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的主要规定及.ppt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规定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的主要规定及.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动合同法的主要规定及实施条例的新规范2008年10月,国务院对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及条例的要求,一是要加强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使社会各方面全面准确理解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不断增强劳动合同的法律意识,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贯彻实施。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强备案审查工作,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国务院法制办将加强对劳动合同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国务院部门规章的备案审查力度,确保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正确实施。,劳动合同法及条例概况
2、,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日实施。共8章98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月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月1日公布之日起施行。共6章38条,劳动合同立法解决的主要问题,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少数企业存在侵害职工权益行为,实施条例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一致性原则。实施条例作为劳动合同法的配套行政法规,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制度保持一致;协调性原则。实施条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准确体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调;可操作性原则。实施条例重点针对劳动合同法
3、中比较原则的规定和一些社会上存在误解的条款,作出具体的规定和必要的衔接,增强可操作性,劳动合同法的新变化,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合同订立的要求更加严格用人单位建立规章制度程序进一步明确劳动合同的内容(期限、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适当限制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以及经济补偿做出调整特别规定了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需关注的重点,劳动合同的订立和依法用工企业规章与落实企业劳动管理权劳动合同内容的变化及约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劳动力结构调整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及解雇保护,(一)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条例
4、: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二)劳动合同的订立规定,订立原则:增加了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形式:书面形式法律效力:当事人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条例:(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订立要求,劳动关系的建立法定化: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的时间与劳动关系的建立时间适当分离,有三个时点。用人单位不订立劳动合同的责任:一是加大解雇限制;二是加大用工成本(条例:用人单位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
5、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条例:劳动者不订合同的解决方式,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补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不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条例:建立职工名册的内容,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不建立职工名册
6、的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三)用人单位建立规章制度的要求,规章制度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劳动规章制度的建立程序:应当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公示或告知劳动者。取消劳动纪律做为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对规章制度的约束:工会/劳动者/劳动行政部门,(四)劳动合同的内容(期限、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1.劳动合同的三种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区别标志:是否约定了确定的终止时间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
7、期限),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除劳动者提出订立或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情形:劳动者已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初次实行合同制或国企改制重签劳动合同时,符合“双十”条件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签的条例: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双方应当按照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协商确定;对协商不一致的内容,依照劳动合同法第18条的规定(重新协商、同工同酬)执行。,条例:劳动者工作年限的计算,连续工作满年的起始时间 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劳动者流动中的工作年限计算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
8、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2.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当事人双方的基本情况;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3.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劳动合同法对部分约定条款做出限制规定:试用期限及试用期间的工资规定(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违约金的限制规定商业秘密及
9、竞业限制(两类人才)规定培训服务期及违约金的限制规定,条例:专项培训费用,包括用人单位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劳动合同期满,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五)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和经济补偿,1.劳动合同解除协商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定解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禁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合同法 主要 规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