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对两岸金融发展暨台商的冲击与挑战.ppt
《金融海啸对两岸金融发展暨台商的冲击与挑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海啸对两岸金融发展暨台商的冲击与挑战.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融海嘯對兩岸金融發展暨台商的衝擊與挑戰,李正福 博士財團法人亞太融研究發展基會董事長美國格斯大學財務融講座教授國交通大學財務融兼任講座教授Editor,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Editor,Review of 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Outline,前言金融海嘯之序幕及起因房貸證券化及其隱含的問題 3.1 風險重新組裝 3.2 違約風險增加 3.3 分離之法人主體 4.金融海嘯對兩岸金融的影響 4.1 金融海嘯對臺灣金融的影響 4.2 金融海嘯對大陸金融的影響5
2、.政府應採取的對策 5.1 政府部門 5.2 中央銀行 5.3 金融業者 5.4 台商之經營策略6.結論,金融海嘯序幕,次級房貸2007/7:(台灣股市萬點夢滅)貝爾斯登:美聯準會安排摩根史丹利併購-2008.8.1二房(房利美及房地美)事件:美政府保證 雷曼兄弟:宣告破產(爭論點)-2008.9.15美國7000億元救市方案:其他各國跟進,3,金融海嘯的起因,4,次級房貸:導因(“Trigger”-Saint Louis FED)?華爾街(肥貓/過街老鼠)貪婪“Our economy is badly weakened,a consequence of greed and irrespons
3、ibility on the part of some.”-Obama.葛老缺口:寬鬆的貨幣政策S 金融創新:金融資產證券化信評機構不盡責:利益衝突金融監督鬆散W 投資銀行的角色A 會計準則(Mark to Market):雪上加霜G 金融全球化:熱錢亂竄-Asian(Chinese)saving vs Western(American)borrowing,葛老缺口:眾人:千錯萬錯都是葛老的錯 葛老:但是弗利曼說我做得不錯,Finger-pointingJohn Taylor:聯準會未依Taylor 法則,採行低利率政策所致Paul Krugman:I would blame Alan Gre
4、enspan and Phil Gramm.葛老:傻瓜,問題在全球儲蓄氾濫(Global Saving Glut)!聯準會降的是短率近年來短率與長率(房貸利率)有失婚Decoupling現象全球儲蓄氾濫導致長率下降與房市泡沫:Asian(Chinese)Saving vs Western(American)borrowing,5,3.房貸證券化及其隱含的問題,3.1 風險重新組裝3.2 違約風險增加3.3 分離之法人主體,3.房貸證券化,資產證券化(assets securitization)始於1970年代,第一項被拿來證券化的資產就是房屋貸款。房屋貸款抵押的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化(mortga
5、ge-backed security or MBS),債權的創始機構(originator)通常是零售銀行或貸款公司,因放款給購屋者而產生債權。該債權隨之被賣給扮演Sponsor角色的投資銀行,負責將購自各銀行性質類似的債權轉入一信託機構(trust),成為一放款組群(loan pool),再依據其風險及收益加以分類、切割、信用加強、重新包裝等程序,轉換成小單位證券售予投資人,主要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退休基金、避險基金、校務基金等。此一流程令銀行無須持有貸款至到期為止,故可將利率及信用風險轉嫁出去,並挪出更多資金擴大放貸。借貸者較易申貸且借款成本也相較為低,投資人的投資標的增多則
6、有助於分散其投資組合之風險。由於集合諸多銀行之債權再加以重組包裝,產生規模經濟的效果,也可增進市場的流動性。房貸證券化這項金融創新產品對於創造債權的銀行(originator)、購屋人(borrower)、居間發行的券商(sponsor)及末端的投資機構(investor)都有好處。多年下來,其為市場完全接納,在次級市場的交易極為活絡,幾乎跟政府債券沒有兩樣。,3.房貸證券化,然而過去20年來,上述證券化觀念演變得十分複雜,所產生的第二代結構債將內含的風險分級而產生不同群組(tranches),各段群組對於抵押債權的現金流量有先後不同的請求權(claims)。請求權高的證券群組(high-pr
