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寻访理论.ppt
《劳动力市场寻访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市场寻访理论.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劳动力市场寻访理论,麦肯纳(),一、寻访理论的基本介绍,(一)寻访行为的基本假定在劳动力市场上,花费一定寻访时间,完全是一种理性行为;寻访行为不仅有助于改善信息分布结构,而且有利于做出最佳判断和抉择;,(二)寻访理论的典型特征,不确定性,而不是确定性动态性,而不是静态的多期计量,而不是单期计量,二、寻找工作及寻访理论模型,(一)寻找工作的基本过程第一,选取“样本”,即确定工作的基本方向,如单位类型、岗位类型、地域等;第二,确定“样本”的数量以及寻访密度。寻访数量包括两层含义:寻访密度(即既定时间内的寻访次数)和寻访广度(即允许寻访的时间长短)寻访数量取决于:寻访收益和寻访成本,(二)寻
2、访理论模型的根本问题与假设,寻访理论模型的根本问题:确定样本企业和寻访数量寻访理论模型的假设:(1)样本企业在某一地域高度集中分布(2)求职者期望理想工作和优厚工资报酬(3)实施寻访活动(即支付寻访成本)后,样本企业的工资分布状况成为已知的。一般规律:寻访的企业越多,越了解企业的工资分布,找到工作的可能性越大,获得高工资的可能性也越高,(三)最佳样本企业数目的确定:固定样本模型解释,方法:寻访成本与期望寻访收益的比较假定某一地域有155个企业,每周工资报价在120160英镑之间。如表3-1所示,表3-1 寻访成本与寻访收益,第一步,期望收益的计算。期望收益是概率分布的一个数学期望值(或平均数)
3、,即:第二步,样本既定时的最大期望收益。样本企业为1时,最高期望工资只有一个为:当样本企业为2时,最高期望收益如表3-2所示,表3-2 当样本企业数目为2时的最高期望工资分布,当样本企业为3、4、5、6依次增加,最高期望收益的计算过程可以按照样本企业为2的计算过程依次类推。当样本企业数目从1到4的最高期望工资与净收益,如表3-3所示。,表3-3 当样本企业数目从1到4的最高期望工资与净收益,结论:,1、样本数目递增,边际收益却呈递减趋势.2、一般规律:追加样本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时,便可确定理想的寻访企业数目,即:c=E(max W/n)-E(max W/n-1)也就是,寻访总成本曲线的斜
4、率等于最高期望工资曲线的斜率,如图3-1所示,图3-1:理想寻访数量的确定,E(max W/n)cn,0,E(max W/n),cn,n*,样本数目n,注:寻访总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最高期望工资曲线的斜率时,即是理想的寻访数量n*,图3-2:理想寻访数量与寻访成本的上升,E(max W/n)cn,0,E(max W/n),c1n,n1*,样本数目n,注:随着寻访成本上升,从c0到c1,理想的寻访数量将从n0*下降到n1*,既使工资率分布提供的机会不变化。,c0n,E1,E0,n0*,图3-3:理想寻访数量与工资率的下降,E(max W/n)cn,0,E 0(max W/n),n1*,样本数目n,
5、注:随着工资报酬的下降,从E 0(max W/n)到E1(max W/n),理想的寻访数量将从n0*下降到n1*.,cn,E1,E0,n0*,E 1(max W/n),(四)保守工资与寻访行为,1、保守工资及其确定保守工资r*:即在寻访企业数目不确定情况下,寻访者事先确定的可以接受的最低工资报价。,(1)保守工资的确定:一种最简便方法,当寻访企业的工资报价w=r*,且寻访者对该工资持摸棱两可(即为一种“鸡肋”的选择)时,该工资r*即为保守工资。其含义:寻访的期望收益等于w,且等于r*。,(2)保守工资的确定:一个简单模型解释,考虑折现率i假定就业及领取w的时限趋于无穷大,则就业及其工资收益的现
6、值等于w/i。因此,保守工资r*应满足:R=r*/i其中,R为期望收益如3-4图所示。,图3-4:保守工资的确定,R,0,w,w/i,r*,注:当R保持不变,且接受某一工作的收益随工资率w的上升而上升时,保守工资r*是存在的,且是唯一的,尽管r*如同“鸡肋”。,工资收益的现值,(3)保守工资的确定:序列寻访模型解释,在不考虑折现率i的情况下,假定样本企业数目和工资分布为既定。保守工资为r,一次寻访收益为R(r)。一次寻访只有两种结果:遇到的工资报价要么不低于r,要么低于r,因企业工资分布是既定的,每一种情况的概率都能计算。每次寻访遇到的工资报价不低于r的概率为 pr(wr),低于r的概率为pr
