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珠江三角洲复习课件.ppt
《4.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珠江三角洲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珠江三角洲复习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考点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政策,问题和对策,工业化进程,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良好的区位,全国最大的侨乡,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1990年以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1990年以前),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和管理,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化快速推进,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
2、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契机,先机(关键条件),内因,内因,二、对外开放的前沿,怎样调整?有何
3、影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美国产业变动 产业转移 影响东南亚地区 刺激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材料: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思考下列问题,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1、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有哪些?与全国其它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有哪些?2、根据上题的结果,你认
4、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区位、侨乡,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的政策,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的推进,图4.20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值的增长,图4.2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的推进2、城市化,P79“活动”,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5、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三、问题与对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是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4)耕地锐
6、减,土壤肥力下降;(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2、对策,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成为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逐步趋同,使得工业化、城市化的动力减弱,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查处私招滥雇,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对外来人口的
7、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现象较普遍,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图3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出现两个发展阶段:_到_为第一阶段,_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这一阶段的主要优势是_和_的优势。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城市化第二阶段从 到,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_。(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19802001年的增长情况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有(多选)()19852000年增长迅速 B.19801990年增长较慢 C.19902000年增长迅速
8、 D.2000年以后比以前增长减慢(3)关于珠江三角洲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化与城市化面临的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矿产资源越来越少(4)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中,不属于外商提供的是()A.资金 B.劳动力 C.生产设备 D.技术指导(5)试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是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一方面,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为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和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另一方面,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
9、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侨乡,D,B,1980年,1990年,劳动密集型,1990年,2000年,产业升级,国家政策,四、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农业发展,思路:农业生产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和问题,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举例:我国的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农业布局,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粮基地建设,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三大农业生产区域:,面向国内大宗家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平原地区),地理条件,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是我国
10、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农业发展方向,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东北平原的黑土肥力下降等等。,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东北地区的热量不足;西北地区水源不足;青藏高原地区的热量不足;南方低山丘陵、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等地区的地形等等。,长江三峡工程:移民问题、生态问题(淹没、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泥沙淤积、三峡景观、水生生物、蚊虫孳生)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2 区域 工业化 城市化 珠江三角洲 复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