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设计.ppt
《心理学实验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实验设计.ppt(1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1,第二章 心理实验的设计,第一节 实验研究的设计 一、实验设计 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主要用来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实验设计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额外变量,从而增加实验产生有效而一致的结果的可能性。,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二、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采用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各自变量采用多少处理水平?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各自变量的水平中?,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三、心理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变量(variable):以某种方式变化或改变的对象(object)、特性(quality)或事件(event)。这些因素有些是外显的,有些则是
2、隐含的,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及统计分析方法。,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4,种类:相关变量指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但无法确定谁是因,谁是果。因果变量指相互存在因果关系的变量,前是因,后是果。,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5,主体变量指研究对象主体身上的变量性别、性格、情绪、态度等客观变量指研究对象主体以外的各种变量文化特征、他人行为等,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6,直接测量变量可直接测量的变量年龄、身高、体重、学业成绩等间接测量变量无法直接测量的变量态度、成就动机、价值观等,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7,操作性变量实验者可以主动操作的变量刺激呈现时间、奖赏次数
3、等非操作性变量实验者无法主动操作的变量性别、民族、父母职业等,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8,四、变量的类型,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1.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I.V.)定义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作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两种或两种以上取值的事件或行为,即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水平性别为变量时,有男和女两个水平智商作变量时,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9,2)自变量的种类 A.刺激特点自变量(作业变量)作业指实验中被试的任务,如果把实验任务的任何特性作为自变量
4、来操纵,则这种自变量就是一种作业变量。例如:学习50个单词,词频对再认的影响。B.环境特点自变量 例:背景音乐对保持的影响。,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10,C.被试特点自变量 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的被试特性因素。如年龄、性别、血型、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健康状况、疲劳、焦虑、恐惧、奖励、惩罚、饥饿等。D.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实验分组。,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11,3)自变量的数量 实验中一般同时选择个自变量进行操纵。优点:A、比做多个单变量独立实验,效率更高;B、从几个自变量概括出来的资料更有价值;C、实验更好控制;D、可以研究交互作用。,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
5、验设计,12,4)自变量的控制 A、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疲劳可以定义为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时间量。B、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自变量的水平指自变量的一个取值。疲劳的水平可以是1h、2h、3h等。,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13,2、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D.V.)定义: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1.反应的正确性;2.反应的难度;3.反应的次数或几率;4.反应的强度;5.口语报告内容;6.反应速度。,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14,2)因变量的特征,一个好的因变量的标准是:稳定性。(1)可靠性即信度 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
6、件下,应得到相近的结果。影响实验信度的因素:观察量。观察量越大就越有理由相信样本统计值接近总体参数值,也就是样本更能代表其所在的总体。对结果的统计检验。,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15,实验信度的验证:直接验证:在尽可能保持原实验方法的情况下在实际中重复实验。系统验证:实验者试图变化那些先前与实验结果不相关的因素,即在实验中引入原来未加控制的变量。概念验证:进行概念验证时,研究者试图验正一个现象,但在某种程度上又与原先的实验有很大的不同。,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16,(2)有效性即效度 因变量的变化确实是由自变量造成的,则认为因变量是有效的。内部效度指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
7、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17,Jenkins评价外部效度的维度:(1)用其他的被试人群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吗?(2)用其他的实验材料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吗?(3)用其他不同类型的测验会出现同样的结果吗?(4)用不同实验处理和不同的自变量操作方式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吗?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2)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3)测量工具的局限性。,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18,(3)敏感性 自变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变量就是敏感,相反
8、因变量则是不敏感的。因变量不敏感有两种类型:高限效应(ceiling effect)和低限效应(floor effect)。,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19,高限效应(天花板效应)被试反应超过了所能测量的最大值。实验任务太简单,被试在各种不同水平的自变量下都获得了很好的结果,且无差异。低限效应(地板效应)被试反应低于所能测量的最小值。实验任务过于困难,不同水平自变量下被试的结果都很差,且无差异。,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0,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有关变量(relevant variable):对因变量足以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无关变量(irrelevant variable)
