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docx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及职责1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度32 .医院感染控制信息反馈制度43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54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65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76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87 .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处理应急预案98 .医院消毒药械的管理139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41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报告及处理制度1511 手卫生制度1612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制度1713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914 .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22(1)门诊、急诊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肠道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4)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
2、理制度(5)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6)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7)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8)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9)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0)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1)针灸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2)洗衣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5 .预防和控制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SOP3316 .预防尿路感染SOP3417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OP3518 .医院感染管理科职责3719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职责3820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职责3921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4022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4123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421、加强业务知识和现代管理知
3、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2、负责拟定院感工作计划,提交主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负责拟定科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3、每月一次做好全院出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统计汇总全院感染率、漏报率。4、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全院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5、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进行一次综合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质量挂钩。6、每月不定期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协调科室间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7、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要求做好传染病的管理,督促科室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8、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原因,积极
4、提出控制措施,并向主管院长请示汇报。9、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目标性检测,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10、对购入消毒药械、消毒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严把准入关,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入医院。11、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将医院感染信息反馈到科室,对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消毒隔离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12、每年有计划地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和业务水平。13、监督、管理医疗废物处理、焚烧,按照国家要求医院感染控制信息反馈制度一、感染管理科依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及管理。二、感染管理科每季必须将所有医院感染的监测结果、消毒隔离的监
5、督检查结果、传染病报告及汇总分析以医院感染监控通讯的形式,向院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全院各科进行反馈。三、感染管理科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或以电话、书面形式向科室反馈,下发整改意见书,一式两份,由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签收,限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及时在规定的期限内反馈到感染管理科。四、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全院的消毒、灭菌效果等进行监测,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科,对监测不合格的,同时以超标反馈单的形式反馈病纳入医疗质量综合考评。五、医院每半年监测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一次,将监测结果反馈到科。凡照射强度低于70uwcm2的灯管,一律进行更换。更换后的科室护士长
6、应将更换日期上报感染管理科,由感染管理科进行复核,复核后及时反馈到科,并记录。七、感染管理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必要时书面记录。八、感染管理科必须依照江西省医院感染监控中心的要求定期上报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数据。九、上述各种反馈单、化验单均需分类、分年、完好保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一、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教育是医院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一个内容,由院科教统筹安排,感染管理科积极协助完成。二、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健康,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各级医护人员应不断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逐步建立和加强医院感染防治意识。三、培训形式以组织讲课为主,考核为辅,针对医生、护士、医技以及
7、管理、后勤人员,分次分批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内容的讲座,对考核不合格及无故不参加培训的人员纳入医疗质量综合考评。四、医院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五、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5学时,其他管理与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6学时。六、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科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教育,利用晨会或小讲座的形式学习有关医院感染方面的文件、书刊、讲义等、并做好相应记录。七、各科室要充分利用公休会等各种机会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卫生科普指知识医院感染防治知识
8、的宣教,积极配合病区感染控制的管理。八、感染管理科要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积极维系本院感染监控网的良性运转,及时有效地反馈感染监控信息,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治水平。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一、医院必须建立健全医院感染三级监控网,各级人员应严格依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一定的目标性监测,以密切监控全院的医院感染动态,掌握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三、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漏报调查,确保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低于10%o四、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各科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等进行微
9、生物学监测。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五、各科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在医院感染管理科指导下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病例、传染病监测,每月对本科重点部门进行空气微生物学监测,有灭菌器械的科室在日常监测基础上,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六、各科室应严格依照相应规范,定期对各类消毒灭菌剂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登记。七、医院每半年监测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一次,各科每日进行累计时间监测。八、在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中,对监测不合格的所有情况都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对因监管不力而致医院感染流行、暴发产生不良后果者,给予严肃处理。医院感染报告制度一、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
10、病例时,经治医师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二、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三、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四、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和控制。五、经调查证实医院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一、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药械部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二、医院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必须从取得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11、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三、每次购置,药械部门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帐号应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四、医院药械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账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
