,脂肪,丙酮酸,乙酰辅酶,A,脂肪酸,1.抗旱和抗寒 抗旱:磷能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和细胞结构的充水度,使其维持胶体状态,并能增加原生质的粘度和弹性,因而增强了原生质抵抗脱水的能力。,抗寒:磷能提高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可溶性糖能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降低,磷脂则能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寒能力。越冬作物
7、增施磷肥,可减轻冻害,安全越冬。,提高作物抗逆性和适应能力,施用磷肥能提高植物体内无机磷酸盐的含量,有时其数量可达到含磷总量的一半。这些磷酸盐主要是以磷酸二氢根和磷酸氢根的形式存在。它们常形成缓冲系统,使细胞内原生质具有抗酸碱变化能力的缓冲性。当外界环境发生酸碱变化时,原生质由于有缓冲作用仍能保持在比较平稳的范围内.这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这一缓冲体系在pH6-8时缓冲能力最大,因此在盐碱地上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作物抗盐碱的能力。,缓冲性:,三、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一)吸收形态:1.主要是正磷 酸盐:H2PO4 HPO42P0432.偏磷酸盐、焦磷酸盐3.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吸收:一般认为磷的
8、主动吸收过程是以液泡膜上 H+-ATP酶的H+为驱动力,借助于质子化的磷酸根载体而实现的,即属于H+与H2PO4共运方式。进一步的试验证明,根的表皮细胞是植物积累磷酸盐的主要场所,并通过共质体途径进入木质部导管,然后运往植物地上部。,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四、植物对缺磷和供磷过多的反应,(一)磷素营养缺乏症叶片变小,叶色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细胞发育不良,细胞变小的程度大于叶绿素减少程度,叶绿素密度相对提高。缺磷有利于植物对铁的吸收和利用,间接促进叶绿素合成,使叶色深暗)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延迟或不分蘖,形成僵苗,长相似一炷香。延迟开花成熟。落花落果多糖分运输受阻,糖分相对积
9、累形成花青苷,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条纹或斑点。植物缺磷的症状常首先出现在老叶,1、叶片肥厚而密集,叶色浓绿;植株矮小,节间过短;出现生长明显受抑制的症状;2、繁殖器官常因磷肥过量而加速成熟进程,并由此而导致营养体小,茎叶生长受抑制,也会降低产量。地上部与根系生长比例失调,在地上部生长受抑制的同时,根系非常发达,根量极多而粗短。3、谷类作物的无效分蘖和瘪籽增加;叶用蔬菜的纤维素含量增加、烟草的燃烧性差等品质下降;4、施用磷肥过多还会诱发缺铁、锌、镁等养分。,(二)供磷过多,植物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大量糖分和能量,对植株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缺磷使小麦锈病加重,+P-Zn,+P+Zn,磷肥促进玉米成熟
10、,中磷 高磷,缺磷导致作物植株矮小,禾谷类作物分蘖减少,叶色暗绿,缺磷,正常,缺磷使柑桔果实变小,缺磷导致小麦成熟期推迟,缺磷导致成熟期禾谷类作物籽粒退化较重,如玉米秃尖,,-K+K,葡萄,自左至右,依次为油菜幼叶至老叶,缺磷油菜叶片从暗紫发展至紫红色。,幼叶 老叶,缺磷,图为缺磷的油菜叶片,缺磷使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受阻,糖分积累,形成紫红色。,黄瓜缺磷,左边为缺磷植株右边为正常植株,左为缺磷的最老叶右为缺磷的较老叶,缺磷的苹果叶:叶片小、叶色暗淡、发紫色或青铜色。,油菜缺磷:深紫色的叶片正在转红色,芹菜缺磷:生长矮小,叶色发暗,蓝绿色、老叶发黄、提前死亡脱落。,图为缺磷的大豆叶片,缺磷使体内
11、碳水化合物代谢受阻,糖分积累,形成紫红色,一炷香型水稻,玉米缺磷出现紫苗,缺磷植株瘦小,茎叶大多呈现紫红色,叶尖枯萎呈褐色,花丝抽出迟,结实率低,磷素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结果,第二节 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一、土壤中磷的质量分数我国耕地土壤的全磷量:0.21.1g/kg,呈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增加影响因素:土壤母质、成土过程、耕作施肥等土壤供磷状况以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示:土壤有效磷(P)10mg/kg,表示有效磷较高土壤有效磷(P)5mg/kg,表示有效磷不足,二、土壤中磷的形态1.有机态磷含量:占土壤全磷量的1050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有机肥料影响因素:母质的全磷
12、量、全氮量、地理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状、耕作管理措施等2.无机态磷含量:占土壤全磷量的5090包括:土壤液相中的磷(以H2PO4和HPO42为主)、固相的磷酸盐、土壤固相上的吸附态磷,三、土壤中磷的转化 施肥 有机态磷(影响矿化率的因素)H2PO4 无定形磷酸盐 结晶态磷酸盐HPO42 闭蓄态磷(有效性降低)吸附态磷矿物矿化,Eh交替变化,老化,生物 矿化固定 作用,化学沉淀释放作用,解吸 吸附 作用 固定,第三节 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磷矿分级与磷肥的制造方法P2O5含量 磷矿品位 制造方法 磷肥种类及品种 28%高 酸制法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1828 中 热制法 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 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营养 磷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