9、: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额外的有关变量(extraneous relevant variable):简称为额外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在有关变量中,主试拟研究的变量叫做自变量,主试不拟研究的那些变量叫做额外变量。,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1,)定义:额外变量:自变量以外的对因变量造成潜在影响的变量。例如:以某种方法记忆英语单词,操纵的是方法和时间。但是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气温、饥饿、疲劳等因素对记忆也存在影响,因此就需要进行控制。,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2,2)变量混淆的原因:,A.顺序效应:由于实验按照某种固定顺序进行,而对实验结果产
10、生了影响。产生前提:被试接受两次以上实验处理。表明:活的有机体受经验的影响,对外界施加的作用的反应会产生或轻或重或短或长效应。,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3,B.安慰剂效应:被试效应,被试的认知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被试效应说明,以人为对象的实验研究中,实验反应并不一定就是操纵因子产生的结果。C.实验者效应:期望效应,指主试情感的某种偏向而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干扰。实际是主试情感自觉与不自觉地投射到被试,被试知觉后产生行为定向反应。,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4,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石雕少女像。他把全部的精力
11、、热情和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5,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过程:事先给学生进行一次IQ测验。随机选择一部分学生,贴上“高智力”标签,并把名单给了任课老师。八个月后,贴上“高智力”标签的学生成绩比其他学生更优秀。结果解释:老师对“特殊”同学,给予了更多关注和反馈,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6,D.要求特征在实验中被试自发地对主试的目的产生某种假设,然后以满足该假设的方式做出反应。“好被试”现象指被试在实验中根据自己对实验目的的假设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实验
12、者的要求,成为一个好被试。霍桑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现象。,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7,举例,Q,M,Coca-cola,Pepsi-cola,1.Pepsi-cola,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8,Q,M,Coca-cola,Coca-cola,2.Coca-cola,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29,)对额外变量的控制A.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被试的属性相等。缺点:难以同时控制多个因素。B.消除法指将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环境变量消除掉。弱点:有些额外变量难以消除。C.恒定法 尽可能将各种实验处理保持在相同水平上,同样的光线、温度,同样的测试
13、时间、地点和指导语等。弱点难以推广恒定额外变量与自变量可能有交互作用。,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0,D.平衡法指将额外变量的影响平均分配给所有组以达到组间平衡。实施办法设立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1,E.随机化法指通过抽取样本和分组的随机化来平衡被试间个体差异因素。抽取原则总体中每个成员被抽中的概率相等。实施方法随机取样随机分组优点控制机体变量,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2,F.统计控制法指采用统计技术控制额外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或偏相关等技术实施办法删除极端数据法协方差统计法,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3,4、多变量实验设计(1)多自
14、变量实验设计 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优点:做一项多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多个实验效率高;做一项实验研究比分别做多项实验研究易于保持控制变量恒定;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所概括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更接近实际生活。,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4,交互作用 指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时,交互作用就发生了。,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5,交互作用举例,沃林顿和韦斯克兰茨(1970)自变量记忆缺陷与否:遗忘症患者和控制组被试(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记忆测验类型:
15、外显记忆测验(自由回忆)和内隐记忆测验(模糊字辨认)结果:控制组被试在外显的自由回忆测验中,其作业成绩优于遗忘症患者的;而在词汇辨认测试时则两者是一样的。,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6,(2)多因变量设计 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变量。,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7,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类型及方案,一、被试间设计二、被试内设计三、混合设计四、单被试实验设计五、单组后测设计六、单组前测后测设计七、不等两组前测-后测设计八、时间序列设计,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8,一、真实验设计,(一)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de
16、sign)1.定义:也称独立组设计、无关样本设计、独立测量设计。每个被试只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种水平。将实验设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比较设计,是心理实验最基本的实验设计类型。也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39,2.被试间设计类型根据自变量的数目不同分为单自变量被试间设计只有一个自变量,可以有两个或多个水平;被试随机分配;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水平的实验处理。多自变量被试间设计也称多因素被试间设计,简称因素设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被试随机分配,每个被试接受一个实验处理的结合。,实验心理学讲义,第
