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考前辅导.ppt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考前辅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考前辅导.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重点提示,基本理论部分一、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二、劳动关系三、劳动法律关系,重点提示法律制度部分,四部法律、五项制度四部法律:1、劳动法2、劳动合同法3、工伤保险条例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五项制度:1、劳动合同制度2、工资法律制度3、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法律制度4、劳动保护制度5、社会保险法律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需要通读了解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失业保险条例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
2、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基本理论1一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概念 广义上的劳动法 狭义上的劳动法二、调整对象:1、劳动关系 2、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劳动力管理方面的关系、劳动力配置服务方面的关系、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工会活动方面的关系、监督劳动法律执行方面的关系、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基本理论2一劳动关系,一概念: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二特征:1.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2、劳动关系必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4、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隶属关系)和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
3、 5、劳动关系以劳动的给付为主要内容。,基本理论3劳动法律关系,1、概念:指劳动关系被劳动法规调整而形成的一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法律特征是:主体之间平等性和隶属性交错共存;内容体现了国家与当事人的双重意志,客体表现为兼有人身性和财产性关系的劳动行为和财物。3、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4、劳动法律关系三要素,一、主体 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二、客体:1、劳动行为2、财物三、内容 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5、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事实的种类(一)行为 1、合法行为 2、违法行为 事件或违法行为,也可以作为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和消失事实之一。(二)事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制
4、度,一劳动法律的适用范围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法律制度二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关系建立标志、试用期规定、二、劳动合同的种类:无固定期限的合同三、劳动合同的生效:生效时间,鉴证备案的意义四、劳动合同内容:选择条款中的劳动者违约金条款五、劳动合同的效力:无效劳动合同的种类六、劳动合同的解除:解除的法定条件和经济补偿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法律制度三工时休息休假制度,1、工时基本规定 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
5、周至少休息一日 2、法定假日(一)新年1天;(二)春节3天;(三)清明节1天;(四)劳动节1天;(五)端天;(六)中秋节1天;(七)国庆节3天。3、延长工时制度,劳动法律制度四劳动保护制度,重点掌握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一、女工保护原则规定 禁忌从事的劳动。女职工“四期”规定 二、未成年工保护规定,劳动法律制度五社会保险制度,一、工伤保险 1、工伤的认定标准 2、申报程序和时效二、失业保险三、医疗保险四、生育保险五、养老保险,劳动法律制度六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2、仲裁委的组成3、解决方式:调解、仲裁、诉讼。4、劳动争议管辖 5、申请时效,实战练习题型提示,1、单选答案
6、唯一2、多选答案多个,少选多选均错误3、判断正误判断并简答说明理由4、简答简要列出基本知识点5、论述先表明观点,再适当论证6、案例分析判断正确,有分析论证过程和法律依据,基本理论部分,一、单选 1、下列劳动法律事实中一定能导致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是()。A.合意行为 B.单方行为 C.违法行为 D.事件2.单选 下列有关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灭B.二者同时产生,但劳动权利能力晚于劳动行为能力消灭C.劳动权利能力早于劳动行为能力产生,但二者同时消灭D.劳动权利能力早于劳动行为能力产生,晚于劳动行为能力消灭,基本理论练习,二.判断正误 劳动法仅调整
7、劳动关系,除此之外的劳务关系、劳动力管理关系等由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调整。(A1),基本理论练习,三 简答 1、简述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2、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3、集体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答题要点提示,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有:(1)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支出者即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即用人单位。(2)它的内容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为核心。(3)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劳动力的存在和支出与劳动者人身不可分离,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实际上就是劳动者将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内交给用人单位,因而劳动关系就其本来意义说是一种人身
8、关系。由于劳动者以让渡劳动力使用权换取生活资料,用人单位向其支付工资等物质待遇,这是一种体现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等量劳动相交换,因而劳动关系又是一种财产关系。,答题要点提示,(4)平等性与不平等性兼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可以双向选择、平等协商,以合同形式确立劳动关系,并延续、变更、暂停或消灭劳动关系,体现了劳动法关系的平等性。同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事实上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支配和管理,使劳动关系又具有隶属性即不平等性。(5)对抗性与非对抗性兼有。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各自利益追求不同,双方存在明显的对抗性。同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也存在相互依存的一面,如劳动者的就业保障与用人
9、单位的发展目标之间具有一致性。,答题要点提示,1、联系:(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2)劳动法律关系不仅反映劳动关系,而且当其形成后便给劳动关系以积极的影响。区别:(1)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是思想意志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2)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为前提,发生在现实社会劳动过程之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则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之内;(3)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调整,就不会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10、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必须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答题要点提示,2、(1)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2)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维护企业职工权益的规定;(3)集体合同的订立必须经过双方协商谈判,达成书面协议;(4)集体合同签订的直接目的在于规定本企业职工的一般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5)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基本理论练习,四、论述题 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要点提示:(1)参加劳动权。主要指有权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劳动;有权请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或约定要求为其安排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有权拒绝强迫劳动;等。(2)劳动报酬权。主要指劳动者
11、有权基于劳动数量和质量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有权要求实行同工同酬;等(3)休息权。主要指有权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免于劳动义务;有权在休假和修养期间享有规定的各项待遇;等。,答案要点,(4)劳动安全卫生权。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保护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权利。(5)社会保险权。主要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依法为其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并依法享受相关保险待遇的权利。(6)劳动福利权。主要指有权享有社会公共福利设施和本单位集体福利设施;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法定或约定的福利性津贴等。,答案要点,(7)职业培训权:指劳动者享有学习职业所需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专门教育和
12、训练的权利。(8)团结权和职工民主管理权。主要指有权组织和加入工会,参加工会的各项活动;有权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参加民主管理;等。(9)劳动关系存续决定权。主要指有权就劳动关系的延续、变更、暂停和消灭等依法进行意思表示,即单方决定或与用人单位协商。(10)法律救济权。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因劳动权利与义务问题而发生争议时,享有请求有关部门对劳动争议进行处理的权利。,法律制度练习劳动争议的概念,1.单选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是()。A.李某与公司因订立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B.张某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因工伤认定发生的纠纷C.钱某退休后发现原用人单位未给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与该单位发生
13、的纠纷D.王某因未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法律制度练习劳动争议的概念,2.多选 下列纠纷中属于劳动争议的有()。A.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赵某与所在的用人单位因奖金产生的纠纷B.钱某被开除后,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失业保险金,但被无端拒绝,双方因此产生的纠纷C.钱某被开除后,发现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原因是原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失业保险,于是向该单位主张赔偿,双方因此发生的纠纷D.张某在就业时因受到性别歧视而与招工单位发生的纠纷,法律制度练习劳动争议的概念,3.单选 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权益受到侵害,有权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当地的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对受理申诉部门的处理决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社会保障 考前 辅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