7、(wr),且 pr(wr)+pr(wr)=1每一次寻访的期望收益E(w/wr)等于每一种情形下期望收益与概率乘积之和。,若随机选择的工资低于r,将继续寻访,其收益等于追加(一次)寻访的收益,在市场环境不变时,追加(一次)寻访的收益等于第一次寻访收益,即R(r)。因此,一次寻访收益可以表达为:R(r)=E(w/wr)pr(wr)+R(r)1-pr(wr)-c求解:R(r)=E(w/wr)-c/pr(wr)对上式进行最大化处理,所求得的r*就是理想的保守工资。,求解r*的过程:以表3-1的数据为例,将表3-1中数据代于以上各式,依次计算概率和条件均值当r=120时,所有工资都大于r,pr(w120
8、)=1,E(w/w120)=141.2225当r=125时,pr(w125)=0.9871,E(w/w120)=141.4998依次类推,计算结果如表3-5所示,表3-5 理想的保守工资与寻访收益,2、保守工资约束下的寻访行为,在寻访过程中,寻访者不断地将寻访企业的工资报价w与保守工资r*比较,一旦找到高于保守工资的企业,寻访活动便结束。这样,寻访数量取决于:保守工资r*的高低和寻访过程中的运气,其中,保守工资是决定寻访行为的关键。,3、保守工资约束下,寻访行为的一般规则,若wr*,则拒绝这个工资,并以期望收益R(r*)为标准继续寻访;若wr*,则接受这个工资或选择该企业,停止寻访活动;,(五
9、)序列寻访模型与固定样本模型的比较,序列寻访模型在解释寻访行为中居于主流地位,其原因:第一,序列寻访模型拓展了寻访时间与空间,使寻访活动不单一地局限在一个地方与一个时限内,为解释失业和工作期限的长短提供了有益帮助;第二,在实现收益最大化方面,序列寻访模型规则优于固定样本模型。例如,在工资报价、工资概率分布、单位寻访活动成本均相同的情况下,按照固定样本模型(如表3-3),寻访的最高期望收益R(n*)=R(3)=142.4724;按照序列寻访模型(如表3-5),寻访的最高期望收益R(r*)=R(145)=144.7687,(六)序列寻访模型的含义与拓展,若在某一时限内仅寻访一个企业,则寻访样本大于
10、1时的概率为pr(wr*);若寻访者在未找到合适工资(保守工资)之前处于失业状态,则pr(wr*)就是至少在一个失业期内所必须面临的一个概率选择序列寻访模型:R(r)=E(w/wr)-c/pr(wr)其中,第一项,E(w/wr)表示当wr时寻访者接受第一个工资报价所能获得的全部期望收益;第二项,c/pr(wr)表示寻访活动的全部预期成本,等于寻访时限内的成本c与寻访期限的次数 1/pr(wr)之乘积。,序列寻访模型可以解释为:在理想保守工资一定时,寻访者面临寻访活动的所费与所得的取舍关系。r越大,则1/pr(wr)越大,当c成本保持不变时,c/pr(wr)将趋于上升。在跨期寻访过程中,1/pr
11、(wr)代表寻访者的预期失业期限。预期失业期限与摆脱失业状态的概率成反比。寻访理论认为,多周期失业的原因是寻访者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工资或工作。工资不令人满意的关键是保守工资,其随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若寻访成本c上升,则r*会下降,因而找到工作的概率pr(wr*)也上升,同时会缩短寻访期限1/pr(wr)。其原因是,寻访成本c上升将降低寻访收益,导致寻访活动提前终止,促进r*下降。如图3-5所示。,图3-5:寻访成本上升对保守工资和寻访期限的影响,R0,0,w,w/i,r0*,注:寻访成本c上升,寻访收益R将下降,导致保守工资r*由r0*下降到r1*,同时使寻访活动次数减少,缩短寻访期限。,工
12、资收益的现值,r1*,R1,1、工作寻访模型与劳动参与决策,若非市场性活动(如闲暇、家务劳动、社会保障补贴等)的收益等于0,那么,寻访活动的期望收益R0,是从事市场性活动的一个充分条件;若非市场性活动(如闲暇、家务劳动、社会保障补贴等)的收益等于b,且b0,那么,寻访活动的期望收益R b,是从事市场性活动或进行工作寻访才有潜在的价值;,2、间接寻访成本与寻访行为,因持续的工作寻访会推迟就业,间接寻访成本不断出现,如未来工资的折现问题。折现速率反映了寻访者的急噪程度。寻访者越急噪,则其所采用的折现率越高,越倾向于早日找到工作,领取薪水。因此,较高折现率一般与较低保守工资相对应,会促使寻访者尽快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力市场 寻访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