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模拟集成电路及应用.ppt
《2第2章模拟集成电路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第2章模拟集成电路及应用.ppt(1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工学2,第2章 模拟集成电路及应用,电子技术,第2章 模拟集成电路及应用,2.1 集成运算放大器2.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2.3 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2.4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2.5 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2.6 模拟集成功率放大器及其应用,特殊问题:,R2、RE2:为设置合适的Q点而增加。,1.前后级Q点相互影响:,直接耦合电路的特殊问题,2.零点漂移:,当 ui=0 时:,特殊问题:,有时会将信号淹没,1.结构:,对称,基本型差动放大器,2.抑制零漂的原理:,uo=uC1-uC2=0,uo=(uC1+uC1)-(uC2+uC2)=0,当ui1=ui2=0 时:,当温度变化时:,1.结构:,为
2、了使左右平衡,可设置调零电位器:,ui1,双电源长尾式差放,2.静态分析:,温度T,IC,IE=2IC,UE,UBE,IB,IC,ui1=ui2=0,RE:强负反馈作用,2).Q点的计算:,直流通路,IC1=IC2=IC=IB,UC1=UC2=UCCICRC,UE1=UE2=IBRBUBE,UCE1=UCE2=UC1UE1,3.动态分析:,1)输入信号分类,1,差模输入:,ui1=-ui2=ud,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输入:,2,ui1=ui2=uC,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KCMRR=,KCMRR(dB)=,(分贝),(Common-Mode Rejection Ratio),(
3、differential mode),(common mode),3,任意输入:ui1,ui2,差模分量:,共模分量:,ud,uC,ui1=uC+ud,ui2=uC-ud,叠加,分解,例题:,ui1=20 mv,ui2=10 mv,则:ud=5mv,uc=15mv,ui1=15mv+5mv,ui2=15mv-5mv,输入端 接法,双端,单端,输出端 接法,双端,单端,双端输出:,Ad=Ad1,单端输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放电路的几种接法,信号输入方式,+VCC,.共模输入信号 ui1=ui2=uC(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理想情况:ui1=ui2 uC1=Uc2 uo=0 AC=0,共模电
4、压放大倍数:,(很小,1),但因两侧不完全对称,uo 0,.差模输入信号,差模输入信号:ui1=-ui2=ud(大小相等,极性相反),设AU1=AU2=Au,u01=Auui1。因uo2=Auui2,uo=uO1-uO2=Au(ui1-ui2)=2Auui1,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CC,.比较输入信号,比较输入信号:两输入端的电压输入信号既非共模信号,又非差模信号.,2.1.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2.1 集成运算放大器,.共模抑制比(CMR)的定义,例:Ad=-200 Ac=0.1 KCMRR=20 lg(-200)/0.1=66 dB,CMRR Common Mode Rejectio
5、n Ratio,KCMR=,KCMRR(dB)=,(分贝),2.中间级:电压放大,3.输出级: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将整个电路的各个元件做在同一个半导体基片上。,集成电路的优点:,工作稳定、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对输入级的要求:尽量减小零点漂移,尽量提高 KCMRR,输入阻抗 ri 尽可能大。,对中间级的要求:足够大的电压放大倍数。,对输出级的要求:主要提高带负载能力,给出足够的输出电流io。即输出阻抗 ro小。,2.1.2 集成运放的符号和参数,ri 大:几十k 几百 k,集成运放的特点:,KCMR 很大,ro 小:几十 几百,Auo 很大:104 107,1.集成运放符号:,国
6、际符号,国内符号,CF741的管脚图,(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o,无外加反馈回路的差模放大倍数。一般在104 109之间。理想运放的Auo为。,(3)共模抑制比KCMR,常用分贝作单位,一般100dB以上。,(2)差模输入电阻rid,rid 1M,有的可达100M以上。,(4)输出电阻ro,ro=几-几十。,2.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5)输入失调电压UIO:反映差动输入级的不对称程度,(10)最大差模输入电压UIDM,(9)最大共模输入电压UICM,(6)输入失调电流IIO,(7)输入偏置电流IIB,(8)输入失调电压温漂dUIO/dT,3.集成运放的分类,按用途分,通用型,低功耗型,高
7、精度、低漂移型,高阻型,1.电压传输特性,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是指开环时,输出电压与差模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即:uo=Auo(u+-u-)=Auouid,2.1.3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2.理想运放模型,(1)“虚短”:运放两输入端的电位相等,即u+=u-。u+u-=uo/Auo=0 u+=u-,结论:,(2)“虚断”:两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零,即i+=i-=0。,(2)理想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u+u 时,uo=+Uom u+u 时,uo=Uom,3.分析运放电路的基本依据,(1)运放工作在线性区。“虚短”和“虚断”,反馈:凡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
8、,与输入信号迭加,就称为反馈。,若引回的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就称为负反馈。若引回的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就称为正反馈。,这里所说的信号一般是指交流信号,所以判断正负反馈,就要判断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同相是正反馈,反相是负反馈。,2.2.1 反馈的基本概念,2.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反馈控制系统举例-炉温控制系统,取+加强输入信号 正反馈 用于振荡器,取-削弱输入信号 负反馈 用于放大器,开环,闭环,负反馈的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倍数;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扩展通频带。,反馈框图:,反馈电路的三个环节:,放大:,反馈:,叠加:,负反馈框图:,输出信号,输入信号,反馈信号,
9、差值信号,开环放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反馈系数,3.关于反馈深度的讨论,一般负反馈,称为反馈深度,深度负反馈,正反馈,自激振荡,1.按反馈信号的极性分类及判断,1.负反馈和正反馈,正反馈:反馈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即,即反馈的结果增强了原来的输入信号,使净输入信号XdXi,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负反馈:反馈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同,即,即反馈的结果削弱了原来的输入信号,使净输入信号XdXi,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2.22 反馈放大电路的分类及判断,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
