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教育培训课件.ppt
《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教育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教育培训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教育培训大纲(井下作业部分),井下作业的范围,井下作业:是指进入封闭或半封闭的塔、沟、池、釜、罐、管道、井坑、船舱等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的作业。井下作业是市政行业排水管道疏通养护、维修和排水工程施工、污水处理厂运行以及防汛抢险中经常遇到的生产和施工项目,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井下检查、管道维修、下井清淤和捞杂物,管道内砌堵、拆堵、砸管,排水泵站掏挖集水池,各种闸井维护检修等。,井下作业的特点,井下作业看似简单,但其工作环境较恶劣,井深口小,其工作面狭窄,通气性差,作业难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有的存有一定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缺少氧气,作业如不按操作规程
2、执行,极易造成操作人员中毒的死亡事故,特别是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井下作业危险源辨识(一),1、中毒和窒息:排水管道处于市政建设中各种管线布线的最深处,地下埋深4-11米,管道内氧气含量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甲烷、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属于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环境,极易引起作业人员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2、爆炸:排水管道内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挥发性有机物等),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事故。3、淹溺:排水管道疏通作业在无法正常进行降水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往往需要潜水进行拆堵、砌堵等作业,潜水深度一般在3米以上。在污水中作业人员无法
3、视物,一旦井内尖锐物品将潜水服刮蹭破裂,极易造成作业人员溺水事故。,井下作业危险源辨识(二),4、高出坠落: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按照逐级提升、自流排放的原则,所以污水井井深一般在4-5米,最深处可达11米,按照建设部相关文件规定,超过地面正负2米即为高空作业,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5、触电:排水管道疏通作业中需要使用多种电动工具,作业现场用电属于临时用电,应符合临时用电相关规定采用三相五线制布线和一机一闸一漏保措施要求。6、车辆伤害:排水管道疏通作业一般都在机动车道上进行,尤其是在繁华地段车流量很大,防护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车辆伤害事故。7、机械伤害:排水管道中使用空压机等机具,操作不慎可能造成伤害
4、。,伤亡统计资料,根据职业病报告调查资料显示1990年至2003年共发生重大硫化氢中毒事故130起、急性中毒636人,死亡266人,其中城市排水包括污水处理行业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19起,死亡98人,行业排列在第三位,硫化氢中毒病死率高达41.8%,平均死亡年龄33.5岁。另外根据2006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计,今年全国各行业1-8月份共发生各类气体中毒事故25起,死亡95人,其中直接接触中毒死亡40人,盲目施救造成死亡55人,这些中毒事故主要是硫化氢、沼气和一氧化碳中毒。分析资料可知,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频率和死亡人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事故原因分析,1、没有真正落实好企业安全主体责任。2、
5、忽视安全生产,冒险进入危险作业场所。3、有关规章制度得不到认真落实。4、专业性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5、下井作业监管不到位,随意性和盲目性强。6、安全投入不足,没有配备和使用专用的气体监测和下井防护设备。7、发生事故后盲目施救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没有真正落实好安全主体责任,用人单位和作业单位及个人在空气不畅,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可能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的作业场所(洞室、井坑、管道、容器、打井钻孔和船舱)进行作业时 1、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2、没有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和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承担3、没有建立健全其预防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的岗位责任,作业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4、作
6、业前未审定作业方案,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没有执行下井作业操作制度5、没有采取监测、通风、排气等防护措施6、专项安全投入不足,没有未配备相应的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7、没有指派专人进行监护),忽视安全生产,冒险进入危险作业场所,井下作业项目还没有得到各级领导、生产和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未把下井作业当作一项危险任务来安排和布置,任意选择无作业资格的作业人员从事下井作业,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井下作业缺乏危险辨识和应采取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不了解井下各种气体情况,私自盲干和随意性较大,违章指挥、冒险作业一但出现问题,措手不及、盲目施救,造成一人中毒多人冒险下井抢救而同时中毒死
7、亡。,有关规章制度得不到认真落实,有的单位缺乏对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及行业法规(建设部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的学习掌握和自觉贯彻和执行,特别是负责生产和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对行业法规制度和规范标准领会不深,执行不严,有的甚至不掌握或根本不懂,导致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安全防护设备使用等达不到规范要求或根本就没有,作业人员违规作业,发生事故违规冒险施救,从而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专业性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专业性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匮乏,对硫化氢毒害气体理化性质、危险程度、作业方法和救援措施等掌握不深,不能确保
8、安全操作和正确施救,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井下作业项目复杂性、专业性、危险性认识不清,不按规范要求佩带配备下井作业专用的安全防护装具,更没有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执行,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下井作业监管和防护不到位,随意性和盲目性强,下井作业未列入有关单位排水生产和工程施工的一个专题项目,因此安排作业项目随意性较大,缺乏懂知识、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井下作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施工,作业时现场安全专项检查不到位或不及时,作业前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制定作业方案,不掌握和不交待作业环境气体情况,缺乏危险源辨识,更有甚者是作业单位从社会上任意找来民工,没有按照规定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
