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现状与展望.docx
《2023中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现状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现状与展望.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中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现状与展望心律失常是一类常见多发疾病,可独立存在,也可并发于其他疾病。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300万人(中国54万人/年流于心脏性猝殂SCD),其中80%为心律失常性猝死。当前临床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措施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X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近日,在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23)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从临床实际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现状。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临床上传统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美西律、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利多
2、卡因、索他洛尔和胺碘酮等。但总体来说,上述抗心律失常药物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亟待研发新的治疗药物。近年来,传统中药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取得了新进展。系列研究结果证实,参松养心胶囊能够整合调节、快慢兼治心律失常。2020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将其在或不伴结构性心脏病的症状性室早患者中应用的证据等级由B级提升为A级,推荐级别为IIaoICD/CRT治疗目前我国ICD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植入量呈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2022年全国ICD总植入病例数已达8369例,CRT植入病例数达6160例,但和美国及欧洲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ImproveSCA研究证实,相比于未植入ICD者,ICD1.5
3、级预防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49%,研究弥补了亚太和发展中国家既往缺乏的大型ICD研究数据,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多地应用于猝死高危人群。虽然ICD在防治高风险SCD效果得到了肯定,但临床发现ICD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与心理上的问题。导管消融治疗在导管消融治疗方面,近年来新的消融导管、标测技术、消融能量以及新的消融途径提高了消融的成功率,拓宽了适应证。2020年导管消融治疗量为148例万人口,心房颤动导管消融87994例.96%),较2020年增长57.1%。心脏植入器械整体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导管消融住院期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0.66%o室速导管消融最常见并发症为心脏压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中国 心律失常 防治 现状 展望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4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