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测量传感器.ppt
《振动测量传感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动测量传感器.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部分振动测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的分类,按物理过程,发电式,电动式磁电式压电式,电磁感应原理,电参数,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压阻式,按力学过程,惯性式(质量-弹簧)无参照系接触式(跟随)有参照系非接触式(电涡流、激光、光电),振动传感器的分类,按被测参数,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扭振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的分类,惯性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力学模型如图所示。图中y1、y0、y01分别表示壳体绝对位移、质块的绝对位移和壳体与 质块的相对位移。测试时,壳体和被测物体联接(用胶接或机械方法),当传感器外壳跟随振动物体振动时,其内部质量与外壳之间产生相对运动。适当选取传感器的
2、结构参数,所测结果将分别反映振动问题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运动方程,强迫振动解为,其中,惯性式传感器,则,惯性式传感器,对 的讨论,表明质块和壳体的相对运动(输 出)和基础的振动(输入)近乎相等,即表明质块在惯性座标中几乎处于静止状态,作为加速度计的条件,作为位移计的条件(应用于动圈式速度传感器的设计),1 当 时,即被测频率远高于传感器固有频率时,2 当 时,即被测频率远低于传感器固有频率时,阻尼对惯性位移计幅频特性的影响,惯性式传感器,惯性式传感器,阻尼对惯性加速度传感器幅频特性的影响,惯性式传感器,阻尼对惯性传感器相频特性的影响,电磁感应式速度传感器,分类,电动式速度传感器-相对式速度传
3、感器,1顶杆 2弹簧片 3磁钢 4线圈 5引出线 6壳体,用来测量振动系统中两部件之间的相对振动速度,壳体固定于一部件上,而顶杆与另一部件相连接。从而使传感器内部的 线圈与磁钢产生相对运动,产生相应的电动势来。,特点:,1、可测量频率从零赫兹开始的相对振动量;2、使用频率上限由接触杆与被测物体表面的接触共 振频率决定,或者由连杆和线圈骨架组成的轴向 固有频率决定;3、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相移基本为零;4、附加质量不大;5、对被测物体有附加刚度。,电动式速度传感器-相对式速度传感器,使用应注意的问题,电动式速度传感器-相对式速度传感器,电动式速度传感器惯性式速度传感器,a 单磁隙结构 b双磁隙结构
4、c动磁钢结构,结构:,支撑弹簧,电动式速度传感器惯性式速度传感器,弹簧片除了提供弹性恢复力外,还对可动部件起导向作用。良好的弹簧片其刚度非线性应很小,弹簧片本身作为弹性体振动的频率要足够高,并且还应具有较强的抗侧向失稳能力。,双磁隙结构与工作原理,1弹簧 2壳体 3阻尼环 4磁钢 5线圈 6芯轴,在测振时,传感器固定于被测系统,磁钢4与壳体2一起随被测系统的振动而振动,惯性质量由装在芯轴6上的线圈5和阻尼环3组成,并在磁场中运动。弹簧片1径向刚度很大、轴向刚度很小,使惯性系统既得到可靠的径向支承,又保证有很低的轴向固有频率。阻尼环一方面可增加惯性系统质量,降低固有频率,另一方面在磁场中运动产生
5、的阻尼力使振动系统具有合理的阻尼.,电动式速度传感器-惯性式速度传感器,力学模型与运动方程,电动式速度传感器惯性式速度传感器,机械接收部分,机电变换部分,当 时,阻尼的实现,1、扩展速度拾振器的工作频率下限,一般采用的 阻尼 比,在幅值误差不超过5%的情况下,工作下限可扩展到 2、有助于迅速衰减意外瞬态扰动所引起的瞬态振动。3、使传感器的相频特性在工作频率范围内基本保持比例相移,电动式速度传感器惯性式速度传感器,1、油阻尼 2、电涡流阻尼 3、电磁阻尼,阻尼的作用,惯性式速度传感器的特点,1、测量的是绝对速度振动量;2、频率下限受固有频率限制,不能到零。频率 上限受安装共振频率及线圈阻抗特性限
6、制;3、全部质量都附加给被测物体;4、灵敏度高、信噪比强;5、输出阻抗小,且输出直接是电压量,可直接 测量;6、横向灵敏度较小,频率范围较宽,电动式速度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结构,变换过程,物体与传感器的相对运动,空气间隙变化,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式,输入与输出关系式,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特点,1、非接触型,对被测体无附加质量和刚度;2、灵敏度不等于常数,与间隙、振动物体的 大小、材料形状等有关,受测量物体表面 电涡流影响;3、动态幅值不是线性,只有当被测物体位移 远小于空气间隙时,它的幅值才基本上维 持线性,磁电式速度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结构,(a)中