9、器和专项下井防毒和救护等安全设备,冒险作业和盲目施救现象严重而导致人员伤亡。,硫化氢中毒事故特点,1、季节性 夏季是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多发期,这是由于高温使有机物容易腐败,在缺氧环境中发生厌氧反应,产生硫化氢,同时低气压使得硫化氢气体集聚在低洼处不宜散发。2、突发性 由于污水水体流动没有规律性,造成井下气体浓度随时发生变化,作业中防护稍有不慎或疏忽大意,极易造成硫化氢中毒事故。3、挥发性当水体静止时,检测硫化氢浓度合格,随着作业的进行,不断搅动水体,使得大量硫化氢释放出来,造成硫化氢中毒事故。、群死群伤 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后,如果现场救助不利或盲目施救,极易造成的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井
10、内有污水的情况下,作业人员中毒昏迷后,还可能发生吸入大量污水,造成溺水事故。6、死亡率高 发生硫化氢中毒后中毒人员死亡率达41%以上。7、市政排水行业发生硫化氢中毒所占比例较大,并呈上升趋势。8、农民工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较多。,硫化氢的理化特性,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蛋气味的气体,可以过饱和地溶于水,经搅动后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亦易溶于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硫化氢比空气重,其相对密度为1.19,它容易聚积在低洼处。硫化氢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引燃温度为260,最小点火能量为0.077mJ,爆炸极限为4.3-45.5%(容积比)。,硫化氢产生的原因,1、管道内污水水质呈酸性时,硫化物与氢离子结合
11、形成硫化氢。2、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中发生厌氧反应,产生硫化氢。3、管道内的温度和水体流动性对硫化氢的浓度影响较大。4、井(池)内污水静止情况下,硫化氢气体产生并不明显,一旦搅动其气体很快挥发出来,浓度不断加大,造成作业人员中毒事故。,硫化氢的毒性及危害,硫化氢是化学窒息性气体,属于强烈的神经毒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经粘膜快速吸收,对眼、上呼吸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高浓度硫化氢对鼻粘膜产生强烈刺激,使嗅觉丧失。硫化氢的嗅阈为3(嗅阈范围内可以闻到有臭鸡蛋味)。高浓度硫化氢气体与人体细胞呼吸氧化酶结合,使这种酶的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细胞组织缺氧,从而引起急性中毒。中毒后体征表现为呼吸到中
12、毒,声带关闭,眼部和白眼球充血。硫化氢立即致人健康危险浓度为150mg/m3、立即致死浓度为1000mg/m3。其毒性较一氧化碳的毒性大五至六倍,几乎与氰化物同样剧毒。硫化氢可以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慢性损害表现为嗅觉减退,以及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急性中毒按照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中毒中毒、重度中毒和猝死。,急性硫化氢中毒症状表现,轻度中毒:人若吸入硫化氢70150mg/m3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流泪、眼痛、畏光、视物模糊和流涕、咳嗽、咽喉灼热症状,同时出现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变得麻木。中度中毒:若吸入300mg/m31小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强烈刺激症状,稍长时
13、间接触会引起肺水肿。可有运动失调、短暂的意识障碍。重度中毒:吸入760 mg/m31560分钟,可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倒、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猝死:若吸入1000 mg/m3数秒之内,很快出现急性中毒,突然昏迷,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遵循的具体原则1、消除(采取机械或自动化手段,避免人工进行作业)2、预防(气体检测)3、减弱(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4、隔离(采用隔离式专用下井设备)5、连锁6、警告(作业现场警示标志),安全技术措施,(一)气体检测1、用人单位要摸清自身界内存有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危
14、险源分布情况(如塔、沟、池、釜、罐、下水道等),定期进行气体监测和分析。2、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判明是否存在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情况。允许接触值参考常见有毒有害气体允许浓度和爆炸范围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3、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监测。4、气体检测仪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5、气体检测应由取得监测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3.1.2 最高容许浓度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
15、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3.1.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监测结果分析,1、广泛性:通过我们定期对重点排水管道和泵站进行气体静态连续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有50%的监测点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气体超标,其中20%的监测点硫化氢、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已达到或超过仪器检测上限值(硫化氢150ppm,一氧化碳300ppm)。2、瞬时性:水体搅动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愈远远超过静态检测结果,同时随着水体的流动,气体检测结果波动很大。表现在雨水管道气体浓度监测结果大于污水管道。,检测化验报告,检验报告样本,Ppm值与mg/M3单位换算公式,国际标
16、准制式(ppm)为单位体积大气中被测气体的体积浓度,中国国家标准制式(mg/m3)为单位体积大气中被测气体的质量浓度。质量浓度(mg/m3)=M气体分子量/22.4*ppm数值*273/(273+T气体温度)*(ba压力/101325)。其中:M气体分子量,ppm为测定的体积浓度值,T为气体温度,Ba为压力。在标准状态下(2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公式可以简化为质量浓度(mg/m3)=M气体分子量/22.4*ppm数值(22.4是指摩尔体积)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率/百万分之几,1ppm就是百万分之一),安全技术措施,(二)通风、降水1、作业前,必须先行通风。采取自
17、然通风或人工强排通风的手段,污水管道内按照平均风速0.8m/s计算通风机的风量,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允许浓度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进行作业。2、对于硫化氢浓度变化大的作业,必须同时进行通风。3、固定封闭式的沉淀池、纸浆池等设施,必须装设固定的机械通风系统,池的进入口面积不应小于1.5平方米,并在开口上方加装安全防护网,凡不宜装设固定式通风系统的,必须配备移动或便携式的通风设施。4、对于进入管道内的作业,作业前必须提前降水,避免潜水作业,作业时要联系好上、下游水泵停车、开车时间,防止溺水事故发生。,安全技术措施,(三)通讯、作业前,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现场宜采用有
18、线或无线通讯设备进行联系,以代替喊话或手势。、潜水作业前必须在井上进行通讯试验,合格后方可作业。3、作业人员可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安全技术措施,(四)监护1、作业时,必须有二人以上进行监护。2、监护人员应密切注意作业人的情况,经常与作业人员进行联系。3、监护人应注意自身安全防护,井上人员应保持风向的上风处位置,防止气体中毒。(举例张工)4、监护人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空压机、排风扇、通讯、气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五)防爆、作业现场不准使用明火照明。所用的照明灯具和电气必须使用低于12V的安全电压的防爆型设备,同时必须符合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管道 维护 安全教育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