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八).ppt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八).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几点情况说明,一、有关课程学习考核问题,(一)基本条件网络课程在线学习截止时间6月15日。1.在线学习总时间20小时,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必须15小时。2.课程学习知识覆盖面75%3.在线学习时间有效学习时间(二)成绩评定1.网上作业10%;2.实践作品20%3.在线考试20%;3.期末笔试50%,几点情况说明,二、在线作业情况,(一)网上提交第二份作业(课程学习反思的问卷)时间是6月11日至6月14日。(二)教学设计最近正在批改,请勿着急。成绩异常的说明 1.教学设计结构不完整 5070 2.网上资料参考幅度较大 50 3.个人作业被多人复制 90、50、40、30 4.网上资料复制过度 30、
2、20、10、5 对成绩异常的同学,后续环节将加大关注力度,几点情况说明,三、实践作品集提交问题(6月4日6月7日),(一)以班级为单位刻录光盘提交(二)若干同学集中,用U盘复制 届时辅导老师将于班长或学习委员联系,四、在线考试(6月15日18日),每个同学有两次考试机会(网络课程为主),五、期末考试(闭卷、学校通知),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 简述题、综合题(专题报告、教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傅钢善,报告的基本目标,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知道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 知道信息技术环境下课改基本方法,关键词,课程改革;信息技术环境;内涵;方法,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二,三,四,信息技
3、术环境的课程改革,几点感受,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怎样探索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如何看待新一轮课程改革出现的困惑?,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热与凉 好与累,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共经历了七次革新。1949-1952年、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1977-1984年、1985-1989年、1990-1998年。这七次课程改革,虽然均有成就,但课程教材体系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依然存在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偏难偏繁、德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结构单一、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
4、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和人文学科比重过低等问题。,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时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语文等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3年,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和语文等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以及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这一次课程改革,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环境 课程 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