7、心安装压缩型(b)环形剪切型(c)三角剪切型,在图中,S是弹簧,M是质块,B是基座,P是压电元件,R是夹持环。图a是中央安装压缩型,压电元件质量块弹簧系统装在圆形中心支柱上,支柱与基座连接。这种结构有高的共振频率。然而基座B与测试对象连接时,如果基座B有变形则将直接影响拾振器输出。此外,测试对象和环境温度变化将影响压电元件,并使预紧力发生变化,易引起温度漂移。图b为环形剪切型,结构简单,能做成极小型、高共振频率的加速度计,环形质量块粘到装在中心支柱上的环形压电元件上。由于粘结剂会随温度增高而变软,因此最高工作温度受到限制。图c为三角剪切形,压电元件由夹持环将其夹牢在三角形中心柱上。加速度计感受
8、轴向振动时,压电元件承 受切应力。这种结构对底座变形和温度变化有极好的隔离作用,有较高的共振频率和良好的线性。,各种结构特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计的敏感元件,天然石英晶体,机械强度高,绝缘性能好,压电常数在500度以下不随温度变化,但压电常数低。,压电常数大,比石英晶体大几十倍,但压电常数稳定性差,受温度影响大,当超过居里温度时,压电效应就会消失。,正压电效应,压电元件在一定方向的外力作用下或施加机械变形时,在压电元件的晶面或极化面上将产生电荷。,在压电元件表面通一电压,由于电场的作用,压电元件将产生几何变形。,逆压电效应,人工极化陶瓷,压电晶体,压电效应,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
9、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理想形状:中间为六棱柱,两端为对称的棱锥,共30个晶面。光轴 电轴 机械轴光轴:z 轴,与晶体纵轴方向一致。光线沿z 轴方向通过晶体不发生双折射。沿光轴的作用力不产生压电效应,故又称为中性轴。,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电轴:x 轴,通过两个相对的六角棱线并垂直于光轴的轴线。垂直于此轴的晶面上有最强的压电效应。机械轴:y轴,垂直于x轴和z轴所在平面的轴线。在电场作用下,y轴具有最明显的机械变形。,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石英晶体z轴仅一个,x轴和y轴各有3个。,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电效应模型,纵向压电效应:沿x轴加力,电荷出现在垂直于x轴的表面。横向压电效应:沿y
10、轴加力,电荷仍出现在垂直于x 轴的表面。切向压电效应:沿x轴或y轴施加垂直于z轴的剪切力,在垂直于x轴的 晶体表面产生电荷。,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及其等效电路,在压电晶片的两个工作面上进行金属蒸镀,形成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当压电晶片受到压力F的作用时,分别在两个极板上积聚数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电荷,形成电场。压电元件的开路电压:,压电元件的开路电压:,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及其等效电路,若考虑负载(测量电路),等效电路如下:,假设一恒定力F作用于压电器件,产生电量q,则输出电压:,其中,Cc、Ci分别为电缆寄生电容及后续测量电路的输入电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式传感
11、器的使用,由于电荷泄漏,静态测量或准静态量值时,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使电荷从压电元件经测量电路的漏失减小到足够小的程度;动态测量时,电荷可以不断补充,从而供给测量电路一定的电流,故压电式传感器适宜作动态测量。,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元件的串接,压电式传感器有电荷及电压两种输出方式。为了增大输出值,压电传感器往往用两个(较多见)或两个以上的晶体串接或并接:,n 个晶体串接时,输出电荷量与单片晶体电荷相同,总电容为单片晶体电容的1/n,输出电压为单片晶体电压的n倍。串接时,输出电压大、电容小、时间常数小,适宜测量迅变信号和以电压输出的场合。,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元件的并接,n个晶体并接时,输出
12、电荷量为单片晶体电荷n 倍,总电容为单片晶体电容n 倍,输出电压等于单片晶体电压。并接时,输出电荷量大、电容大、时间常数大,适宜测量缓变信号和以电荷输出的场合。,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特性分析,1、力学模型中心压缩型,2、机电转换过程,当传感器跟随物体运动时,惯性接收部分将被测的加速度 接收为 相对于底座的相对振动位移,于是压电晶体片受到 的动态力,然后由压电正效应变换为作用在晶体面上的电荷。,3、输入与输出关系式,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4、特性参数,灵敏度,电荷灵敏度,电压灵敏度,其中,(开路电压),(极间电容),动态范围,最小可测振级主要受测量仪器的噪声电平限制最大可测振级主要受传感器的强度及非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振动 测量 传感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