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药物治疗.ppt
《抑郁症与药物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抑郁症与药物治疗.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在香港跳楼身亡,在众说纷纭的死因中,歌迷最认可的原因是:因抑郁压抑而去。,2005年2月22日,韩国女艺人李恩珠因在红字中大量裸露演出而患上抑郁症,自杀身亡。,英国著名喜剧演员憨豆先生,因电影英国间谍约翰尼受影评家猛批而患上抑郁症。,2008年10月2日,韩星崔真实在家中自缢身亡。韩国国家科学搜查队从崔真实体内检测出了神经安定剂、安眠药、酒精等成分。,第六章 抑郁症及其用药,学习目标:了解抑郁症的现状和临床症状了解抗抑郁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2002年全球重症抑郁病患者已有8900多万人,而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达3.4亿。在年满20岁的成年人口中,抑
2、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率增加。预计到2005年,抑郁症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将上升到810;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抑郁症目前已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之第四,预计到2020年,将跃至第二,排在心肌梗死之后癌症之前,一、抑郁症的现状,在未来的一年里,将有5.8%的男子和9.5%的女子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症状;全球范围内,一生中曾经感受到某种精神和神经方面不适的人群数量目前已达4.5亿人。抑郁症在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4。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大城市的白领们在高压力高竞争的环境下迅速成为此病的高发人群。,二
3、、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类型,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大脑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所致的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三大症状为基本特征。,三、为什么会发生抑郁症?,1遗传因素: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据国外的一份调查资料报告,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同病的几率: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14,二级亲属(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甥侄)为48,三级亲属(堂、表兄妹)为36,为什么会发生抑郁症?,2生化代谢:脑内神经递质。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抑郁症病人存在下丘脑一
4、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异常。4心理和社会因素:首次发病的抑郁症病人的半数以上可发现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四、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三大主要症状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五、抑郁发作的严重标准,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
5、自杀念头。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六、抑郁症的表现形式,1)单次发作抑郁症 符合抑郁症诊断,只出现过一次2)复发性抑郁症 有两次及两次以上发作3)双相障碍的抑郁相 先处于躁狂状态或躁狂发作后又表现为抑郁状态,4)严重抑郁症晨重暮轻、精神运动性迟钝而木僵 明显厌食,体重减轻、具有听幻觉、罪恶妄想、牵连观念和被害妄想5)非典型抑郁症强颜欢笑,情绪激越,睡眠增多,食欲增强,性欲增强,有明显的社交与职业功能损害等。,六、抑郁症的表现形式
6、,6)隐匿性抑郁症多发病于中年以后,以女性多有明显的躯体症状消化道症状、心脏功能性症状、神经性症状等7)季节性抑郁症 多次抑郁发作于一年中同一季节年轻人较多,女性占60%90%视频-光照治疗季节性抑郁,六、抑郁症的表现形式,8)儿童抑郁症情绪低落多表现为易激怒,易发脾气明显的自责感行为孤僻不愿与其他人说话可有幻觉,焦虑、恐怖等9)产后抑郁症产后四周内发生的抑郁症视频-产后抑郁症,六、抑郁症的表现形式,10)更年期抑郁症担忧现在愁将来,思前虑后,忧心忡忡躯体症状多,疑心症状增加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心动过缓、过急、出汗、身体潮热、发冷妄想、幻觉,多为幻听现实解体,外界事物变得不真实人格解体,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抑郁症 药物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