12、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五、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20Cnb距墙壁25cm,距天花板50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六、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七、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及药剂科。八、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九、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十、医院感染管理科须
13、履行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回收处理的监督检查职责。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处理应急预案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医院感染事件的危害,保障病人及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等法律、法规,综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建立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处理组织:1.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指挥系统)2 .医疗专家指导小组(医疗救治系统)3 .感染控制督导小组(监测预警系统、医院感染控制督导系统)4 .病原学检测技术指导小组(医院感染病原鉴定、环境卫生学监测)二
14、、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处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全院控制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一旦发生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要迅速查明主要流行因素。3 .对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4 .积极及时快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事实真相,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5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同时保障医务人员生命安全。6 .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保证。三、感染控制督导小组职责1.收集传染病、医院感染发病及病原体信息,统计、分析、报告预警并提出预案启动与控制措施建议。7 .明确监测预警流程及监测项目(如呼吸道类、消化道类、虫
15、媒传染病等),监测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临床各科室及社会信息等),监测内容(感染病例数、传染病种类、时间、地点、人群特征等)。8 .配备细菌、真菌等特殊病原体的采样、鉴定、分析设备。9 .针对引起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病原体的生物特征及传播途径,制定不同感染控制措施。10 对人员防护、消毒隔离、疫点处理、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督导评价。6.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的“第一知情权”制度建设,真实做到迅速、准确、专业、科学地进行现场感染控制督导,以防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在院内进一步传播。四、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预警分级和应急响应1.依据院内感染发生例数、传播速度、流行趋势、病原菌,将突发性医院感染
16、预警分为三级。一级预警:本院某病区同样性质院内感染病例高于前一年同期水平的2-3倍。二级预警:本院某一病房短期内出现同样性质感染疾病大于等于3例或出现特殊病原菌(如MRSA、VRSA.VRE.ESBD感染病例,并有爆发或流行趋势。三级预警:本院短时间内出现一定数量(根据不同感染疾病确定数量)同样性质的医院感染病例。2.根据不同预警启动相应应急响应一级预警发生后启动一级响应:(1)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发出预警,并组织对病区增高的同样性质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全院检查,并督促改正。(2)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务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消毒隔离措施、医护人员防护等知识培训。(3)加强对重点科室工作
17、检查,督促各项措施落实。二级预警启动二级响应:(1)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上报主管院长,并通报医务科、护理部及相关科室。(2)做好预案启动准备。(3)立即派感染专职人员赶赴现场,督促指导消毒、隔离等必要的防治措施。(4)疫情所在科室做好治疗并在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工作及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工作。三级预警启动三级响应(1)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上报主管院长并通报医务科、护理部及全院各科室。(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专家判断是否突发医院感染事件。(3)感染管理科于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诊断为传染病突发性医院感染,还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向疾病预防控制中
18、心报告。(4)医院法人代表公布疫情。(5)执行预案,监督检查预案落实,医院进入紧急预案实施。(6)立即组织临床治疗。(7)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找出传染源。(8)对发生疫情现场进行环境、医疗器械、医务人员手、鼻咽拭子、家属手等卫生学监测。(9)实行区域隔离,做好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10)后勤物资保障运作,从人员、物资、资金等方面给予发生地足够的支持。保护好易感人群。结束应急响应:末例病人出院15天后无发新发同类医院感染病例出现,本次应急响应可结束。做好有关总结工作,并上报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五、突发医院感染控制措施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2 .临床科室必须积
19、极救治病人,实施正确的隔离措施。3 .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4 .对突发性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证实: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率一般发病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5 .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密切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等进行病原学检查。6 .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7 .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的治疗,并进行正确的消毒和隔离处理。8 .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
20、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9 .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10 .继续监测是否有续发病例出现,通过监测结果来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六、突发性医院感染隔离措施1.隔离感染病人或保护易感人群,当感染的病原体毒力大,传染性强时,应将病人隔离,避免病原体扩散。如病原体为条件致病菌时,首选保护性隔离措施。2 .分组护理,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室集中安置。3 .加强洗手和无菌操作技术。4 .加强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5 .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做好空气、物表、地面的消毒,可用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物表和湿式拖扫地面。6 .控制某些特殊抗生素的应用,当医院感染为质粒暴发
21、时,应根据细菌耐药性,严格控制某些抗生素的应用。七、定期对全院进行预案教育、培训和演练。医院消毒药械的管理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院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进行监督管理。二、感染管理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具体负责对全院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存储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三、采购部门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消毒药械选购的审定意见进行采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必要证件,监督进货产品的质量,并按有关要求进行登记。四、医院自配消毒药剂,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准确配置,并按要求登记配制浓度、配制时间、有效期等,以备查验。五、使用部门应准确掌
22、握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灭菌剂量和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 .医务人员须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应当采取防护措施,适时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额外防护措施。2、医务人员注意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3、病区应配备充足安全的防护装备供工作人员使用,洁污不得混放。4.小心处理锐器,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锐器
23、盒,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回套针帽等危险动作,防止锐器刺伤。5、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技术,提高防护意识。6、医务人员应根据工作风险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7、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赣州市肿瘤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和报告。参考文献1、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年4月6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报告及处理制度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发生不明原因肺炎、HIV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再上报疾控中心),医疗卫生机构应给予随访和咨询。2 .局部处理措施:(1)锐器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 管理 相关 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5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