17、二章 实验设计,40,根据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程度分为随机组设计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组,使各组无关变量保持相等。配对组设计先将影响实验结果的某些因素水平的被试配对,然后再随机分配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41,例如:组 15人 测对光的反应时;组 15人 测对声的反应时。比较两组平均RT进行t检验,有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42,Loftus and Burns(1982)实验目的:考察暴力场面对人的记忆的影响。被试:226名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自愿参加者;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组。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的电影组
18、二:看非暴力场面的电影 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件的问题。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行外面露天停车场踢球的男孩穿的足球衫上的号码是多少。因变量是正确回忆出男孩运动衫号码的人数的百分数。结果:组一,4%;组二,28%。,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43,优点:)一种自变量(或实验条件)不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因为每个被试只对一种自变量做反应。)两组间可比较。缺点:分配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被试可能在各方面不是等同的,如果是这样,那不同实验条件造成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被试的差别引起的。如能力、个性、受训练程度等。,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44,3、被试间实验设计的
19、控制 通过匹配或随机化创设等组。随机组设计(random groups design)匹配组设计(matched groups design),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45,随机化法(randomization method)随机化随机地选择被试和分派被试从被试者总体中用随机法抽取被试样本。把被试随机分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去。不仅能应用于被试分配,也能应用于刺激呈现采用随机化法的前提是样本量要大。,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46,匹配法(matching method)含义找出在与自变量相关的某些变量上相似的被试组成成对的被试。使用匹配法的步骤测量所有被试者与实验中所要完成的作
20、业密切相关的特点。根据测得的结果,把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的特点匹配成相等状态。,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47,优点排除被试变量对自变量效果的混淆。缺点在实际上很难施行如果被试特性超过一个以上,实验者常会顾此失彼,甚至无法匹配。有些因素如动机、态度等无法找到可靠的依据进行匹配。,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48,匹配时,注意避免回归假象。回归假象是指在许多测量情形中,第一次测验时的高分组和低分组这两个极端组的分数在第二次测量时向平均数回归了;高分组的得分比第一次低些,低分组的则高些。,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49,【例】提高非洲裔儿童的阅读成绩的计划:了解一个帮助非洲裔美
21、国儿童提高阅读分数的计划是否有效。一组非裔儿童和一组白人儿童,在诸如年龄、性别以及最重要的最初阅读成绩等几个维度上进行匹配,实施教育计划后再次测查阅读分数。结果:非洲裔美国儿童在接受阅读计划之后比以往更差,而白人儿童则有所提高。解释:非裔儿童的总体阅读分数就要比白人儿童低,匹配时,选择了非裔儿童中的高分组,和白人儿童的低分组。在第二次测验时,回归假象的存在使非裔儿童的分数从高分向下回归,而白人儿童从低分向上回归。,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50,随机化法 VS 匹配法样本大的时候,随机化法可以较好的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样本小的时候,匹配法可以较好的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实验心理学讲义,
22、第二章 实验设计,51,(二)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1.定义把相同的被试分配到不同的自变量或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下。每个被试参加每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52,例如:测对光的反应时15人测对声的反应时比较光、声的平均值。,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53,随机区组设计举例(1),Sackheim,Gur和Saucy(1978)使用组内设计研究人的两侧面孔在情绪表达强度上的差异。早期的研究者发现,被试能够准确地区分呈现给他们的人类的6种基本情绪(快乐、惊奇、恐惧、悲伤、愤怒、和厌恶)的照片。Sackheim和他的合作者利用一
23、个人的一侧面孔和其镜像重新构成一张完整的面孔的照片。上图为三种实验材料。,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54,随机区组设计举例(2),给被试呈现如图所示的照片制成的幻灯片,要求被试利用7点量表评价每一张幻灯片的情绪的强度。每次呈现一张幻灯片,每张呈现10秒钟,然后给被试35秒钟进行评定。实验中的自变量为照片的形式(左侧构成,原始照片,和右侧构成),每位被试评价54张幻灯片:18张左侧构成照片,18张原始照片和18张右侧构成照片。,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55,随机区组设计举例(3),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56,随机区组设计举例(4),问题是,两种重新构成的照片在表现出
24、的厌恶程度上是否相同。在本实验中,被试对左侧构成照片的厌恶强度评价明显高于对右侧构成照片的厌恶强度评价。Sackheim等人用大脑半球的分化解释以上实验结果。通常,左半球控制身体的右侧,而右半球控制身体的左侧。因此,左侧构成照片反映的是右半球的控制,而右侧构成照片反映的是左半球的控制。对左侧构成照片情绪强度评价较高表明右半球在情绪的表达方面更为重要。,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57,2.被试内设计分类(1)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实验中只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的处理水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水平。(2)多因素被试内设计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每个自变量的处理水平有两
25、个或两个以上;每个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结合。,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58,优点:(1)被试利用经济性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可以节省大量的被试。(2)节省实验的时间比如ERP实验的准备时间以及实验中练习的时间。(3)更好地控制了被试的个体差异很好低控制了个体差异这一无关变量。(4)心理学的某些领域需要使用组内设计,即组内设计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最为理想。,实验心理学讲义,第二章 实验设计,59,缺点:,)实验条件互相干扰,“练习”、“疲劳”等。)延期效应:第二个实验条件会受第一个实验条件的影响。如记忆实验造句学单词;背诵学单词。在造句学习完后要求背诵,可能被试仍用造句的方式学习。,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实验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