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供需平衡分析.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1、研究背景:土地供给制约和引导用地需求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土地管理治本之策的重大举措,是从我国特殊的土地国情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土地管理秩序和用地秩序。因此,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研究土地资源的可供给量,进而引导和控制各类用地规模和布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总规划重要功能之一。2、研究的必要型:土地供需平衡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重要的专题研究之一。在以往的各种规划文献和规划实践中,都是通过对土地利用进行需求量预测,然后在本行政区域内进行综合平衡。这种规划编制方法,致使上下级之间的规划联系不紧密,上级规划的目标任务很难
2、得到落实,常常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作用得不到体现,建设用地规模居高不下。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充分体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作用,落实国家规划和管理土地的职能,按照土地资源供给量决定土地利用需求量,理顺土地供需与土地利用关系,缓解人地矛盾,就显得相当迫切。3、现行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采用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进行的方法,在同一时间内各级规划基本上同步进行,而且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在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下才能进行,使得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能够自上而下层层得到落实,也使得各类土地利用的需求能够在总供给量的控制
3、下,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优先使用土地。其它用地的需求在土地供应总量控制下,通过规划引导它们逐步走内涵挖潜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道路。,第一节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 内 涵 与 原 则,一、内涵,(一)基本概念:土地供需平衡分析是在认真研究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以及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土地资源条件,充分分析规划期内的土地资源的可能供给量,并据此对各类用地的需求量结果进行综合平衡与协调,确保各类用地在规划期内的需求不超过土地资源可供给量的要求。(二)三个环节: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土地资源可供给量的分析;二是土地利用需求
4、量的分析;三是土地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三)主要任务: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重要的专题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研究土地资源可能供给量的前提下,统筹协调各类用地需求及布局,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划定土地用途区提供科学依据。,二、原则,(一)确保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下能减少,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二)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在确保耕地面积稳中有增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林、牧、渔业用地。(三)坚持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四)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五)坚持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
5、重点建设用地项目的用地需要。(六)注意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其它专题研究结果的协调。,第二节 土地供给量分析,一、概述,(一)土地供应控制指标: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按照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进行的,为使国家规划和管理土地的职能得以体现,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量控制目标,上级政府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时,已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向下一级人民政府先行下达了土地供应的控制指标。主要有三类:1、控制耕地减少量,要求各地在规划落实时,不得高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数;2、补充耕地量,要求不得低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数;3、耕地净增加量,同样要求不得低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数。(二)规划编制的实质:下级土地利用
6、总体规划的编制是在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作为一个地方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土地供应总量已经基本上由上级政府确定,实际上只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规划时加紧具体分析、落实。,二、土地供给量的测算,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下达后,就必须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对本地规划期内的土地资源可能供给量进行分析测算。(一)土地整理的潜力分析由于我国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程度较高,所以,依靠开发未利用土地来增加土地供应量将变得愈来愈困难,今后的发展方向,只能走土地整理的道路。从我国各地的土地整理实践来看,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整理的实绩已经远远高于土地开发的效果。,1、农地整理潜力
7、分析:要在充分分析各类农用地实际水平、集约利用程度的基础上,测算农地整理和集约利用增加有效农地利用面积的能力。我省通过农地整理,格田成方,渠路配套,一般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0%左右。2、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在分析各类建设用地实际利用水平、集约利用程度的基础上,测算各类建设用地改造的能力。(二)土地复垦潜力分析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压占塌陷等以及其它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造成破坏的土地,应当根据资源状况和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其宜复垦利用的方向和数量。在进行土地复垦潜力分析前,应首先调查清楚各类废弃地的面积、分布、质地等,评价其适宜复垦利用方向 和规模。,(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分析目前,我省
8、仍有一定数量的未利用土地,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类指导、逐步开发”的原则,采取必要的技术、经济、工程或生物措施,使之逐渐变成可利用状态,可以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的水平,发挥有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翔实、可靠、准确的土地资源基础资料,未利用土地资源状况也已非常清楚,只要我们更进一步地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价,因势利导地加以开发利用,可以使本地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大提高。通过以上的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分析,我们就能够知道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土地供给量的大小,这也是当地土地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峰值,事实上这也是一个理想中的理论值。,三、规划期内土地整理
9、、复垦和开发规模分析,(一)土地供给量确定有了理想中的土地供给量的理论值,再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和投资能力,通过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分析,就可以确定规划期内可能达到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为各类用地的数量。据此,与上级下达的有关规划目标相比较,若满足上级规划控制目标要求,即可正式定为土地供给量。(二)土地供给量的协调若与上级规划控制目标仍有一段距离,无外呼采取两种办法来协调,一是加大规划期内的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投入力度,努力扩大土地供给能力;另一是本地实在无法满足上级规划目标,就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要求修正规划控制目标,并提出建议方案,请上级政论予以重新确定下达。,第四节 土地利用需求