7、iority or senior tranches)收益相對較低,適合注重安全性的投資人;請求權低的收益較高,則賣給風險承擔能力高的投資人。這類產品統稱為抵押貸款債務(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CMOs),另一種變型則是以房貸以外的債權(debt)作為抵押的資產(underlying asset),有時再混入源自於MBS的CMO,而組成所謂的擔保債權憑證(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簡單型的MBS主要的風險在於違約(default)、利率波動和借款戶提前償還本息(prepayment)等三種。其中的違約問
8、題,銀行可以藉較嚴謹之放貸條件控管;提前償還風險雖然無從控制,但總可以估算。也就是說,這些風險雖揮之不去,但投資人仍有辦法理解並將之估納到總投資組合之中。但CMO和CDO則不然,表面觀之,他們似乎可以反映所抵押資產的平均風險,其所抵押之資產也具相當之品質,不過投資人所購買的個別群組因其風險或高於或低於平均值,其報酬率會有所差異。另又有將不同CDO加以包裝組合產生所謂的CDO2或CDO3,此一經過再證券化(re-securitization)程序所產生的商品,其複雜結構下隱含的風險,即使是精明的投資機構也難以分辨。,3.1 風險重新組裝,這些新世代的證券化產品幾乎都有一項特性,就是產生一組相關連
9、而求償順位不一的債權,再將風險分成不同等級,配以穩定或不穩定現金流量,也就是收益。高階群組(senior tranches)有優先性,其收益之時點及數量幾乎是確定的,但殘餘的求償群組(residual claims)就要依排序等到所有其他群組都受償後才有機會。此一設計,再配合信用加強機制(credit enhancement),使得風險彷彿降低,但其實在此一過程中,個別風險確實獲得重新分配,但整體風險並未下降(redistributed but not reduced)1。由於這種證券的高階群組部分享有接近AAA級的信用評等,而且其到期日屬近、中期,故對投資者特別有吸引力。當收益依序分配下來,
10、最末端的投資者心理上也期望全部受償,但當市況有變化時,就未必能如願。CDO和CMO的設計重點是要讓其總價值高於尚未加以重組證券之市價,作為sponsor的投資銀行才會有獲利空間。投資銀行以高薪聘請財務工程師進行產品設計,自然瞭解產品的特性,它的交易部門每日在市場進出,對風險及市況十分敏感,這都是作為買方的投資人所望塵莫及的。用學術名詞來說,就是雙方存在有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的情形,而且幅度還不小。1 市場上專門承作信用加強的公司包括Ambac,MBIA 及FGIC 等,前兩家在2008年初也受次貸危機影響,信用評等遭調降,後有賴保險監理機關出面抒解。,3.1
11、 風險重新組裝,本來資訊不對稱之情形可藉著信評公司之參與而獲得改善,因為無論是S&P 或Moodys,都有專業人員對每一新面市的證券化產品的各段群組(tranches)加以評等。然而因為這些產品如此複雜,信評公司常常在構思階段就必須參與其事,甚至要設計出此類產品之信評標準,偏離了裁判的中立角色,產生的評等過於樂觀便不足為奇2。2參見“Structured finance ratings:criteria for rating synthetic CDO transactions.”Standard&Poors,2003.,3.2 違約風險增加,投資人對傳統型房貸產品的違約風險不致於特別擔心,因
12、為直到幾年前,銀行在放貸時都恪遵保守的標準,違約情形不多,損失也有限。而早期簡單型的證券化產品因有高品質的貸款作抵押,有些還直接由聯邦政府特許的房貸公司,像是房利美(Ginnie Mae,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或房地美(Freddie Mac,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承作,所以履約也幾乎不成問題。不過隨著房市近十年來不斷加溫,違約風險的陰影漸漸浮現。如前述,銀行為了擴大市場,開始開發從前不曾接觸的客戶,包括信用歷史欠佳,拿不出頭期款的次級貸款戶(subprime borrowers)
13、或是信用條件略佳,但依據傳統信貸條件還是買不到房子的次A級貸款戶(Alt-A borrowers)。根據聯準會的數據,在經過證券化處理的總貸款額裡,次級貸款佔了7.6%,次A級貸款則佔5.7%。而大約75%的次級貸款和90%的次A級貸款都經過證券化處理。這兩種貸款大多不符合Ginnie Mae或Freddie Mac的證券化門檻,所以多由投資銀行去承作。,3.2 違約風險增加,大型投資銀行幾乎都擁有自行研發之數理模型用以估算信用等風險,並據此推銷證券化產品。估算結果的可靠性則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所做假設是否合理、各項參數之選擇、所截取時間序列數據之長短、壓力測試(stress test)之強度
