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办学模式分析.ppt
《高校办学模式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办学模式分析.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校办学模式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学校管理教研部 赵庆典教授2011-9-9,主要内容:,一、高校办学模式涵义及研究价值二、高校办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三、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大学四、创新办学模式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一、高校办学模式涵义及研究价值,1、什么是办学模式2、为什么要研究高校办学模式,1、什么是办学模式,哈罗德孔茨管理学:所谓模式,就是现象的抽象。它包括一些被认为是重要的变量,同时也会舍弃了那些对于解释现象无关紧要的要素。模式的要素。一般应具备三个要素,即事物或客体(现象);现象的抽象(主要特征);人们可以学以至用(或研究所用)。,一般而言,办学模式是指举办、管理或经营学校的体制和机制的样式
2、或范式。在实际中,办学模式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办学模式包括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三个层面。,广义办学模式,宏观办学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高校办学行为的规范,或是办学的总体思路如在投入体制、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诸方面的制度和机制;中观办学模式是指高校对办学行为的规范,或者是学校的教学制度、经费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等的有机结合;微观层次的办学模式主要是指学院或系对教学组织和过程的规范,或者是教学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对办学模式的提法-1994年7月,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和政策措施时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
3、学。某些科类的高等学校可以试行以学生缴费和社会集资为主,国家财政补助为辅的办学模式。”,纲要指出,要“逐步改变高等学校条块分割、小而全的状况,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布局,提高办学效益。中央各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要扩大服务面和经费来源渠道,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与联系,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和单一的经费来源状况,增强学校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制度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2010年7月),我们所研究办学模式的内涵,限定在高校办学
4、中观层面上。一是它包括学校办学行为的整体和全过程,具有相对独立和自主办学的全部功能;二是它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既接受政府的宏观指导又面向市场为社会和民众服务;三是高等学校结构复杂、类型繁多、形式多样、功能丰富,具有独立构建丰富多彩特色办学模式的全部要素。,研究办学模式的视角,我们认为既可从多视角考察办学模式,又应该从系统的角度综合性地研究办学模式。办学模式是对客观办学实践要素的抽象。按照科学分析的原则和标准经过抽象形成的办学模式,无疑对学校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学习、研究和借鉴作用。,2、为什么要研究办学模式,探索高校办学规律,探求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办出各自特色的道路面向社会办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5、需要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要求提高办学质量、效益的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二、高校办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一)早期具有现代意义大学一般认为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发端于中世纪的欧洲,比较公认的是1158年建于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它是一所以法律学校为基础发展而成的大学。,欧美早期大学,1168年建于英国的牛津大学,最初是基督教学院;1180年建于法国的巴黎大学是以巴黎圣母院的主教学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主要学科是神学和辩学。1636年,美国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建立。,中国早期现代意义的大学,1895年,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天津中西学堂(北洋西学堂)即北洋大学前身建立。1898年,中国第一所政府办大学
6、京师大学堂创立。,(二)高校办学模式的发展,以学科结构为特征的办学模式 以学校职能为特征的办学模式 以融筹资体制为特征的办学模式以管理体制为特征的办学模式以培养人才的层次为特征的办学模式,(1)以学科结构为特征的办学模式,单一学科(专业)学院 多学科(专业)学院综合性大学,(2)以办学职能为特征的 办学模式,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结合型教学、研究、服务结合型(产学研结合型),洪堡(柏林)大学办学模式,19世纪初,德国新人文主义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教育部长洪堡提出的“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原则”,创办了新型大学柏林大学以后,大学的职能扩展为教学和科研并举。,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都
7、开始学习洪堡(柏林)大学的新的办学思想,努力在大学中贯彻“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原则。美国则仿效德国洪堡大学办学模式建立新型的高等学校系统。,威斯康星办学模式,美国著名高教专家克拉克科尔认为,大学为“公共服务概念始于美国的赠地学院运动。”开创了高等学校为社会生产服务的先河。1904年范海斯就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时指出,“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州立大学要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由此,威斯康星大学办学思想传播开来,社会服务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3)以融筹资体制为特征的办学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办学的模式以个人投资为主办学的模式以社会团体投资为主办学模式以社
8、会捐款和学费收入为主 办学模式,(4)以管理体制为特征的办学模式,集权型管理体制下的办学模式分权型管理体制下的办学模式 中央权力与分散权力结合型管理体制下的办学模式,早期大学内部管理模式,以意大利波隆那大学为代表,学校管理权由学生掌握。以法国巴黎大学为代表,学校管理权由教师掌握。英国牛津大学则建立教师评议会,实施学校的自治和领导。日内瓦大学等建立大学评议会,是一种有校外人员参加大学管理的新模式。,(5)以培养人才的层次为特征的办学模式,短期(非授予学位)学院 四年制大学或学院研究型大学,社区学院办学模式,1907年,美国纽约州创建两年制的农业和技术学院,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半熟练专业人
9、员为目标、以提供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结业性课程计划。初级学院主要是由社区举办和管理,并主要是面向社区以满足社区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因此逐渐被称为社区学院。,(三)中国高校办学模式的 选择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效法欧美、日本大学办学模式建立北洋大学、北京大学等,收教会、私立、旧政府大学为人民所有学习前苏联大学办学模式,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办学模式的选择和发展,1办学模式沿革与变革机制,第一次院系调整。1952年-1953年底,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对全国的高等学校进行院系和专业的调整。通过这次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打下了发
10、展专门学院特别是加强高等工业学院,巩固和加强综合大学的基础。经过这次院系调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184所。,第二次院系调整,1955年,为了改变高等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即高等学校过于集中少数沿海大城市的情况,又进行了部分省市院系的调整,并且新建了一批高等学校。到195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9所。1958年至1966年为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建设时期。由于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争取在15年主要类型为综合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三种。自此,基本形成了我国独立、完整、有特色的高等学校类型体系。,2、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高校办学模式的特点,主要特点是:政府统一包揽办学。清一色的国有公办
11、类型;国家统一计划管理高等学校。国家不仅掌握办学的审批权,同时对高等学校的结构、类型设置、教学计划内容、乃至招生计划和学生毕业分配都统包统管;高等学校不是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缺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3、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办学模式的转换,原有办学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新情况下,单一的国有公办高等学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多种所有制企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无力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需求,同时国家财力也不可能支撑全部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因此高校办学模式必须多样化。,寻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校办学模式,
12、办学模式转换目标之一在办学体制上,除了中央政府办学、地方政府办学公办模式外,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模式日益增多,民办公助以及公办民营高等学校都是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学模式转换目标之二,在管理结构上,普通高等学校主要是以中央管理为主和以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为主;成人高等学校则是地方管理占主导地位;民办高等学校和公办民营高等学校接受学校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同时接受国家的宏观指导。,办学模式转换目标之三,在学校学科结构上,注重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发展学校的学科专业种类。在当前一个阶段内,应在保持理工科和人文科专业比例协调、相对稳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办学 模式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