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ppt
《9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第一节:刘易斯模型第二节: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第三节:二元结构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学习目标:1、分析认识发展中国家存在传统经济部门和资本主义现代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2、如何从传统经济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变,最终实现经济“一元化”,第一节:刘易斯模型,1、二元经济结构:国民经济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部门: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且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极低的非资本主义部门(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生产和管理技术较先进,生产规模一般较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相对高的资本主义部门(以现代
2、工业部门为代表)。现代化部门是增长的主导部门,其动力来自资本积累,从而来自于利润。传统部门为现代化部门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并限制现代化部门工资的上升。,一、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2、无限劳动力供给 2.1无限劳动力供给:是指城市现代部门在现行的工资水平下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供给。(即劳动力供给完全弹性)2.2无限劳动力供给来源:来源于劳动生产率很低或为零或为负数的部门;妇女就业增加 人口的增长 效率提高引起的失业增加,从而增加了劳动力供给,3、工资水平决定 根据工资决定因素,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由农民的平均产量水平决定。由于农业部门的平均生产率很低,因此工资水平很低,仅够维
3、持生存。城市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由工人的边际产出水平决定,它要高于农业部门(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是它的下限),但又不高很多,否则流入城市的农业劳动力会大大超过工业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刘易斯认为,通常两部门的工资差距在30%-50%。,由于资本主义部门的利润积累,导致资本量增大,通过如下的循环往复,推动经济发展:资本量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吸收更多的人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规模增加工业利润增加再投资,资本存量进一步增加劳动生产率再提高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规模进一步增加,当剩余劳动力消失后,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农业收入也高了,这样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
4、,4、经济发展过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一元经济”结构的假设条件:1、劳动力转移速度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增长速度,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速度成比例的。2、农村中存在“无限劳动供给”,而城市存在着充分就业。3、在农村“无限劳动供给”耗竭之前,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保持不变。,以上是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第一种形态:1)经济是封闭的,没有国际贸易2)两部门也没有贸易往来,两部门之间仅有劳动力供给联系。当劳动力供给不再是无限弹性时,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转折点就到来了。当资本主义部门的边际产品与非资本主义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时,就是一元经济结构。,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第二种形态:1)经济是
5、封闭的,2)两部门有贸易往来,如换取食物、原料等。即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张不仅依赖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力供给,还依赖其产品供给。经济发展的过程模式如上述所言,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张可能由于贸易条件恶化而受到遏止。它的扩大增加了对食物的需求,并提高了食物价格,因此减少了利润。要想使农产品价格稳定,农业生产率要提高。,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第三种形态:1)经济是开放的,2)两部门都与外部世界有贸易往来。经济发展的过程模式如上述所言,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张可以通过从外部世界进口来免受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停滞影响,但过多的进口会使增长放慢速度,或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输出资本将减少国内固定资本的形成,并因此减少对国内劳动
6、力的需求。,二 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第二阶段不再存在劳动力无限供给,资本和劳动都是稀缺的,工业工资上升.见P164,三 对刘易斯模型的批评,对刘易斯模型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可能因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而停止。如,经济进入转折点之前实际工资就可能已上升。2、剩余劳动力不仅存在于农业部门,城镇工业和城市也存在剩余劳动力。3、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等于或接近零的假设难以让人信服。4、理论认为剩余劳动吸收速度决定于可用于再投资的剩余,然而就业不一定会随再投资增加而增加。,第二节 二元经济理论发展,1961年拉尼
7、斯(Ranis,G.)和费景汉(Fei,J.C.H)在刘易斯模型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建立了一个更加精细的劳动力转移模型。把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的揭示了,从而使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这个模型把经济发展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伪装失业者被工业吸收的阶段以及农业现代化的阶段。,第一阶段与刘易斯模型一样。在剩余劳动力(即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为零)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之前,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保持不变。这些农业劳动力转移不影响农业的总产出。农业多余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不会产生粮食短缺,也就不会影响工业部门的现行工资水平。,第二阶段,工业部门所吸收的劳动力是一
8、些劳动的边际产出低于农业工资的伪装失业者。这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会使农业总产量下降,提供给工业部门的农产品不足以按平均消费水平来供应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出现粮食短缺,粮食价格要上涨,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要提高。第三阶段,剩余劳动力和伪装失业者都转移到工业部门以后。农业和工业中的工资水平都由其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来决定。工业部门要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就必须把工资提高到至少等于农业边际产品的价值,工业扩张的成本进一步提高。,拉-费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是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使农业劳动力转移从第二阶段进行到第三阶段,在工业部门扩张的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必须提高,使得在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中国家 二元 经济结构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