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本采集与理化分析.ppt
《土壤样本采集与理化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样本采集与理化分析.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壤样本采集与理化分析,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三、理化性质分级指标,为何要做土壤和作物理化分析?,我们都知道,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包括温、光、气、热、土、肥、水、种、密、保、工和管等。水分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们所要做的作物灌溉试验主要从事作物与水分的关系研究,研究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灌水方法等,寻求节水高产高效最佳水分运筹方案。根据差异唯一性原则,就必须想法设法做到其他因素的一致性或能够进行适当规避。这其中土壤的差异性(土壤肥力和土壤盐分差异)是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二)、土壤样品的制备和贮存,(一)、土壤
2、样品的采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决定土壤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环节。由于土壤特别是耕作层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 必须有效地控制采样误差,否者任何精密的分析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不可能使测定结果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1、造成土壤的不均一性的原因,影响土壤不均一性的因素是复杂的,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和侵蚀等。地形(如高度、坡度)的变化可使局部土壤性质有很大变化,又如盐碱地上的盐碱斑,多数斑块分布式没有一定的形状、方向和位置的,因为为地貌是变化无穷的。也有人为因素,如耕作和施肥等等。例如不均匀的施肥、条施或穴施肥料、起垅
3、种植、深耕等都能造成土壤的局部差异。,2、土样的代表性,“随机”与“等量”原则 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范围内土壤的“总体”,而不是局限于所采的样品。但是分析测定,又只可能是样品。也就是说,要求我们通过样品的分析,而达到以样品论“总体”的目的。因此,采集的样品对所研究的对象(总体),必须具有最大的代表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各个题,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亦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而不是凭主观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诸样品(样品1、样品2样品n),应当有同样的个体数组成,否则,多量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少量个体组
4、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3、采样误差的控制,究竟如何控制采样误差,才能使所采集的土样具有较大的代表性?从理论上讲,每个样品的采样点数愈多,即每个样品所包含的个体数愈多,则对该总体来说,样品的代表性就愈大。但是,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也就越大。在一般情况下,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所研究范围的大小、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和试验研究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研究的范围愈大,对象愈复杂,采样点数必将增加。在理想情况下,应该使采样的点和量最少,而样品的代表性又是最大,使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得到最高的工作效率。为了使采样点减少,但仍要控制同样的采样误差,通常采用“X”形或“
5、S”形两种采样形式。,4、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和方法,一个代表性样品的可靠性与土壤差异的大小、采样方法、采样工具等有关。(1)现场勘查和搜集有关资料 在实地采样之前,一般要根据现场勘查和搜集有关资料,考虑到土壤差异性成土因素、地形、母质、耕作施肥等。将研究范围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2)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的变化。以速效磷和钾为例,最大差异可达一至二倍。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集土样。土壤盐分样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返盐盛期末(5月底6月初)和主汛期结束后的9月底10月初。(3)采样点数(810)(4)采样量(1000克左右)(5)采样工具(推荐
6、管形土钻),5、混合土样的采集,由于土壤的不均匀性,在一个采样单元内任意选择若干点,把各点所采的土壤等量地均匀混合起来构成混合样品。混合样品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平均数,可以减少土壤差异,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工作量就可大大地减少。一般一个小区采集5至10个点,等量混合构成一个样本。,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形)较好,直线形布点或梅花形布点容易产生系统误差(右图)。,6、特殊土样的采集,(1)剖面土样的采集(2)诊断土样的采集(3)养分动态土样的采集(4)盐分
7、动态土样的采集,(1)剖面土样的采集,为了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状,除了研究表土外,还常研究表土以下的各层土壤。这种剖面土样的采集方法,一般可在主要剖面观察和记载后进行。必须指出,土壤剖面按层次采样时,必须自下而上(这与剖面划分、观察和记载恰恰相反)分层采取,以免采取上层样品时对下层土壤的混杂污染。为了使样品能明显地反映各层次的特点,通常是在各层最典型的中部采取(表土层较薄,可自地面向下全层采取)。这样可克服层次间的过渡现象,从而增加样品得典型性或代表性。样品重量也是1公斤左右,其他要求与混合样品相同。,(2)诊断土样的采集,有时在某一局部农田中发现各种特殊现象(例如局部死苗、失绿、病害等),要求
