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活动创新.ppt
《学校教研活动创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研活动创新.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学校教研活动的创新,2,你认为学校教研活动应该是什么?学校教研活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学校教研活动的创新应该创在哪里?,3,一、对学校教研活动的新认识,4,1、从性质的角度来认识 学校教研活动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活动,将它称为教师的教学研修活动可能更为确切,5,学校教研活动需要体现以下主要特点: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着眼于改进工作,需要有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引领,需要有经常性的反思与总结,需要有有效的交流、分享与合作。,6,2、从目的和任务来认识 学校教研活动旨在从学校内部推进课程改革,使学校里所有的人都成为改革的动力,7,教育是一个容易保守的事业 如学生
2、学习、考试评价、教师培训、学校组织、层级运作、决策方式等,寻找更好的方式教育系统成为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其中学校的使命、改革的动力及其之间的协调是核心,教改尝试常常导致排异、表面化(对本意的扭曲)、浅尝辄止或盲目,8,3、从方法上来看 学校教研活动不仅需要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还要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9,知识的冰山模型,明确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默会知识(怎么想、怎么做)本质上是理 解力和领悟,存于个人经验(个体 性)、嵌入实践活动(情境性),国际学习科学领域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做
3、过的才能会。,10,教师学习与创新的四种行动方式,明确知识,明确知识,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听中学 做中学 听懂做出来 做好说出来,11,4、从形式上看“正式”的教研活动和“非正式”的教研活动具有同等重要的力量,它们是学校的学习文化,12,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常常采用的方式,2003年3月,我们对参加顾泠沅教授领衔的“上海市骨干教师培训班”的56名教研员和教师进行了“关于学校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56名教研员和教师所在的学科分别为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新综合科学和动手做项目)和数学,其中教研员的问卷是请他(她)属下的一所学校的一名相关学科的教师完成的。整个问卷是以无记名的形式进行,而
4、且不是当场完成的。56份问卷中有55份是有效问卷。此外,我们还采用面对面的访谈、电话访谈、电子邮件、小型非正式的座谈会等方式,对某些问卷涉及的以及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对话。,13,正式教研活动与非正式教研活动相结合,正式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讨论考试命题,试卷分析集体业务学习,传达贯彻上级 指示,业务考核专题研讨活动或正式课题研究出外参观考察,学术会议或在 职进修优质课评比,研讨师带徒,结对子(实习、职初、骨干),非正式教研活动围绕教学工作的随意交谈针对个别学生的“集体会诊”教学疑难问题的咨询、商讨 对学校焦点问题的自由讨论教师自发的学术沙龙或聚会围绕教师工作的网
5、上聊天教师反思性阅读,撰写专业日志教师与研究人员或校长的平等对 话,14,二、学校教研活动的新思路 让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15,教师在职教育有多种形式,如短期课程培训、单元式工作坊、教学观摩和研讨会等,所有这些形式都要面对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这类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成为难以消解的困惑。,1.问题与困惑,(一)我们的思考,16,2.消解困惑的现有研究及其讨论,(1)同事互助指导(peer coaching)乔依斯与许瓦斯(JoyceSingh&Shiffette,1996)也发现同事间互助指导远胜于单元式的工作坊。美国、香港等地的一些学
6、者正在中小学中推介同一层级教师间的互助支援,既避开上下属评鉴考绩的干扰,同时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7,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了纵向的引领,尤其是在当今课程发展正处于大变动的时期,先进的理念如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互助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讨论之一,18,(2)案例教学方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案例教学是一种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能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这种方法最早应用于律师与医生的培养,哈佛工商学院的科普兰(Copeland,1910)将其使
7、用于工商管理人才的教学,同样取得显著成效。20世纪70年代以后,案例讨论被移用到教师培训中来,现已发展为课例学习(Lesson Study)。,19,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职业除了具备作为一般职业的若干共同特征之外,毕竟与医生、律师、工商管理者有所不同,比如说后者技术含量高,前者工艺性特别讲究;后者的学习与培训采用对书面个案讨论很能有所建树,而前者还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国际、国内的事实业已告诉我们,教师培训仅用案例讨论的形式,成效远不如其他职业那样突出。,讨论之二,20,3.我们的思考-“行动教育”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显示:在“课堂拼搏
8、”中“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是他们获得发展的规律性进程。我们的思考: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还须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还须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我们在通常的教师培训形式之外,提出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简称“行动教育”。,21,1.从教师的需求出发 如今教师教学生,天天在呼唤儿童的主体地位,强调把儿童的需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那么培训者培训教师,是否也应当尊重被培训者的主体地位,把被培训教师的需求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呢?恰巧在这点上,以往的培训出了毛病。因此,我们甚至建议把“教师培训”改称为教师教
