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基础知识.ppt
《植物检疫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检疫基础知识.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检疫基础知识,黑龙江局植检处 张有才2008-8-6 哈尔滨,主 要 内 容,一、植物检疫的基本概念二、植物检疫的目的意义三、植物检疫的法律依据四、植物检疫的特点五、植物检疫的执行机构六、植物检疫的范围七、植物检疫的对象八、植物检疫的程序九、国内植物检疫的新动态十、国外植物检疫发展趋势,一、植物检疫的概念(1),植物检疫的由来:检疫一词源自拉丁文Quarantum,原意为“四十天”,最切是在14世纪中叶欧洲大陆国际港口为防范流行黑死病、霍乱、黄热病等疾病对旅客执行卫生检查的一种措施。对要求入境的外来船舶和人员采取在进港前一律在锚地滞留、隔离40天的防范措施。在此期间,如未发现船上人员染有传
2、染性疾病,方可允许船舶进港和人员上岸。这种带有强制性的隔离措施,对阻止疫病的传播蔓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后,此方法在国际上被普遍采用,并逐渐形成了“检疫”的概念。这种始于人类防范疫病的隔离检疫措施(即卫生检疫),给人类以启迪,被人们逐步运用到阻止动物、植物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方面,遂出现了动物检疫和植物检疫。中国的植物检疫: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植物检疫的概念(2),植物检疫的概念: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害、害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它是人类同自然长期斗争的产物,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由此可见,植物
3、检疫是一项特殊形式的植物保护措施,涉及法律规范、国际贸易、行政管理、技术保障和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为一综合的管理体系。,二、植物检疫的目的意义,行使国家主权、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或传出国境保护农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保证卫生安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三、植物检疫的法律依据(1),植物检疫法规是指为了防止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林牧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对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法令,对进出境和国内地区间调运植物、植物产品及其它应检物进行检疫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关植物检疫的法规、条例、细则、办法和其它单项规定等。此
4、外,国际间签订的协定、贸易合同中的有关规定,也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三、植物检疫的法律依据(2),国际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是“使全球植物检疫一致的程序”,世界贸易组织的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s)等;在各大洲还有区域性的植物保护组织(如亚洲和太平洋区域植物保护协定;各国政府有关植物检疫的法规与条例。,三、植物检疫的法律依据(3),国内方面: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等,以及为贯彻这些法规所制定的实施条例、实施细则和办法等,都有法律效力。我国已发布的植物检疫国家标准(包括
5、GB和HN标准)我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协定、协议等,中国政府已与五大洲的34国家签订了双边植物检疫协定、协议、议定书、备忘录 对外签订的贸易合同等,四、植物检疫的特点,(一)法律法规与技术相结合(法规防治、技术保障)(二)预防与铲除相结合(风险分析定名录、一旦发现必根除)(三)国内与国际相结合(检疫的地域性和有害生物的传播性),五、植物检疫的执行机构(1),对外植物检疫工作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属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承担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由省、地和县农业局所属植物检疫(植保植检)机构责管理和实施全国的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由国家林业局所属的森林植物检疫机构负责实施,五、植物检疫的执行机构(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检疫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