10、电压形式叠加决定净输入电压信号。,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流形式叠加决定净输入电流信号。,串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2、按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分类及判别,并联反馈,串联反馈,3.按输出端的取样方式分类及判别,电压反馈: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信号。电流反馈: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信号。,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出电阻。,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输出取样方式的判别-输出短路法:注意:输出端短路时,是将R L短路,不一定是对 地短路。,电流反馈,电压反
11、馈,4、按反馈信号的性质分类及判别,交流反馈:反馈信号是交流成分。直流反馈:反馈信号是直流成分。,若在反馈网络中串接隔直电容,则可以隔断直流,此时反馈只对交流起作用。,在起反馈作用的电阻两端并联旁路电容,可以使其只对直流起作用。,有的反馈只对交流信号起作用;有的反馈只对直流信号起作用;有的反馈对交、直流信号均起作用。,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输入-串联、并联,输出-电流、电压,2.2.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1.电压串联负反馈,输出短路法判断是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的不同,判断串联反
12、馈和并联反馈,结论: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趋于稳定,ud=uiuf,2.电流并联负反馈,结论: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流趋于稳定,3.电压并联负反馈,4.电流串联负反馈,例2.2.1 试判别图(a)和(b)两个两级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端引至A1输入端的各是何种类型和极性的反馈电路。,(b)是电流并联负反馈,(a)是电压串联负反馈,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类型,负反馈类型有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3.2 负反馈的类型及分析方法,3.2.1 负反馈的类型,(1),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取自电压信号,叫电压反
13、馈。如果反馈信号取自电流信号,叫电流反馈。,电压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的作用。电流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出电阻的作用。,电压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电流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2),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电压信号与输入信号电压比较的,叫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信号电流与输入信号电流比较的,叫并联反馈。,串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ib=i-if,并联反馈,ube=ui-uf,串联反馈,(3),交流反馈与直流反馈,有的反馈只对交流信号起作用,
14、称为交流反馈。有的反馈只对直流起作用,称为直流反馈。有的反馈对交直流均起作用。,在反馈网络中串接隔直电容,可以隔断直流,此时反馈只对交流起作用。,在起反馈作用的电阻两端并联旁路电容,可以使其只对直流起作用。,增加隔直电容C后,Rf只对交流起反馈作用。,注:本电路中C1、C2也起到隔直作用。,增加旁路电容C后,Rf只对直流起反馈作用。,负反馈的分析方法,分析步骤:,3、是否负反馈?,4、是负反馈!那么是何种类型的负反馈?(判断反馈的组态),1、找出反馈网络(电阻)。,2、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判断负反馈的方法:,瞬时极性法:,假设输出端信号有一定极性的瞬时变化,依次经过反馈、比较、放大后,再
15、回到输出端,若输出信号与原输出信号的变化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如果是电压反馈,则要从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开始。如果是电流反馈,则要从输出电流的微小变化开始。,判断时在输入端也要反映出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较关系。,例: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uo,uc1,ub2,uc2,uf,ube=ui-uf,uc1,ub2,uc2,uo,例: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uc1,ub2,uc2,此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对直流不起作用。,59,分析中用到了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相位相反这一性质。,60,我们这里分析的是交流信号,不要与直流信号混淆。,分析中用到的
16、电压、电流要在电路中标出。并且注意符号的使用规则。,如果反馈对交直流均起作用(本题即是),可以用全量。,瞬时极性法所判断的也是相位的关系。电路中两个信号的相位不是同相就是反相,因此若两个信号都上升,它们一定同相;若另一个信号下降而另一个上升,它们一定反相。,例: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uo,if,ib=i+if,uo,此电路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对直流也起作用。,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如何提供?能否在反馈回路加隔直电容?,不能!Rf为三极管提供静态电流!,例: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例: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电流并联负反馈。对直流也起作用,
17、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因为反馈电压:,从输入端看,有:,根据瞬时极性判断是负反馈,所以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vd=vi-vF,故为串联负反馈。,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假设某一瞬时,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一个正极性的输入信号,按信号传输方向依次判断相关点的瞬时极性,直至判断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如果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使净输入减小,则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所以是电压反馈。,一.电压串联负反馈,分立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RL,电压负反馈的特性稳定输出电压,稳定过程:,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阻,因为反馈电流:,根据瞬时极性判断是负反馈,所以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
18、反馈,id=ii-iF,从输入端看有:,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所以是电压反馈。,故为并联负反馈。,二.电压并联负反馈,分立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所以是电压反馈。,根据瞬时极性判断是负反馈,所以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id=ii-iF,在输入端有,故为并联负反馈。,因为反馈电流:,三.电流并联负反馈,因为反馈电流:,根据瞬时极性判断是负反馈,所以该电路为电流串联负反馈,又因为在输入端有:,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所以是电流反馈。,故为并联负反馈。,分立电路组成的电流并联负反馈,引入电流负反馈的目的稳定输出电流,稳定过程:,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阻,RL,因为反馈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拟 集成电路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