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七八章.ppt
《劳动合同法第七八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第七八章.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概述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第一节 非全日制用工概述,一、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二、非全日制用工在我国的发展,非全日制就业作为灵活就业的主要形式之一,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应运而生的,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于改善我国的就业环境,适应企业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一是,非全日制用工有利于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推进灵活用工。二是,非全日制用工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就业环境,减少失业现象。,二、非全日制用工在
2、我国的发展,当前,非全日制用工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的特点:1、社区服务中的非全日制用工发展较快2、洋快餐企业中的非全日制用工较为普遍3、立法滞后影响非全日制用工的发展,三、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综述,(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分为5部分共18条,分别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以及管理与服务等内容,对规范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三、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综述,(二)地方性法规 地方立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各地方规定的劳动合同地方立法中,将非全日制用工纳入进来。二是政府或劳动行政部门单独制
3、定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第二节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一、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概念及特征(一)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以小时作为工作时间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非全日制用工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类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二)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特征1、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以小时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2、劳动者可以与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
4、条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3、合同订立形式更加多样化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二、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订立,(一)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订立原则和订立形式1、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订立原则(1)合法原则 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合法.(2)公平原则 在符合法律规定前提下,劳动合同双方公正、合理地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3)平等自愿原则 平等自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平等原则,一是自愿原则。平等原则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在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
5、、从属之分,不存在命令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自愿原则是指订不订立劳动合同由双方自愿,与谁订立劳动合同由双方自愿,合同的内容双方自愿约定等。,(4)协商一致原则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对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意见。(5)诚实信用原则 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诚实,讲信用。,2、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订立形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因此,非全日用工合同的订立形式具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至于选择那种形式由双方当事人决定。,(二)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内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的规定,非全日制劳动合同至少应当包括双
6、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或福利待遇、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条款。对于从事特殊岗位的劳动者,双方还可以就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等内容进行约定。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内容主要是由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来确定。不过,规定 的内容越细致,则对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减少劳动争议越有利。,针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性,在订立会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2、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3、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
7、小时工资标准。4、非全日制用工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三)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效力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合同的生效事件,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的,应当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采取口头协议订立的合同,自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生效。,根据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非全日制用工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如果后订立的劳动
8、合同影响了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的,那么后订立的劳动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它部分的效力。,三、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履行合同变更,(一)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履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章“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和第五章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履行应遵循如下规定: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3、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
9、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4、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5、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6、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进行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二)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变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合同,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原合同采用的是口头形式,可以在变更时也采用口头形式。,四、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
10、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五、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争议的处理,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履行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按照国家劳动争议处理规定执行。因此,如果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双方因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等问题发生争议时,应按照国家劳动争议处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目前,我国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11、)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因此,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争议的处理应主要依循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处理。,(一)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 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问题,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不得有激化矛盾的行为。,(二)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
12、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非全日制用工所导致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来处理。,老王多年前下岗失业,为了养活一家人,不得不四处找工作。但由于年龄较大,又没有一技之长,老王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久前,街道办事处给老王介绍了一个工作,到一家公司做保洁。看到工资待遇都不错,老王就开始上班了。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告诉老王,你做的保洁工是非全日制的临时工,每天工作八小时,主要工作是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及主管安排的其他工作,不上保险,工资按月发放;你在公司应当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服从主管人员的指挥,好好地完成工作。同时,该人力资源
13、部要求老王签订了一份劳务合同,并向老王解释说,非全日制用工人员与公司是劳务关系,所以签劳务合同。老王刚上班不久,却发生了意外。一天,老王在擦楼梯时,一不小心踩空,从楼梯上摔了下来,造成骨折,花去医药费8000多元。,伤愈后,老王回到公司上班,却被告知他与公司的劳务关系已经解除了,老王很纳闷,决定找到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理论。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对老王说,你可是非全日制用工,与公司是劳务关系,你没给公司做好工作,我们还没找你呢,你还来找我们要说法。老王非常气愤,却感到公司说得似乎也很有道理,毕竟合同白纸黑字都写好的,只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请对老王与该公司建立的“非全日制临时工”与全日制用工之间的关
14、系,以及非全日制用工建立的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之间的关系做分析。(分析见案例分析.doc例10),第八章 劳动合同的监督检查,劳动合同监督检查概述劳动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劳动者的监督工会的监督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监督,第一节 劳动合同监督检查概述,一、劳动合同监督检查的概念与特征(一)监督检查的主体(二)监督检查的客体(三)监督检查的目的(四)监督检查的内容二、劳动合同监督检查的体系 1、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2、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3、劳动者的监督 4、工会的监督检查 5、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监督,一、劳动合同监督检查的概念与特征,劳动合同监督检查是指具有监督检查权的主体对企业、
15、事业、机关、团体、个体组织等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处罚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一)监督检查的主体 具有监督检查权的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工会组织和劳动者个人。(二)监督检查的客体 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包括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以及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三)监督检查的目的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监督检查的内容 监督检查职权主体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督促
16、其贯彻执行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对劳动合同法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查处违法行为,追究违法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二、劳动合同监督检查的体系,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六章的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
17、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于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二、劳动合同监督检查的体系,我国劳动合同监督检查体系:行政监督检查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劳动者的监督 社会监督检查 工会的监督检查 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监督,二、劳动合同监督检查的体系,1、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是最为全面和最为有力的监督手段。2、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
18、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二、劳动合同监督检查的体系,3、劳动者的监督 劳动者作为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和劳动关系的参与者,其对劳动合同的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直接反映劳动者的诉求。4、工会的监督检查 根据法律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二、劳动合同监督检查的体系,5、其他组织和个人
19、的监督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第二节 劳动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一、劳动行政机关监督检查的概念和特征二、监督检查的主体三、监督检查的对象与内容四、监督检查的方式和手段五、监督检查的程序六、监督检查的决定七、违法行为的追诉时效,一、劳动行政机关监督检查的概念和特征,根据法条规定,劳动行政机关监督检查是指依法享有监督检查权的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等的行为进行纠举、处罚的活动。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三条、七十
20、四条、七十五条,专门规定了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内容。,劳动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制度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根据法律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2、内容的全面性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下列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1)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3)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4)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5)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合同法 第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