8、分析土壤的某种成分,以判断其原因和提供改良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针对性地采样,有时除了采取表土之外,还须采集底土。这类样品所控制的范围,常以某种特殊现象所布及、且有代表性的范围作为采样单元。在这个范围内混合1030个样点,样点之间的距离,随面积大小而定。如果同一类现象在几个地方出现,而且相距较远者,一般须在每一邻近地段采一个混合样品,分别进行分析,以免被表面现象掩盖了问题的实质。为了帮助查明原因,可以采集附近正常地段的土样作为对比样品。,(3)养分动态土样的采集,为研究土壤养分的动态而进行土壤采样时,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要求进行布点采样。例如,为研究过磷酸钙在某种土壤中的移动性,前述土壤混合
9、样品的采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过磷酸钙是以条状集中施肥的,为研究其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则应以施肥沟为中心,在沟的一侧或左右两侧按水平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将同一深度所取的相应同位土样进行多点混合。同样,在研究其垂直方向的移动时,应以施肥层为起点,向下每隔一定距离作为样点,以相同深度者组成混合土样。,(4)盐分动态土样的采集,研究盐分动态时,常须定点采样,其要求与养分分析的采样要求不同,因为盐分移动的变化要比养分的变化大。淋溶和蒸发是盐分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南方滨海盐土的底土含盐量较高,而内陆(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次生盐渍上的盐分一般都积聚在表层。因此,盐碱土采样应以垂直深度作为分层的主要依据。盐碱土
10、采样的另一个特点是每层常用“段取”(全层取样)法采样,以便计算土壤储盐量或绘制土壤剖面盐分分布图。研究盐分垂直分布特点时则可“点取”(在各层的中部取样)之。盐土采样的第三个特点,应特别重视采样的时间和深度,因为盐分上下移动受不同时间的淋溶与蒸发作用的影响很大。虽然养分采样也要考虑采样季节和时间,但远不如对盐碱土的影响那样大。,(二)、土样的制备和贮存,1、风干 2、磨细过筛3、贮存,1、风干,风干应在通风的室内进行自然风干,严禁曝晒。防止污染,尤其是供微量元素分析用的土样,绝对不能用旧报纸衬垫。当土样达到半干状态时,须将大土块捏碎,以免干后结成硬块,不易压碎,这对粘性土壤尤为重要。风干场所要防
11、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2、磨细过筛,风干后的土样平铺在平整木板或塑料板上,用木棍或塑料棍压碎,经过初步压碎的土样,如果数量太多,可以有用四分法分取适量,并用1mm孔径的筛子过筛。未通过筛子的土粒,必须重新压碎过筛,直至全部通过筛孔为止;但石子切勿碾碎,应并入砾石中处理。(在风干和压碎过程中,应随时将土样中的植物残根、侵入体和新生体进一步剔除干净)。,3、贮存,过筛后的土样经充分混匀,然后装入玻塞广口瓶或塑料袋中,内外各具标签一张,写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深度、筛孔、采样日期和采样者等项目。所有样品都须按编号用专册登记。制备好的土样要妥为贮存,避免日光、高温、潮湿和有害气体的污染。
12、一般土样保存半年至一年,直至全部分析工作结束,分析数据核实无误后,才能弃去。,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一)土壤有机质的测定(二)土壤氮的测定(三)土壤磷的测定(四)土壤钾的测定(五)土壤盐分测定,(一)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却很大,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是鉴别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是肥力形成的实质。因此,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比性状,其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方法 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快速,再现性较好,目前被
13、广泛采用。测定原理 本法是用过量的K2Cr2O7H2SO4溶液在电热板或油浴加热170180条件下使土壤有机质中的C氧化成CO2,而Cr2O72-等当量地被还原成Cr3+,剩余的Cr2O72-再用Fe2+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有机C被氧化前后Cr2O72-数量的变化,就可算出有机C或有机质的含量。由于此法不是根据CO2的重量来推导有机质含量的,所以样品中即使有碳酸盐存在,对测定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与原理,我国耕地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现状,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机质含量分级,(二)土壤氮的测定,1、土壤全氮量得测定2、土壤水解性氮得测定,1、土壤全氮量的测定,氮素是植物营养中最重要
14、得元素之一,土壤中氮素绝大部分呈有机得结合态,无机态氮一般不超过5%。土壤全氮量是土壤基础肥力得主要指标,常用于衡量土壤氮素供应状况,测定土壤全氮量可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测定方法选择,测定土壤、植株及其他有机体中全氮的含量通常用开氏(JKjedahl)消煮法。用K2SO4-CuSO4-Se为加速剂的消煮法的消煮时间虽仍嫌较长,但只要控制好加速剂用量。不易导致氮素损失,消化程度容易掌握,测定结果稳定,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常规分析,因而我们只介绍这一方法。,土壤全氮量的测定方法与原理,测定方法:测定土壤、植株及其他有机体中全氮的含量通常用开氏(JKjedahl)消煮法。测定原理:样品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 样本 采集 理化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4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