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ppt课件.ppt
《六章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章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一、社会交换(一)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1.功利主义经济学唯利是图是人的本性,人在与他人交易时,总是理性地追求最大物质利益,后来进行修订。,2.行为主义心理学,人的行为总是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为基本目的。,(二)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1.两个基本概念:酬赏与成本酬赏是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得到经济上的援助等。六种基本酬赏“爱 金钱 地位 知识 物质和服务,2.交换结果的评价方式,交换的总体结果=获得的酬赏-付出的成本绝对的比较标准 个人的过去人际关系经验相对的比较标准 相对于另一个,3.公平交换,三个规则:(1)均等原则:每个人得到同样利益(2)各取
2、所需原则:根据需要决定好处(3)平等原则:利益与贡献成正比,(三)社会交换理论的证据,1.囚徒理论AB 疑犯不认罪,前科,两人均 判刑1年 A认罪 B不认罪 B判刑15年 A B认罪 均判10年最好结果双方 不认罪,如果不信任,一方认罪对自己来说是 最好的结果,囚犯两难情境中,个人理性。信任在合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彼此信任,双方获得最大利益。个人追求理性使群体利益获得最差结果。,2.货运游戏,合作对双方有利甲的另一条线路 甲起点 单行线 甲控制点 乙目的地 乙的另一条线路 乙控制点 甲目的地 乙起点p151,(四)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冲突分为:零总和冲突和可变总和冲突。前者双方是竞争性的,后者
3、不是,如货运游戏等。讨价还价 和协商 强硬的最初立场和逐步让步的策略。,二、社会影响,(一)定义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六种社会力量:奖赏的权力压制的权力 参照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专家的权力 信息的权力,(二)社会影响理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 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他 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和他人的接近性。,1.他人的数量,周围人越多,社会影响越大(怯场)社会影响的另一个 规律:伴随着影响人数的增加,每一个人的影响 实际上在下降,第二个人的影响比第一个小,第N 个人的影响小于第(N-1)个人的影响。,2.他人的重要性,依赖于他人的地
4、位、权力以及是否是专家 警官和邮递员,3.他人的接近性,接近程度 20米和面对面,(三)社会影响的表现,1.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 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社会促进的原因:,(1)他人存在,一般强化人们表现。但与任务性质有关掌握的任务起促进作用 新任务起阻碍作用,(2)恐惧理论,害怕被他人评价设置三种情境被试单独工作试验助手工作(促进作用)双盲工作,(3)分心冲突,任务和新刺激之间产生冲突,激起增强 导致社会促进 噪音 闪光灯刺激对作业成绩的促进和损害作用,2.社会懈怠,社会懈怠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 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
5、水平下降的现象。在团体中,由 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 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掌声研究P156,社会懈怠的原因社会促进情境中 个体是他人影响的唯一目标社会懈怠个体是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 责任分担,3.去个体化,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 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去个体化现象是个体的自 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Le Bon发现激动的群众倾向于 有相同的感受和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可以传染给群体,这种现象叫 做“社会传染”。去个体化:认为在某些 情境中,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个体越
6、来越难以意识到 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而是集中注意力于团体情境之上。,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匿名性:匿名性是引起此现象的关键,团体成员越隐匿,匿名性 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自我意识下降:引发去个体化行为的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 自我意识下降 缺乏自我意识,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 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 我意识会失去这些控制功能。,三、从众、顺从与服从,一、从众对于从众(conformity)这一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心理学家迈尔斯(Myers)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Stephen Fran