10、量预测,一、基本概念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要求,对本地规划期限内各业用地规模和动态变化所进行的测算,为有计划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用地提供依据。二、目的、重要性与任务目的是为了协调产业间的用地矛盾,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提供依据;土地利用的需求量预测是否科学准确,直接关系到总体规划方案是否合理实用;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的任务就是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条件,研究分析远景土地利用总的趋势,对各类用地面积和分布在规划期内的增减变化对总用地规模进行测算,掌握规划年度各类用地需求量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趋势,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11、布局提供依据。,三、影响土地利用需求量的因素,(一)人口发展规模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均离不开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因此,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同样离不开对人口发展规模和人口发展结构的研究分析与预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就是研究解决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协调人地关系,做到人口与土地需求之间的平衡,保证社会和经济顺利发展。所以人口发展预测至关重要。(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决定土地利用结构。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经济优势,各地必须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引起用地结构的变化。只有土地改革利用的结构适应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
12、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相当大,自然也就对土地利用需求量的影响也相当大。比如城郊结合部,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建设用地需求量就很大,农业用地就时时受到冲击、侵占。因此,分析区位条件的优劣也是确定土地利用需求量进而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四、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的方法与步骤,(一)预测方法 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的方法较多,一般采用部门预测法、回归分析法、定额指标法、线性规划法、灰色系统模型、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等。其中部门预测法是各级规划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方便、快捷、又有一定的可靠性,广为广大规划工作者所接受。(二)部门预测法的程序 部门预测法即由各行业主管部
13、门根据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在对各部门用地及其潜力进行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各部门规划期内的用地发展规模,经综合平衡后,形成本地的各类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结果。其具体预测步骤如下:,1、制定预测工作计划,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的预测任务要求,确定提交预测成果的时间;2、各部门分别进行用地需求量预测,并初步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3、部门提交预测成果。各部门用地需求量预测结果确定后,经本部门审查同意,公章报规划办公室或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的预测结果必须附具预测的依据、方法等必要的说明材料。4、校核部门预测成果。对部门提供的预测成果,规划办公室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参照各部门的及有关用
14、地定额指标对其进行校核,如有不实之处,应请纠正或调整、补充。5、汇总形成综合材料。对经校核工业的部门用地需求量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平衡后,汇总形成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的综合材料。,五、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的内容,(一)关于人口发展预测1、人口预测及其重要性由于各项用地指标通常都是以人口发展规模为依据,因此,在进行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前,首先要进行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人口发展规模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结果的可靠性。2、特别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建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人口规模的基础上,故人口规模也可采用上级政府下达的人口控制目标。当两者之间有矛盾时,应尽量采用上级
15、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而无需再组织人力去进行专门的分析预测。(二)农业用地预测 农业用地预测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水产养殖用地的需求量预测。农业用地的预测主要取决于人口发展规模、消费水平变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要求。其中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耕地面积的基本稳定是一个基本前提。,(三)建设用地预测 建设用地预测包括城乡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风景旅游区用地和军事用地等需求量预测。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水平还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面临发展经济的压力十分巨大,因此,部分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在规划期内可能不断增加,这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
16、然结果。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土地基本国情,建设用地预测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从严控制用地规模,尽量不占农用地,尤其是耕地,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的潜力,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水平。由于具体的预测是由各部门独自承担的,这里对各类用地需求量预测过程和方法就不再一一介绍。,第五节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一、综合分析,合理配置,确保平衡 确定了土地资源的可能供给量,预测了土地利用的需求量,就要根据可供给量的大小,对各类用地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分清轻重缓急,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运行态势,选择优先保障供地的方向、有条件供地的方向和限制供地的方向。因为土地的供给量是一定的,因此,当供给与需求产生矛盾时,即供不应求
17、时,就要遵循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进行综合分析,优先保障国家和地方重点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改善生环境的用地需求,适当地保障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的用地需要。对那些确无供地计划的项目,则只有眼光向内,引导它们走内涵挖潜改造的路子。,第五节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二、协调与仲裁相结合,确保方案最终平衡 土地供需平衡是直接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务的,是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在本地的落实和细化,只要供需平衡分析做得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就大头落地了,因此,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在确定供地方式和供地顺序时,不可避免地要与有关部门的意愿不一致。这时,就要把各部门请到一起来,共同分析本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供需 平衡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4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