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设计概论.ppt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零件设计概论.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机械零件的强度 机械制造中常用材料及其选择 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和优先数列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第九章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例:机构齿轮机构(三个构件)齿轮1、齿轮2、机架3,轴、轴承、套筒等 轴系零件,构件零件制造的单元,齿轮 传动件,键 联接件,3,(一)机械零件的简介:,(二)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研究对象,机构构件运动的单元,传动零件,轴系零件,联接零件,附件,机架,机械零件,一般尺寸参数的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总论螺纹联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 键联接 联轴器与离合器 轴带传动链传动,繁杂(门类多、关系多、要求多、公式多、图形多、表格多),(
2、二)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本课程研究对象:,讲课顺序:,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特点:,分析处理问题的思路:,(任务)设计零件,*受力分析(*载荷及应力分析功用、*工作原理),*失效形式(*主要失效形式分类),*计算准则(公式建立的依据),强度计算(*设计方法先定主参数*许用应力 材料),结构设计(尺寸及绘图结构特点、标准),(抓住)计算准则 学习贯穿一条线:,9-1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一)机械设计应满足的要求,(二)设计机械零件应满足的要求,*避免在预定寿命周期内失效,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在不发生失效的条件下,零件所能安全工作的限度,既要可靠,又要成本低,失效,工作能力,承载能力
3、,对载荷而言,在满足预期功能的前提下,性能好、效率高、成本低,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简单和造型美观等。,零件的失效原因:,断裂或塑性变形;,过大的弹性变形;,工作表面的过度磨损或损伤;,发生强烈的振动;联接的松弛;,摩擦传动的打滑等。,(三)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强度、刚度、振动稳定性、耐磨性、温度等。,失效形式,准则:根据各种失效形式而定。但常根据一个或几个主要失 效形式确定。,1、强度准则,失效形式 计算准则,2.表面强度,疲劳破坏,整体断裂(脆性材料),过大的残余变形(塑性材料),整体 破坏,静强度,疲劳断裂(塑、脆性材料),1.整体强度,表面磨损:p p(
4、比压、压强)耐磨性表面压溃:p p(挤压应力)挤压强度接触疲劳:H H(接触应力)接触强度(点蚀),疲劳强度,过大的弹性变形 刚度,(机器振幅不能超过许可值),共振:机器内的激振源频率零件固有频率(重合或整数倍)破坏,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联接松动、带传动打滑、腐蚀、过热.),2.刚度:,3.振动稳定性:,4.其它:,(零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失效形式 计算准则,(四)机械零件设计类型和步骤,设计计算法,校核计算法,9-2 机械零件的强度,强度 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与载荷及应力有关,载荷系数K:考虑各种附加载荷因素的影响。,名义载荷:在理想的平稳工作
5、条件下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计算载荷:载荷系数与名义载荷的乘积。,名义载荷:按名义载荷计算所得之应力。,零件设计中的载荷及其分类,静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的载荷.变载荷:随时间作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变化的载荷.,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和变载荷两类。,计算应力-按计算载荷计算所得之应力:,强度判 定条件:,、-许用应力,S-安全系数,lim、lim-极限应力,由实验方法测定。,名义应力按名义载荷计算所得之应力:,一、应力的种类,当max、min均维持常数稳定交变应力当max和min的数值随时间而改变不稳定的变应力,交变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应力,1.分类,2.交变应力的特征及典型的交变应力,静应力
6、不随时间变化变应力随时间变化,-脉动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静应力,1 01,二静应力下的许用应力,静应力下,零件材料的破坏形式:断裂或塑性变形,塑性材料:取屈服极限S 作为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为:,脆性材料:取强度极限B 作为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为:,三、变应力下的许用应力,变应力下,零件的损坏形式是疲劳断裂。具有以下特征:,1)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远比静应力下材料的强度极限低,甚至比屈服极限低;,2)不管脆性材料或塑性材料,疲劳断口均表现为无明显塑性变形 的脆性突然断裂;,3)疲劳断裂是微观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初期是在零件 表面或表层形成微裂纹,随着应力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扩 展,
