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讲座高校教师培训.ppt
《高等教育心理学讲座高校教师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讲座高校教师培训.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一: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广州大学 向祖强 博士联系方式:,课程主要内容:,心理发展的模式与理论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大学生的情意特征与教育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马加爵事件,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宾阳人,身高171.5厘米,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一队。1996年至1997年在宾州初中读初三,以优异成绩考取省重点宾阳中学;1997年至2000年就读于宾阳中学;1999年至2000年读高三,成绩优异,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
2、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中国政法大学事件,2008年10月28日晚6点40分左右,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内,该校法学院教授程春明在上课前,被一个手持菜刀冲入教室的人砍倒。随后,凶手走出教室,掏出手机报警。据了解,凶手是中国政法大学2005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学生付成励,付成励曾任学校社团干部,负责为公益活动拉赞助。他工作能力很强,性格开朗。被杀的程春明教授有着12年的留法经历。2000年,程春明回国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药家鑫事件,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
3、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大学生自杀事件,2010年1月15日上午,南阳师院 19岁的裴梦在参加第五门考试过程中突
4、然离开考场,随后爬上公寓6楼楼顶跳楼自杀。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弑师门”事件仅过去一年时间,2009年11月26日该校再现悲剧,一位民商经济法学院09级男研究生坠楼身亡。警方已初步认定为自杀。,网上“二奶中介”:女大学生被“明码标价”,“北京惊现包大学生二奶中介报价从10万到65万元!”近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突然出现“二奶中介”的网帖,并迅速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之一。“中国网事”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些帖子都是以图片形式发布,图片中一张名片与一张A4纸钉在一起。在一个“二奶(二爷)中介”的帖子中记者看到,名片上写着“上海各大高校总代理”字样,联系人为“上海财经大学07级在校生丁同学”。在“丁同学”
5、留下的手机和电子邮件地址后,还特别注明“非诚勿扰”。名片下的A4纸上,打印着按照重点大学、普通大学、艺术学校划分的“价格明细表”,涉及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对应的学校不同,“包养”的费用也从每年三五十万元到两三万元不等。,2009年感动中国特别奖,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但是在救另外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帮忙,另一名少年也获救。但意想不到的事情
6、发生了,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情况危急,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这时,正在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一、心理发展的本质与规律,1、心理发展的本质个体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的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益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心理发展从开始到成熟,贯穿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心理变化的成熟表现:,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到分化、专门化从不随意、被动到随意与主动变化从认识客体
7、的外部现象到认识客体的内部本质特征对外界的态度从不稳定到稳定演变,2、心理发展的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动态性与不均衡型普遍性与差异性关键期与不可逆性,3、心理发展的模式,(一)连续发展模型与阶段发展模型的争论(二)分化-层次模型(三)汇集模型(四)人本主义模型,4、人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根据个体的发展任务与年龄:,产前期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 11、12)青年期(青春期)(12-20)成年期(青年期)(20 40)中年期(4065)老年期(65),二、心理
8、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佛洛依德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个体在一定的内部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与顺化的方式,而实现的主观与客观相互平衡的结果。在整个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思维(认知)的发展是核心,同时这种认知发展表现出固定的顺序与独特的阶段。具体的阶段有四个:(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动作思维(2)前运算阶段:27岁,不可逆的、自我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体形象思维(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抽象逻辑思维,艾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是在生物本能与社会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下实现的个体从出生到达完
9、全成熟,必须要经过一定的阶段,并且在每一个阶段克服一对冲突造成的危机人格发展的具体阶段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对主要的矛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说,什么是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艾里克森提出的重要概念,是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自我整体。如果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得以形成,个体就有了明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追寻的方向;如果不能获得自我同一性,或者形成了消极的自我同一性,生活就会缺乏目标和方向,感到彷徨和迷失。,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1、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两种心理发展的工具:物质工具与精神工具2、发展的本质:
10、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3、发展的原因: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社会交往与言语的中介作用外部活动内化,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1、心理现象及其构成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发生、表现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几个部分。,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状态意识:注意无意识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个性心理特质:能力、气质、性格,2、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观点心理趋向成熟,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心理发展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心理矛盾与冲突明显与突出3、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心理适应阶