14、等。但越嚴謹的設計意味著成本越高,所得出結果也相對保守,未必有利於行銷。而當出事的2007年情勢發展之鉅為前所未有,仰賴原來模型的模擬結果進行交易,就會衍生重大危險。至於較複雜的CDO等證券化產品更因為幾乎是量身定做,各別群組(tranches)環環相扣,市場寬度變得很窄,而且又與其他證券化產品有上下游關係,一旦損失大於預期,造成市場緊張,這種債券的市場就會因為不透明,流動性與價格均會下跌,違約風險大增。,3.3 分離之法人主體,發行券商(sponsor)在設計證券化產品時,依法必須將這組貸款資產抽離到一個特殊目的的法人主體(SPE,special-purpose entity),這可能是一個
15、信託(trust),或是登記在境外的責任有限公司(off-shor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此舉可產生幾項好處,第一,放在同一個信託內的貸款資產結構相近,比起資產結構不同的投資標的當然較能為投資者所理解與接受,投資者就可以只提撥一小部分資金來吸收或抵銷風險。第二,券商可以不用將此一證券化資產掛在自己的帳上,因此降低自己的風險。相對地,當市場發生狀況導致發行券商本身之財務困難時,CDO 或下文提到的SIV的投資者仍享有最優先求償權(first lien)的保護。投資者因此產生安全感,認為自己所暴露的風險不大而且界線分明。在設計上也可以令SPE取得外部融資,如此一來
16、,SPE就產生財務槓桿作用,因此也暴露在信用、流動性和利率等風險之中。假如內部資產及外部融資利率到期日產生不對稱(duration mismatch),其風險就很可觀。這就是”結構型投資工具”(SIVs,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所普遍面臨的情形。,3.3 分離之法人主體,SIV通常會發行一些以本身資產作為抵押的商業本票(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s,ABCP),到市場借款來融資一些長天期的金融資產,以取得較高的報酬率。只要SIV本身資產品質狀況良好,其現金流量應可以支撐整個融資情形,但一旦房市違約大量增加,現金流量開始遲滯的
17、情形發生,SIV就只好出售部分資產去救急,市況如繼續反轉,資產價值持續下跌,損失不斷擴大,高槓桿加上資本薄弱的SIV的清償能力自然就發生問題。當CDO 或SIV發生問題時,或許應該回頭找發行券商出面解決。但一開始時,發行券商與SPE之間的法律關係就是隔離開的,資產也不在券商的帳上。若非如此,券商就要提撥資金作為SPE 的違約準備,這顯然與資產證券化的初衷是相違背的。但基於商譽,券商還是很在意這些SPEs的財務情形,因為券商未來能否繼續推出產品並讓市場接受,將與他們處理CDO和 SIV 的態度有關。儘管法律上券商可以撇清,但是問題出現時,投資人對發行券商還是有一定的期待。,4.金融海嘯對兩岸金融
18、的影響,4.1 金融海嘯對臺灣金融的影響4.2 金融海嘯對大陸金融的影響,4.1 次貸危機對台灣金融之影響,由於證券化房貸衍生出的CDO、SIV等產品隨著歐、美投資銀行銷售海外,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也從歐洲擴及到亞洲的金融市場,台灣也不能自外。根據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所發布之資料,截至2008年2 月底,台灣各銀行及保險公司投資次貸及SIV結構債的總曝險為897 億台幣,約佔該二產業2007年底總資產的0.24%,未實現及已實現損失總額為313.3億台幣,(表一),顯示台灣所遭受之衝擊相對較歐美小很多。,4.1 次貸危機對台灣金融之影響,這一波次貸危機的影響幾乎遍及全球各大金融市場,台灣也不
19、能自外。根據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所發布之資料,截至2008年2 月底,台灣各銀行及保險公司投資次貸及SIV結構債的總曝險為897 億台幣,包含未實現及已實現損失總額為313.3億台幣,約佔該二產業2007年底總資產的0.24%(表一),顯示台灣所遭受之衝擊相對較歐美小很多。究其原因,首先,台灣的金融業在渡過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其體質及對風險的敏感度都有所提升。其次,台灣的金融監理機關對於銀行、券商或保險公司的投資部位與項目都設有嚴格的限制,且列為金融檢查重點。第三,台灣本身的證券化市場起步不久,產品有限,金融從業人員對這些次貸產品普遍感到陌生,投資額度也就不高。因此市況好的時候,業者的獲利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海啸 两岸 发展 台商 冲击 挑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