9、育,或者教师学习更为妥当。,(二)我们的实践,22,(1)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23,(2)教师需要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24,(3)需求在过程中提升逐渐养成对专业理论的渴求,在行动的进展过程中,我们发觉教师的需求会不断提升。教师:“理论是我们最缺乏的。”教研员:“指导教学要避免盲目性,看来补上理论这一课 迫在眉睫。”教育家提醒:“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25,2.我们的计划 准备阶段(2002年1月2月)组建课题组,商议研究计划 选定6所中小学、4门学科作为样本,落实研究器材 全体人员会议,开展行动前的方法培训 行动阶段(2002年3月7月)前行为阶段观
10、课,深入访谈 分学科会议,讨论新设计阶段的课 新设计阶段观课,深入访谈,讨论教学行为改进 新行为阶段观课,深入访谈,广泛问卷,多次调整教学行为 全体人员会议,讨论、比较三阶段课的差异和变化 总结阶段(2002年5月-9月)交流总结会 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结果,撰写报告 面向教育界的报告与研讨活动,26,行动教育的基本模式,原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新设计阶段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更新理念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改善行为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课例为载体/研究者与教师的合作平台: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27,3.行动要点研究小组的
11、组成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 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专业的博士生 青浦区参与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研究资料的搜集 问卷 小组讨论与录音 课堂录象和研究人员的观察 学生和教师的工作档案、知识产品 教师的反思录(反复递交)对教师、学生和专家的深入访谈行动研究的方法,28,1、从实物到算式的“数学化”过程-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73=2 1,Freudenthal研究所的达朗其(Jan de Lange,1996)在ICME-8的大会报告中介绍了荷兰的一堂课:81名家长出席学校家长会,每张桌子可坐6人,需要布置多少张桌子?一类学生具体地摆桌子;第二类学生经历了具体到形式的抽
12、象;第三类学生套用算式去做。实际上,三类学生中只有第二类才真正体验到了“数学化”的含义。,(三)课例为载体,29,问题纠缠于区分等分除、包含除等枝节,未突出“有余数”这个要点习惯于程式化训练:3()7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未关注试商的现实意义(3)表面地寻找规律 16531 17532 18533 19534,余数(1、2、3、4)与除数(5)比较大小,得出余数小于除数,忘记了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就是生活”,30,31,实物操作 表象操作 符号操作 分豆子 脑中分豆子 算式运算(具体)(半具体、半抽象)(抽象)寻找规律,“分豆子”与布鲁纳的认知理论,数学是在具体、半具体、半抽象、抽象中间的铺排,是
13、穿梭于实物与算式之间所作的形式化过渡。,32,豁然开朗:表象操作是形式化的重要中介 如退位减法23-8=?学生有多种思维水平:,第一种:,第二种:,形式化,寻找意义,23 8 15,第三种:,第四种:已经自动化,第五种:说出算理 238=10+(13 8)=15 23 8=(20 8)+3=15 23 8=(23 10)+2=15,停留于第一、第二种水平的学生“只会动手做,不会动脑想”,从第二到第三种是关键的一步,通过表象操作,越过这一步,才能达到计算自动化,或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并说出算理。,33,让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师生语言互动时间分布表,34,35,2、从告诉事实到组织观察-小学自然淀
14、粉,片段:淀粉遇碘酒变为蓝紫色,现代自然科学课程理念指明,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种课程应教给学生科学加工的方法,提供给他们一种思想工具,这样,他们就会更接近于了解作为科学特点的探索精神了。,36,(1)有的课淀粉的上述性质主要是老师告诉或演示给学生看的(2)有的课形式上象探究,但实际上是对结论的验证,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主动观察与分辨的学习活动(3)学生探究需要方法的引导,也是个重要问题。这种引导将经历:有结构的探究指导性探究自由探究,逐步放开。,问题,37,“找朋友”观察得出性质-分类、鉴别,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变成蓝紫色,米饭、面粉、马铃薯中含有淀粉,遇碘变色,
15、改进,38,39,40,“水能爬高吗?”管子越细、缝隙越小爬得越高(还得到一条“漂亮”的曲线)用毛细现象解释酒精灯燃烧、月季花插在红色水中变红的原因,41,3、在“变式”体验中建构原理-中学物理杠杆,“杠杆”是阿基米德发现自然规律的得意之作,他得出了著名的杠杆原理。怎样在过程体验中建构物理原理,是当前理科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之一。可是到了现实的课堂之中,杠杆原理与认知建构理论怎么也不能相映成趣,42,(1)力臂的定义比较抽象,总是由教师给出、学生记住(2)杠杆平衡的条件还是教师演示,然后让学生验证 新课程强调体验过程、建构概念。能否通过适当的教学处理,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有效地建构
16、物理概念?,问题,43,改进(1)从“扁担挑物”到水平杠杆,扁担挑物的经验,水平杠杆:支点、水平力臂、重力,44,探索:支点两侧力臂、重力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上述杠杆水平静止的条件是:F1:F2=L2:L1 F1L1=F2L2,45,直觉感知,设计实验,探索规律,扁担挑物(生活经验),水平杠杆(因素简约化),符号表征F1L1=F2L2,.,.,.,理念和行为的改变:变教材实验册的验证实验为设计实验、探索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自然规律的一种方法,体验科学家发现规律的方法,46,(2)杠杆原理与力臂的定义,力臂与作用力垂直,出现什么变化?,学生自行修正力臂的定义:支点到作用力的距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教研 活动 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4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