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集成运算放大器64页.ppt
《3章集成运算放大器64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章集成运算放大器64页.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陈小虎主编,(多学时),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本章简要分析了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弱点,介绍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重点研究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第 3 章,第二部分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部分 电子技术基础,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3.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其弱点,3.2 差分放大电路,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3.5 运算放大电路的反馈分析,3.6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举例,3.7 集成运放构成的信号发生器,主要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直接耦合放
2、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运算放大电路的反馈分析及应用电路。,3.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其弱点,将多级放大电路级与级之间直接,相连 可以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或直流信号。,直接耦合带来两个问题:1、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2、零点漂移,直接耦合,图2.3.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3.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其弱点,零点漂移:输入电压信号ui为零时,输出电压发生缓慢地、无规则地变化的现象。,产生的原因:环境温度变化、电源电压波动、电路元件参数变化。,直接耦合带来两个问题:,解决方案:1、全面考虑静态工作点的合理配置;2、采用差分放大电路
3、,3.2 差分放大电路,电路组成特点,图2.3.3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结构对称,两管的特性及元件的参数值完全一样。,双电源,两个输入和两个输出。,两管静态工作点相同,互不影响。,多种输入输出方式:单入、双入、单出、双出。,3.2 差分放大电路,3.2.1差分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基本原理,1、依靠电路的对称性,采用双端输 ui1=ui2=0,T,uO=uC1uC2=0,IC1=IC2;VC1=VC2,抑制零漂过程,2、依靠RE的负反馈作用,图2.3.3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3.2 差分放大电路,3.2.2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计算方法:利用对称性采用单边直流通路,图2.3.3 单管直流通路,基极回
4、路方程,3.2 差分放大电路,3.2.3 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1)差模信号,(2)共模信号,(3)任意信号,ui1=ui2=ud 大小相等,极性相反,ui1=ui2=uC 大小相等,极性相同,ui1 ui2 大小和极性任意,任意信号的分解,例:ui1=9 mV,ui2=5 mV 差模分量:ud=2mV共模分量:uC=7 mV,3.2.3 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2、差模输入动态分析,分析方法:利用对称性,采用单管差模微变等效电路分析。,图2.3.3 单管微变等效电路,每个单管的电压放大倍数,3.2.3 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2、差模输入动态分析,双端输入,(1)
5、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差模输入电阻,(3)差模输出电阻,3.2.3 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3、共模输入动态分析,共模输入,ui1=ui2=uC,共模输出(双端-理想),uO=uO1-uO2=0,共模输出(双端-实际),差模与共模比较,结论:差分放大电路可以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一是利用对称性;二是利用强共模负反馈。,3.2.3 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4、共模抑制比,定量说明差动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放大能力和对共模信号抑制能力的参数。,差模放大倍数,共模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越大,表示放大电路的性能越好。,工程上,常用分贝表示共模抑制比,3.2 差分放大电路,3.2.4 差分
6、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的连接方式,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双)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双单)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双)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单单),双入双出,四种连接方式,双入单出,3.2.4 差分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的连接方式,3.2 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入单端输出,(1)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电阻与双端输入同,(3)差模输出电阻,不接RL:,接RL:,公式中正、负号表示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相位,正号为同相,负号为反相。,集成运算放大器是具有高放大倍数带有深度负反馈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它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模拟集成电路。,高增益、低功耗、小尺寸、高可靠性、低成本,Auo 高:80dB140dBrid
7、 高:105 1011ro 低:几十 几百KCMR高:70dB130dB,电路符号,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1、集成运算放大器特点,(1)(1,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1、集成运算放大器特点,(1)在集成电路工艺中还难于制造电感元件和大容量电容,因此集成运放主要采用直接耦合。,(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其特点是输入电阻高、抗干扰能力强、零漂小。,(3)在集成运算放大器中多用晶体管恒流源代替电阻。必须直流高阻值电阻时,常采用外接方式。,(4)集成电路中的二极管都采用晶体管构成,把发射极、基极、集电极三者适当组配使用。,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2、运算放大器的
8、基本电路构成,集成运放是具有高增益、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低零漂,并带有深度负反馈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其基本放大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图2.3.6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放大电路,采用差放、零漂小、输入电阻高,使各级有合适的工作点,放大,输出电阻低,带负载能力强,一般由互补对称电路组成,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分类,通用型运放:价格低,使用方便,可用作一般模拟信号放大。常用型号F741、F747、LM324。,专用型运放,(1)低功耗:F253、F012、F013,(2)高精度:OP07、F032、F714,(3)高输入阻抗,输入阻抗达1012数量级,(4)高速、高压:
9、LM318,按封装类型分:741系列、双运放、四运放等。按功率分:微功耗型和大功耗型,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4、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理想化运算放大器的条件:,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AO,差模输入电阻 ri,开环输出电阻 rO,共模抑制比 KCMRR,;,0;,;,;,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符号:,图2.3.7 理想运算放大器符号,同相输入端,输出端,反相输入端,信号传输方向,提示:外管脚排列图及电源范围需查阅有关手册。,ui略大于0 正饱和区,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传输特性,饱和区,线性区,输入输出关系曲线,uO=f(ui),信号很小时工作在线性区,ui略小于0
10、负饱和区,要使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常引入深度负反馈。,图2.3.8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 传 输 特性曲线,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理想集成运算工作在线性区放的特点,ui,i+,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5、集成运算的主要参数,(1)最大输出电压UOPP,(2)开环差模电压增益 Auo,(3)输入失调电压 UiO,(4)输入失调电流 IiO,(5)输入偏置电流IiB,(6)最大共模输入电压UiCM,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3.4.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图2.3.9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分析:,R1反相输入电阻,Rf反馈电阻,R2平衡电阻,R2=R1/Rf,ui由反相端输入,
11、输出,Rf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运放工作在线性区,3.4.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分析:,根据线性区的分析依据:,“虚断”i+i-0,虚地点,得 ii=if+i-if,“虚短”u-u+=0,所以,即,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取R1=RF,反相器,负号表示反相,3.4.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例3.4.1】在图2.3.9中,设R1=10k,RF=50k,求Auf,如果ui=0.5V,uO=?,【解】,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3.4.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图2.3.10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分析:,Rf反馈电阻,R2平衡电阻,R2=R1/Rf,ui由同相端输入,输出,反相端R1经接地,Rf
12、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运放工作在线性区。,3.4.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分析:,根据线性区的分析依据:,“虚断”i+i-0,得 ii=if+i-if,“虚短”u-u+=ui,所以,即,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取R1=(断开)或RF=0,u-=ui,【例3.4.2】分析图2.3.11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 关系,并说明电路的作用?,3.4.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解】,图2.3.11 例3.4.2题图,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3.4.3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图2.3.12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电路分析:,根据线性区的分析依据:,“虚断”i+i-0,“虚短”u-u+=0,整理得,当R11=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成 运算放大器 6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5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