7、直至余下的未断裂的截面积不足以承受外载荷时,就突 然断裂。疲劳断裂不同于一般静力断裂,它是损伤到一定程 度后,即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发生的突然断裂。所以 疲劳断裂是与应力循环次数(即使用期限或寿命)有关的断裂。,微裂纹常起始于应力最大的端口周边上,断口有明显的两个区域:1)变应力重复作用下裂纹两边相互摩擦形成的光滑表面区;2)最终发生脆性断裂的粗粒状区。如图。,1、疲劳曲线,表示应力与应力循环次数N之间关系的曲线。,可知:1)应力越小,所能经受的循环次数越多。2)循环次数超过数值N0后,趋于水平。,应力循环基数,疲劳极限,当NN0 时,有近似公式:,对应于N 的弯曲疲劳极限:,用-1表示材
8、料在对称循环应力下的弯曲疲劳极限。,有限寿命区,无限寿命区,2-3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2、影响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1)应力集中的影响,机械零件上的应力集中会加快疲劳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从而导致零件的疲劳强度下降。,常用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表示疲劳强度的真正降低程度。,注:当同一剖面上同时有几个应力集中源时,应采用其中最大的疲有效应力集中系数进行计算。,(2)绝对尺寸的影响,零件的尺寸越大,其疲劳强度降低。,用绝对尺寸系数 表示。,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2,(3)表面状态的影响,包括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处理的情况。零件表面光滑或经过各种强化处理课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用表面状态系数表示:,3、许用
9、应力,在变应力,取材料的疲劳极限作为极限应力。同时还应考虑零件的切口和沟槽等截面突变、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等影晌。,当应力是对称循环变化时,许用应力为:,当应力是脉动循环变化时,许用应力为:,0 为材料的脉动循环疲劳极限,S为安全系数。以上各系数均可机械设计手册中查得。以上所述为“无限寿命”。,有限寿命时,用-1N代入得:,由于-1N-1,所以可得到较大的许用应力,从而减小零件的体积和重量。,四、安全系数,1)静应力下,塑性材料的零件:S=1.2.5 铸钢件:S=1.5,S,典型机械的 S 可通过查表求得。无表可查时,按以下原则取:,零件尺寸大,结构笨重。,S,可能不安全。,)静应力下,脆性材料
10、,如高强度钢或铸铁:S=34,3)变应力下,S=1.31.7材料不均匀,或计算不准时取:S=1.72.5,93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若两个零件在受载前是点接触或线接触。受载后,由于变形其接触处为一小面积,通常此面积甚小而表层产生的局部应力却很大,这种应力称为接触应力。这时零件强度称为接触强度。,如齿轮、凸轮、滚动轴承等。,机械零件的接触应力通常是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在载荷重复作用下,首先在表层内约20m处产生初始疲劳裂纹,然后裂纹逐渐扩展(润滑油被挤迸裂纹中将产生高压,使裂纹加快扩展,终于使表层金属呈小片状剥落下来,而在零件表面形成一些小坑,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点蚀。,失效形式常表现为:,疲劳点
11、蚀,后果:减少了接触面积、损坏了零件的光滑表面、降低了承载能力、引起振动和噪音。,由弹性力学可知,应力为:,对于钢或铸铁取泊松比:1=2=0.3,则有简化公式。,上述公式称为赫兹(HHertz)公式,“+”用于外接触,“-”用于内接触。,H-最大接触应力或赫兹应力;,b-接触长度;,Fn-作用在圆柱体上的载荷;,-综合曲率半径;,-综合弹性模量;E1、E2 分别为两 圆柱体的弹性模量。,接触疲劳强度的判定条件为:,提高表面接触强度的主要措施,增大接触表面的综合曲率半径。将外接触改为内接触。将点接触改为线接触。采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提高接触表面的加工质量。提高零件表面硬度。,降低计算应力,提高许
12、用应力,94 机械零件的耐磨性,运动副摩擦表面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磨损会逐渐改变零件尺寸和摩擦表面形状。零件抗磨损的能力称为耐磨性。,磨损,间隙、,精度、,效率、,振动、,冲击、,噪音,据统计,约有80%的损坏零件是因磨损而报废的。,磨损的主要类型:,1)磨粒磨损,2)粘着磨损(胶合磨损),硬质颗粒或摩擦表面上硬的凸蜂,在摩擦过程中引起的材料脱落现象称为磨粒磨损。硬质颗粒可能是零件本身磨损造成的金属微粒,也可能是外来的尘土杂质等。摩擦面间的硬粒,能使表面材料脱落而留下沟纹。,加工后的零件表面总有一定的粗糙度。摩擦表面受载时,实际上只有部分峰顶接触,接触处压强很高,能使材料产生塑性流动。
13、若接触处发生粘着,滑动时会使接触表面材料由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这种现象称为粘着磨损(胶合磨损)。所谓材料转移是指接触表面擦伤和撕脱,严重时摩擦表面能相互咬死。,在滚动或兼有滑动和滚动的高副申,如凸轮、齿轮等,受载时材料表层有很大的接触应力。当载荷重复作用时,常会出现表层金属呈小片状剥落,而在零件表面形成小坑,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磨损或疲劳点蚀。,在摩擦过程申,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的磨损,称为腐蚀磨损。,3)疲劳磨损(疲劳点蚀),4)腐蚀磨损,实用耐磨计算是限制运动副的压强p,即:,p p p由实验或同类机器使用经验确定,相对运动速度较高时,还应考虑运动副单位时间单位接触面积的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零件 设计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