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ppt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危险化学品事故 的现场救护,2,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护,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救护概述化学烧伤的应急与救护,3,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振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和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大量排放或泄漏后,可能引起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可污染空气、水、地面和土壤或食物,同时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引起群体中毒甚至死亡事故发生。,化学品的毒性危害,吸入,食入,皮肤吸收,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引起刺激 过敏 缺氧 昏迷和麻醉 全身中毒 烧伤,
2、引起皮炎(干燥、粗糙、疼痛),引起眼部炎症(疼痛、流泪等),呼吸道刺激(鼻咽痛感、咳嗽),引起刺激,一般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引起皮炎(皮疹或水疱),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等),过敏,接触某些化学品可引起过敏,开始接触时可能不会出现过敏症状,然而长时间的暴露会引起身体的反应。即便是接触低浓度化学物质也会产生过敏反应,皮肤和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过敏反应的影响。,缺氧(窒息),单纯窒息和化学窒息。单纯窒息:这种情况是由于周围氧气被惰性气体所代替,如氮气、二氧化碳、乙烷、氢气或氦气,而使氧气量不足以维持生命的继续。一般情况下,空气中含氧21%,如果空气中氧浓度降到17%以下,机
3、体组织的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具有限制性空间的工作场所,缺氧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化学窒息(血液内窒息;细胞内窒息)这种情况是由于化学物质直接影响机体传送氧以及和氧结合的能力,典型的化学窒息性物质就是一氧化碳。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05%时就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严重下降,亦称血液内窒息;另外如氰化氢、硫化氢这些物质影响细胞和氧的结合能力,尽管血液中含氧充足,这种窒息亦称细胞内窒息。,昏迷和麻醉,高浓度的某些化学品,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这些化学品有类似醉酒的作用,一次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甚至死
4、亡。,全身中毒,全身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对一个或多个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到全身的现象,这种作用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一点或某一区域。气体(如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刺激性气体如氮氧化物、氯、氨、二氧化硫等),有机溶剂(苯胺、三硝基甲苯等),以及有机磷农药等。,烧伤,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常发生爆炸和燃烧,因此伤员往往出现烧伤情况,并且常伴有复合伤。,12,现场急救的一般救治原则,(1)立即解除致伤原因,脱离事故现场。(2)置神志不清的伤员于侧卧位,防止气道梗阻,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挤压。(3)皮肤烧伤应尽快清洁创面,并用清洁或已消毒的