11、段全面发展阶段职业定向阶段,四、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智力发展达到了最佳水平记忆力发展达到黄金期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形式逻辑向辩证逻辑思维过度(1)独立性与批评性明显增强(2)思维方式具有灵活性(3)抽象思维占主导,辩证思维迅速发展(4)开始形成立体思维(5)思维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四、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智力发展达到了最佳水平记忆力发展达到黄金期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形式逻辑向辩证逻辑思维过度(1)独立性与批评性明显增强(2)思维方式具有灵活性(3)抽象思维占主导,辩证思维迅速发展(4)开始形成立体思维(5)思维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创造力发展处于最佳期:(1)创造动机强烈,但主观性比
12、较突出,不善于利用客观条件;(2)思维敏捷,但不只能有效的形成比较系统的思维;(3)灵感丰富,创造性想象活跃,但不善于扑捉。,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主要表现在:,(1)观察力显著提高。(2)记忆力处于最佳时期。18到29岁之间,记忆能力是100%;10到17岁之间,记忆能力是95%;35到49岁之间,记忆能力是92%;50到69岁之间,记忆能力是82%;70到89岁之间,记忆能力是55%(3)抽象思维、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五、大学生的情感与意志特征,1、大学生的需要特征(1)需要的内容早期研究者发现大学生的需要主要有18种,其中最主要的有:求知、交友、成才、自尊的需要近期研究发现:全面发展、学
13、习支持、经济支持成为比较主要的需要,(2)大学生需要的特征需要的复合性:成人与儿童需要的复合需要的强烈性:动力大需要的矛盾性:主观与客观的矛盾需要的易变性:需要的时代性:,青少年犯罪现象,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 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2002年1-8月,某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共受理14件17人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同往年比增长了110%。从文化程
14、度上看,研究生学历3名,本科学历10名,专科学历4名。他们的经历均为从学生到学生,没有正式走上过社会。从他们的罪名看,不仅单一,而且手段简单,作案目标、对象确定,较易破获。,2、大学生的学习动机,(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按照动机的内容与社会意义区分直接性动机与间接性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元化间接性逐步占主导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增强学习动机的职业化倾向明显,3、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事物重要性认识的观念系统。是人们认为什么事情重要、有意义、有价值的看法。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1)价
15、值观标准趋向务实化与功利化(2)价值观的认识上存在矛盾与局限性(3)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与层次化(4)主体意识增强与个人主义倾向明显(5)政治意识呈现弱化趋势(6)人生态度积极与消极并存,4、大学生的情感特点,丰富性与狭隘性并存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强烈性与细腻性并存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5、大学生的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个体对自己的稳定认识与态度。,(2)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个人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躯体我、社会我、精神我本我、自我、超我,(3)大学生
16、自我意识发展 的特点自我认识的主动性与深刻性有了突出的变化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评价日益接近大学生的自我体验逐步敏感与深刻自我设计标准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反叛倾向抗击诱惑能力差,自我控制力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提供一些正反词对,让大学生挑选能表达自己心情体验的词语。基调:热情、憧憬、自信、舒畅、紧张、急躁男大学生:紧张、自信、热情、憧憬、急躁女大学生:热情、急躁、舒畅、憧憬、愁闷,(4)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障碍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与过重的自卑感自我中心倾向与盲目的从众心理过分的独立意识与过强的逆反心理过强的自决意识和过弱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5)大学生良好自我意识
17、的培养-正确认识自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非攻“不吃一錾,不长一智”“吾日三省吾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积极悦纳自我自信自尊自强自爱“天生我材必有用”20/80定律,20/80定律,巴莱多定律,是世纪末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总结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其余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有效的控制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专题二 德育与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品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节 品德概述,一、品德的概念品德或称德性,是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与道德有关的概念。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
18、反映,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或者心理倾向。品德是性格的一个方面,是性格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一)区别范畴不同:反映的内容不同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不同(二)联系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化道德影响品德的形成品德对社会道德发展具有反作用,三、品德的构成,品德的心理结构是品德的组成成分,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命题、规则等。道德认识的产物是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发展,道德价值观念作为认知结构中的一种成分,又会影响进一步的道德认识。,道德价值观念是对各种涉及他人利益的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 心理学 讲座 高校教师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44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