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基本组成有机质.ppt
《土壤的基本组成有机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的基本组成有机质.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土壤学,第一章土壤的组成、形成和分类,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层 固相物质的体积约占50%,其中包括38%的矿物质和12的有机质。液相物质的体积约占1535%,其中主要是土壤水和溶与水中的物质,气相物质的体积约占1535%,其个包括氧、二氧化碳、氮及其它气体。土壤液相与气相共同存在了固相物质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土壤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的概念土壤有机质的构成和来源土壤有机物的组成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的因素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管理与调节,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2、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广义的土壤有机质指一定含水量的原状土,未经风干磨碎,在一定压力下通过一定筛孔后(2厘米)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狭义的土壤有机质(腐殖质)指土壤经人为或机械挑出异源有机物质、生命体形式和非生命体形式中未腐烂或半腐烂的动植物残体后,风干磨碎,通过一定的筛孔(2mm),测定的土壤有机物质总量。一般将其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腐殖物质又分为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u),1 土壤有机质概念,中国某些自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新鲜的有机物质:指那些刚进入土壤,仍保持原来生物体解
3、剖学特征的那些动、植物残体,基本上未受到微生物的分解半腐解的有机物质:指多少受到微生物分解的动植物残休己失去解剖学特征,多为暗褐色碎屑或小块腐殖质:经过微生物改造而成的有机物,是一类特殊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已与矿质土粒牢固结合,性质比较稳定,2 土壤有机质构成,基础土壤学,熊顺贵,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植物残体:包括各类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植物体及根系。这是自然状态下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动物、微生物残体:包括土壤动物和非土壤动物的残体,及各种微生物的残体。.这部分来源相对较少。但对原始土壤来说,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最早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土壤有机质的这部分来源虽然
4、量很少,但对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肥料(绿肥、堆肥、沤肥等),工农业和生活废水,废渣等,还有各种微生物制品,有机农药等。,土壤有机质来源,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含氮化合物:动、植物残体中主要的含氮化合物是蛋白质,少量比较简单的可溶性氨基酸。植物残体中的叶绿素等其它(包括树脂、脂肪、蜡质、木质素、灰分等),3 土壤有机质组成,碳水化合物构成了土壤有机质的5-25%,土壤碳水化合物主要源于植物残体、少量源于微生物和动物残骸土壤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主要有单糖、二糖、低聚糖、多糖、氨基糖、糖醇、糖酸、甲基化糖土壤碳水化合物的作
5、用: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影响土壤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性质,碳水化合物,土壤表层中90%的氮素为有机态,1米深土层中的有机氮为100-3000g/m2(N)。土壤有机氮包括结合态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氨基糖和未知态有机氮。土壤中可识别的含氮化合物是氨基酸、氨基糖和核苷类物质,含氮物质,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和转化植物残体的分解和转化土壤腐殖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4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动植物残体在土壤中有两种去向;一方面是被微生物分解成筒单的有机化合物,井且有一部分被彻底分解成为简单矿物质和CO2、NO2、N2、NH3、CH4、H2O等,这个过程称矿质化过程;另一方面
6、是分解的中间产物再经过微生物作用,合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这个过程称为腐殖质化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紧密联系的,为士壤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摘自 南京大学,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单糖 在好气条件下,有好气性微生物分解,最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多,称氧化作用。其反应如下:C6H12O66O26CO26H20热量 如果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则在嫌气性微生物作用下缓慢分解,并形成一些还原性气体、有机酸,产生的热量少,称发酵作用。其反应为:C6H12O6 有机酸+甲烷+氢气+热量,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南京大学等,1980,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细菌氧化单糖类物质的主要途径,土
7、壤有机质中的多糖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糖类,在微生物分泌的糖类水解酶的作用下,首先水解为单糖:(C6H10O5)nnH2OnC6H12O6单糖重复单糖的有氧和无氧分解步骤,多糖的分解,含氮有机物是土壤中氮素的主要贮藏状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腐殖质等蛋白质在土壤中的转化作用主要有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质水解酶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的作用称水解作用。蛋白质 氨基酸 氨化作用:氨基酸经过微生物的作用,放出氨的过程。,含氮有机质的分解,几种氨化作用,氨态氮被微生物氧化成亚硝酸,并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的过程,称硝化作用。这一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氨被亚硝酸细菌氧化
8、成亚硝酸;第二阶段,亚硝酸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其反应如下:2NH33O2 2HNO22H2O热量2HNO2O2 2HNO3热量,硝化作用,细菌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以NO3或NO2作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生成N2O和N2的硝酸盐还原过程,称反硝化作用。其反应如下:,反硝化细菌,C6H12O624KNO3,24KHCO36CO212N218H2O,反硝化作用,土壤、生物和大气之间的N素循环,南京大学等,1980,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土壤中含磷有机物主要有核蛋白、卵磷脂、核酸、核素等,它们在有机磷细菌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含磷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磷酸盐是植物可吸收的磷素养分,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 基本 组成 有机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4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