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改革(博士课).ppt
《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改革(博士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改革(博士课).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改革 2012年春季学期博士生课程 授课教师:刘灿,(二)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推进与理 论进展,一、企业理论的源起与发展:打开企业“黑箱”,19世纪中叶以后的近一个世纪中,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演变。关于这一演变的性质,经济学长期以来强调两个方面的认识。关于现代企业组织内在结构的分析以及它出现、成长的原因,当时的经济学并没有重视。因此,企业成为“黑箱”。“黑箱”的打开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产权理论、代理理论等一系列有关企业的理论;,企业理论的基本内容,企业的本质(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的内部结构(委托代理理论),团
2、队生产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企业家理论,间接定价理论,资产专用 用性理论,代理理论,3、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框架,1、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业的本质和规模界限2、用委托代理理论解释企业的治理,即激励机制的设计,对代理人的监督、激励,1、企业是一组契约2、企业契约是不完备的3、企业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影响企业效率,三个基本命题、研究两大问题,企业理论发展中的重要著作,在企业理论的发展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两部著作:一是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Alfred D.Chandler,1977)“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看不见的手。”二是现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A
3、.A.Berle,Jr,1932)“几乎没有控制权的财富所有权与几乎没有所有权的财富控制权,似乎是公司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二、企业契约理论的发展线索,科斯把企业理解为一种不同于标准的市场交易的契约,从而开创了契约理论研究的先河。契约理论成为现代企业理论主流的解释框架。,在此基础上,企业契约理论沿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是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詹森和麦克林(1976)、格罗斯曼和哈特(1983)等人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也称为“完全契约理论”;一是威廉姆森和奥利弗.哈特等人发展起来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以科斯交易费用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基本范式:1、以“交易”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强调各种社
4、会组织的契约性本质。2、强调交易组织的选择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3、在企业市场的两分法下来研究“一一体化”问题,并由此确定企业的最优边界。,信息经济学与委托代理理论(完全契约),(1)委托代理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不易观察。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2)从信息非对称性看,代理问题分为两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委托人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设计一套监督、激励机制来获得具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的积极合作,即“说真话”、“不偷懒”。(3)经典的委托代理问题由伯勒和米恩斯1932年提出。(4)詹森和麦克林1976年发表
5、的企业理论:经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是关于委托代理问题实证研究的最初代表。,从完全契约到不完全契约,不完全契约理论(incomplete contracting theory/GHM model),即GHM模型,GrossmanHartMoore模型,GHM模型或称所有权-控制权模型,是由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 man&Hart,1986)、哈特和莫尔(Hart&Moore,1990)等共同创立的,因而这一理论又被称为GHM理论或GHM模型。该理论是基于如下分析框架:以合约的不完全性为研究起点,以财产权或(剩余)控制权的最佳配置为研究目的,是分析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中控制权的配置
6、对激励和对信息获得的影响的最重要分析工具。GHM模型直接承继科斯、威廉姆森等开创的交易费用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批判性发展。,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发展方向上分为两个分支或前后两个阶段,一是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企业的边界由交易费用决定,强调对专业性投资的保护(1986年模型,主要解决资产一体化问题);另一分支由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哈特和穆尔(1990)、哈特(1995)等人的研究构成,认为企业的边界由产权决定,主要考察在契约不完全的情形下如何确保当事人的事前投资激励问题。(1990年模型,一个资产所有权一般模型),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
7、、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交易事项的不确定性,使得明晰所有的特殊权力的成本过高,拟定完全契约是不可能的,不完全契约是必然和经常存在的。由于不完全契约的存在,对一项资产的所有者而言,关键的是对该资产剩余权力的拥有。哈特他们将所有权定义为拥有剩余控制权(residualrightsofcontrol)或事后的控制决策权。当契约不完全时,将剩余控制权配置给投资决策相对重要的一方是有效率的。格罗斯曼、哈特和莫尔等进一步指出,剩余控制权直接来源于对物质资产的所有权。因而,剩余控制权天然地归非人力资本所有。,三、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理论的进展,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地位“要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
8、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这句话概括了1978-1984六年来对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地位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国有企业行为这一阶段关于国有企业行为的研究主要受到三个理论的影响,一是科尔內的软预算约束,二是新古典的厂商理论,三是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近年来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对国有企业行为的解释有了新的理论工具。,企业制度创新从矫正企业行为、转换经营机制到企业制度创新,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个新的阶段,围绕企业制度创新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着三条线索推进的。一是企业产权界定,二是企业财产组织形式,三是资产重组与产权转让。,伴随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世纪 经济学 发展 中国 经济改革 博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4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