7、zoi则把从众定义为对知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尽管表达上有差异,但都指出了这一概念的实质,从众是一种在压力之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1.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1)谢里夫的群体规范实验谢立夫有关规范形成的研究:最早对从众行为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出生于土耳其的心理学家谢立夫,认为团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组合,团体大于个体之和。为了证明在不确定条件下团体压力会对个体的判断产生影响,谢立夫利用知觉错觉中的自主运动现象研究大学生被试的判断情况。,自主运动现象是指在一个黑暗的没有参照系的屋子里,当人们盯着一个静止不动的光点时,会感到该光点向各个方向运动的现象。在研究中谢立夫把大学生三个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判断
8、光点移动的距离到底有多少,每一组在判断之后把自己的结果告诉给其他组的被试。,结果:最初的时候,人们判断上的差异很大,有的人认为光点移动了7、8英寸,而有的人认为只移动了零点几英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判断趋向一致,到第三个阶段时,所有被试组的判断基本上达到了一致,即对这个问题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标准,谢立夫认为这个阶段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了团体规范。这种规范对每个人的行为与信念起着制约作用。有意思的是,在研究结束时谢立夫问参加实验的被试他们的判断是否受到他人的影响,结果被试都否认他人对自己有影响。谢立夫的研究还发现在情境越很不明确以及人们不知道如何定义该情境时,人们受到他人的影响也越大。,谢立夫(
9、1976)进一步研究了在自主运动情境中形成的团体规范能够存在多久,结果发现团体规范对个体判断的作用越强大,团体规范被团体接受和传递的可能性越小。也就是说,规范的压制性力量越大,它以后被修改的可能性越大。这个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强大的独裁政府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2)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由于谢立夫的研究是在一种模糊的情境中进行的,那么,当情境很明确的时候,人们会不会从众呢?阿希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情境:当志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被试来到实验室的时候,看到6名与自己一样参加实验的被试已经在等着了。实际上这6个人是阿希的实验助手(也叫同谋),他们的判断是阿希事先设计好的。当被试和这6个人围着桌子坐下
10、以后,阿希拿出了一张卡片放在黑板架上,这张卡片的左边有一条线段(标准线段),右边有三条线段,旁边分别标有A、B、C,阿希告诉被试他们的任务就是简单地报出A、B、C中哪条线段和标准线段一样长。,只要视力正常的人都能看出B是正确的答案。在前两轮实验中,实验者的同谋选择了正确的回答。但从第三轮开始,实验者的同谋一致性地选择了错误的答案(比如A)。结果发现尽管人们的从众程度不同,但从总体上讲至少有33%的被试会从众,即选择与实验同谋一样的答案。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76%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发生。,在阿希研究的基础上,Morton Deutsch 和Henry Gerard(1955)对从众的原因做了
11、说明。根据他们的观点,促使人们从众的团体压力有两个来源:规范性(normative)和信息性(informational)的社会影响。前者发生在人们想要获得奖励与避免惩罚时;后者发生在个体希望从他人或其他团体那儿获得精确的信息时。比如Campbell等人(1986)就指出,人们经常从团体获得信息,尤其是在情境不明确的时候,所以人们常常在团体情境中产生从众。,2.影响从众的因素,阿希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从众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倾向。有许多因素对人们的从众行为有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1)情境因素,影响从众行为的情境因素很多,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团体的规模:在阿希的系列实
12、验中,他通过改变同谋的数量,发现随着人数的增加,从众也越常发生。但这个人数有一个极限,既不能超过3-4人,如果超过这个范围,人数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二是团体的凝聚力:在一般情况下,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越大,人们的从众行为越可能发生。,三是团体的社会支持:在阿希的研究中,如果有一名实验者的同谋选择了正确的答案,结果将会如何呢?当有这样的一个人时,被试从众的可能性会大大下降,降到面对一致性决定时的四分之一。阿伦和莱文(Allen&Levine 1969)就指出社会支持通过降低规范性社会影响而减少了人们的从众行为,(2)个人因素,人们的从众行为倾向也受自身特征的影响,与从众有关的
13、个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我: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去从众;而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以他人的要求与期望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所以从众的可能性更大。,二是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许多研究证明,有时候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Maslach 1987;Snyder 1980)。其中在Snyder(1980)的实验中,他首先让参加实验的被试相信自己最重要的10个态度与另外1000个大学生的态度有的不同,有的则完全相同。然后这些被试参加从众实验,结果那些被告知与他人态度差异极大的被试往往通过不接受他人的影响来保持自我同一性。因此,尽管人们经常从众以避免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交换 影响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