5、纱布保护好创面,酸、碱及其他化学物质烧伤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足够时间(一般20min)进行冲洗后再进一步处置,禁止在创面上涂敷消炎粉、油膏类,眼睛灼伤后要优先彻底冲洗。,13,现场急救的一般救治原则,(4)如是严重中毒要立即在现场实施病因治疗及相应对症,支持治疗;一般中毒伤员要平坐或平卧休息,密切观察监护,随时注意病情的变化。(5)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时,在没有正确固定的情况下,除止血外应尽量少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6)勿随意给伤员饮食,以免呕吐物误人气管内。,14,现场急救的一般救治原则,(7)置患者于空气新鲜、安全清静的环境中。(8)防止休克,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心、肝、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
6、能。,15,现场急救,初检 伤情分类 及时救治 安全转送,16,初检,初检要处理危及生命的或正在发展成为危及生命的疾病或损伤。在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进行基本伤情估计及气道、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检查(ABCS),初检流程,(1)开始先检查头部,触摸头顶及脑后,以及面部骨骼,寻找有无伤口、擦伤、挫伤和变形。(2)检查耳鼻有无出血及脑脊液。(3)检查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4)打开口腔检查有无出血、伤口和异物,如折裂的牙齿或托牙(5)检查颈部有无颈椎畸形以及气管位置。,初检流程,(6)伤员于侧卧时,迅速触摸其锁骨、肩胛骨、肱骨、肘部、尺桡骨和手,以确定是否有畸形、压痛和肿胀存在。当能触诊到手时,检查毛细血
7、管充血度,并按压手指,以评估手神经血管功能。排除此侧肢体损伤之后,测量脉搏和血压,如果此侧肢体损伤,检查者应测量对侧上肢。(7)进行肺部和心脏听诊,并同时检查胸骨和肋骨,查看有无畸形,有无压痛,检查胸部有无伤口、擦伤和挫伤。(8)检查腹部,有无伤口、擦伤、挫伤、强直、触痛和膨胀。,初检流程,(9)摇动骨盆,检查骨盆带是否完整。(10)检查靠近检查者一侧的下肢,触摸股骨、髌骨、胫腓骨及足部。检查足部毛细血管充盈度,按压足趾以估计神经血管功能,然后检查对侧下肢。(11)翻转伤员呈俯卧位,检查和触摸背部和臀部。,20,伤情分类,伤员分类使那些能从现场处理中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员得到优先处理,而不是首
8、先处理那些最严重的伤员。现代灾害伤员分类只对那些只有经过处理才能存活的伤员给予最优先的处理,而对不经处理的也可存活的伤员和即使处理也要死亡的伤员则不给予优先处理。国内在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时,不同伤情伤员进行区域性划分,其中黑色代表致命伤需立即处理,危重伤用红色表示,中重伤用黄色,轻伤用绿色,以区别急救的优先顺序。使用分类卡系统,可为伤员伤情及哪些伤员应优先处理及运送提供一个易于辨识的标记。,21,救治原则,现场急救处理一般采取共性处理,对特殊伤员给予相应的个体化处理。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如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要
9、迅速给予心肺复苏,创伤大出血引起休克的伤员要立即止血抗休克等。,22,安全转送,对分类救治后的伤员分别向院内或院外转送。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员可以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给予转送,如轻伤员可以用一般车辆,较重的需要救护车辆,严重的需要用急救型救护车送。也就是说,对于需要进一步抢救的伤员的转送,不应该是普通的运输,而应在医学监护下的安全转送,即医疗救护运输。,23,运送技术处置与注意事项,(1)注意体位(2)途中处置,24,注意体位,外伤体位:颅脑伤病员应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或舌根下坠阻塞气道。胸部伤病员应取坐位,这样有利于伤员呼吸。严重的腹部外伤用担架或木板抬运时应取卧位,屈曲下肢。脊柱脊髓
10、伤者原则上要由24人一组进行搬运,首先将伤员的身体放成平直位置,用均衡的力量将伤员平卧或抬起,注意动作要一致。中毒体位:中毒者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比躺卧位更好,以便于患者呼吸及咳嗽。昏迷患者应平卧且头偏向一侧,并在头部及四肢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可将体温降至32左右,以延缓脑细胞死亡。,25,途中处置,1.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伤员,尤其中毒或灼伤患者在转送中注意保暖十分重要。2.烧伤在清创之后,可以采用包扎或暴露疗法,但凡属考虑转院者均应包扎。转送途中暴露创面将增加护理难度,增多感染机会。3.如酸碱灼伤患者在现场水冲洗时间少于30min,那么在转送途中应继续冲洗,尤其对碱灼伤患者更为重要。4.某些化
11、学物质灼伤易合并中毒,必须给予高度注意。如小面积的铬酸盐及苯酸溶液灼伤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氯乙酸溶液(晶体)灼伤后易引起吸收中毒而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传导系统改变而心脏骤停。氢氟酸灼伤面积达1时要警惕大量氟吸收所致全身性氟中毒,防止低血钙发生。,途中处置,5.在运送因苯酚、黄磷(白磷)等脂溶性化学物灼伤的伤员时,应争分夺秒,继续用特殊清洗剂冲洗或外涂(5070酒精、12硫酸铜等),再用水清洗,以争取尽快将皮肤污染物清除干净,以杜绝再吸收。6.运送黄磷(白磷)或含混有黄磷的无机磷灼伤者时,创面应湿包或用水浸泡,以阻止残留在创面上的黄磷颗粒遇空气燃烧,加重灼伤。创面使用油脂性外用药及油纱布敷料
12、,以防磷吸收中毒。7.禁止使用有色素药物,如龙胆紫、红汞等,以免给判断灼伤(烧伤)深度和清创带来困难。,途中处置,8.运送电击伤伤员时,在运送前应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途中突然发生气道梗塞时可紧急做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插管术,严重电烧伤转运前应当留置导尿管,记录尿量以了解休克情况,应边运送边进行心脏复苏。9.眼外伤应在现场详细检查处置的基础上,运送途中根据情况处置。如有眼球穿通或破裂伤不能冲洗,不得施加包扎不许使用眼膏;如有眼内容物脱离出时肯定有眼球破裂,应点消炎眼药水,双眼加眼垫运送。运送途中尽量不颠簸和防止挤压眼球。10.运送途中的抢救应自始至终进行,既不能因病情缓解而轻易停止继续采取措施(如呼
13、吸停止伤员经采取人工呼吸等措施而初步恢复自主呼吸后),也不能擅自对经采取心肺复苏术后仍未复苏的伤员放弃抢救,必须给予伤员全程救护,为院内抢救创造一切机会与可能。,途中处置,11.运送中应尽可能做到一人一卡别在胸前或衣服的其他明显部位,注明姓名与初步诊断等,为院内抢救提供参考并节约时间。12.将现场采集的血、尿、呕吐物等样品随伤员一同送到医院,进一步化验分析,指导临床诊断治疗。13.护送人员必须做好现场抢救、途中病情观察、处置与护理、通讯联络等记录,到达目的医院后应进行床边交班,移交运送医疗记录。,化学烧伤,30,化学烧伤的特点及致伤机理,局部损害 全身损害,具有化学烧伤危害的物质与皮肤的接触时
14、间一般比热烧伤的长,因此某些化学烧伤可以是进行性损害,甚至通过创面等途径吸收,导致全身各脏器的损害,31,局部损害,局部损害的情况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及与皮肤接触的时间等均有关系。酸凝固组织蛋白;碱皂化脂肪组织;有的毁坏组织的胶体状态,使细胞脱水或与组织蛋白结合;有的因本身的燃烧而引起烧伤,如磷烧伤;有的本身对健康皮肤并不致伤,但由于大爆炸燃烧致皮肤烧伤,进而引起毒物从创面吸收,加深局部的损害或引起中毒等。局部损害中,除皮肤损害外,黏膜受伤的机会也较多,尤其是某些化学蒸气或发生爆炸燃烧时更为多见。因此,化学烧伤中眼睛和呼吸道的烧伤比一般火焰烧伤更为常见,32,全身损害,有些化学药物可以从创面
15、、正常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等吸收,引起中毒和内脏继发性损伤,甚至死亡。有的烧伤并不太严重,但由于有合并中毒,增加了救治的困难,使治愈效果比同面积与深度的一般烧伤差。,全身损害,多数化学物质是经过肝、肾而排出体外,故此两种器官的损害较多见毒性肝炎局灶性肝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及肾小管肾炎肺水肿贫血中毒性脑病脑水肿周围或中枢神经损害消化道溃疡及大出血等,34,化学烧伤的处理原则,迅速脱离事故现场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继续损害采取有效解毒措施,防止中毒进行全面体检和化学监测,35,应急处置(一),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滞的衣服,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可能产生一定热量,不停冲洗,可使热量逐渐消散;冲洗
16、用水要多,时间要够长,一般要求在2h以上,尤其在碱烧伤时,冲洗时间过短很难奏效;如果同时有火焰烧伤,冲洗尚有冷疗的作用;有些化学致伤物质并不溶于水,冲洗的机械作用也可将其自创面清除干净;,应急处置(二),石灰烧伤时,在清洗前应将石灰去除,以免遇水后石灰产生热,加深创面损害;有些化学物质则要按其理化特性分别处理大量流动水的持续冲洗,比单纯用中和剂拮抗的效果更好;用中和剂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min即可,中和处理后仍须再用清水冲洗,以避免因为中和反应产生热而给机体带来进一步的损伤;,应急处置(三),头、面部烧伤时,要注意眼睛、鼻、耳、口腔内的清洗。眼睛,应首先冲洗,动作要轻柔,一般清水亦可,如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化学品 事故 现场 救护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