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方面免疫组化基础知识.ppt
《前列腺癌方面免疫组化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列腺癌方面免疫组化基础知识.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列腺癌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发表时间:2013-5-13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0期供稿 作者:胡新梅 于民 姜敏,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分子量34000的单链糖蛋白,由237个氨基酸构成,它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使凝固的精液溶解、液化。它是在1979年作为前列腺腺上皮细胞的标志物被发现的。血清PSA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PSA在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瘤,均呈阳性表达,定位于上皮细胞的胞质中,而在前列腺转移癌则呈阴性表达,因此PAS阳性提示肿瘤来自前列腺上皮,可用于区分
2、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转移癌5。PSA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均呈阳性表达,故PSA不能用于鉴别良恶性病变。几乎所有的前列腺癌(除了分化最差的癌和少数激素治疗后复发的进展期癌以外)PSA标记都阳性,而高分化前列腺癌的PSA表达强于低分化前列腺癌,表明PSA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而对于分化很差的癌,即使PSA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前列腺癌,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考虑。偶尔PAS阳性可出现在前列腺以外的组织和肿瘤,但一般为局灶性弱阳性 6。,5Harvey AM,Grice B,Hamilton C,et a1.Diagnostic utility of p504s/p63 cocktail,prostate-s
3、pecific antigen,and 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 in Verifying prostatic carcinoma involvement in seminal Vesicles:a study of 57 cases of radical prostatectomy,speciments of pathologic stage pT3bJ.Arch Pathol Lab Med,2010,134(7):983-988.6Bostwick D G,Qian J,Ramnani D M.Immunohistochemistry of the prost
4、ate and bladder,testis and renal tumors.In:Dabbs D J,ed.Diagnostic Immunohistochemistry.Philadelphia:Churchill Livingstone,2002.407-33,CK34El2,1984年,Gown等7首先报道了CK34El2,它是一种高分子量5700066000的细胞角蛋白。CK34El2标记良性前列腺组织,仅在前列腺基底细胞的细胞膜以及细胞质中表达,而不在前列腺分泌上皮细胞表达,故CK34El2可作为对前列腺的基底细胞层进行选择性的标记8。由于基底细胞消失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形态学依
5、据,而苏木素-伊红染色切片判断基底细胞是否存在常十分困难,因此用CK34El2标记基底细胞就成为前列腺良恶性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正常和良性增生以及上皮内瘤的前列腺腺体,导管周围形成连续或断续的CK34E12分布。而前列腺癌的腺体的基底细胞层完全消失,所以最终表现为CK34E12不表达。但CK34E12标记基底细胞可部分阴性,对经尿道电切的标本,常因标本经人为烧灼而受影响,因此可靠性和稳定性欠佳。有20%30%的前列腺癌导管腺癌和筛状癌周围有连续或间断的基底细胞,而部分良性前列腺病变,如腺病和不完全性萎缩的腺泡周围基底细胞可部分甚至完全消失。说明基底细胞消失并非诊断前列腺癌的绝对指标。而
6、免疫组化操作不当,则有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而误诊。故免疫组化结果应结合HE切片中的其他形态学特征综合判断。,P63,1998年,Okada等9分离出新基因P63,P63是P53抑癌基因家族的成员,位于人类染色体3q27-29。P63能特异性地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呈胞核阳性,棕黄色颗粒状,故而可以显示基底细胞的存在,而前列腺的分泌上皮细胞则呈阴性10。绝大多数的前列腺良性增生及低级别上皮内瘤的腺体的周围呈现连续性的P63分布;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可见P63不同程度的间断消失,而前列腺癌中腺体周围P63为阴性,显示基底细胞已经完全的消失。因此,P63也可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CK34E12、P63均
7、可用于标记基底细胞,而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有力手段。P63与CK34El2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部分CK34E12标记阴性的基底细胞,P63标记可呈阳性;对有烧灼的经尿道电切的前列腺标本,P63标记结果比较稳定。P63标记基底细胞呈核阳性,结果容易判断,背景比较清晰。缺点则是其阳性表达是间断的,当可疑腺泡少时,判断其基底细胞是否消失有时比较困难。在实际应用中,两者具有互补作用。,基底细胞消失是前列腺癌的重要诊断依据,但局部的基底细胞缺失却不能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唯一标准。由于前列腺癌可有残留的基底细胞,而且浸润性癌在管腔内扩散及良性腺体陷入癌组织中11,因此个别前列腺癌中CK34El2与P63亦有阳
8、性表达。少数前列腺增生病变基底细胞标记亦呈阴性表达,说明少数前列腺良性腺体基底细胞可以不连续或不能被证实存在,这也提示基底细胞免疫标志物阴性不能单独作为确诊恶性的指标。,-甲基-辅酶A-消旋酶(P504s),2001年Jiang等12首次将P504s抗体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P504s即-甲基-辅酶A-消旋酶(alpha-methylacyl-CoA racemase),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P13,它所编码的蛋白由382个氨基酸组成,在支链脂肪酸的-氧化和衍生过程中起作用。P504s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而在正常中前列腺组织中则呈阴性或灶性弱阳性。Jiang等在所检测的137例前列腺癌中阳性率高
9、达100%,并提出P504s是前列腺癌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记物。,P504s阳性,CK34El2和p63阴性,能从正反两面支持前列腺癌诊断,从而大大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正确率13。然而,临床上并非所有的前列腺癌都是P504s阳性,CK34El2及p63阴性,也并非所有的前列腺良性病变都是P504s阴性,CK34El2及p63完整阳性。杨京哲14等人的试验中,P504s不仅在前列腺癌中有高表达,而且在前列腺上皮内瘤中也高表达,这表明P504s不但对前列腺癌敏感,并且对PIN也非常敏感,故用P504s只能区别前列腺良性增生,而不能把前列腺癌和PIN鉴别开来。,2004版 WHO中,P504s在前列
10、腺癌的阳性率为80%以上,但在某些前列腺癌如泡沫状腺癌、萎缩性癌、假增生性癌和治疗后前列腺癌中阳性率比较低。而且P504s在12%的良性增生,17.5%的前列腺腺病,萎缩型腺体以及90%以上的高级别PIN中呈阳性反应。此外,P504s在前列腺以外的肿瘤如尿路上皮癌、结肠癌、肾癌以及良性肾源性腺瘤也可阳性。这表明P504s没有组织特异性,不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综上所述,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但决不能完全依靠免疫组化去诊断前列腺癌,单独的P504s(或基底细胞标志物)阳性或阴性均不能确诊前列腺癌。只有将组织病理形态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合起来,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才能有
11、效地避免误诊。,免疫酶细胞化学实验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技术(周德山),免疫酶细胞化学是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在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存在的前提条件下,借助于酶细胞化学的手段,检测某种物质(抗原/抗体)在组织细胞内存在部位的一门新技术:即预先将抗体与酶连结,再使其与组织内特异抗原反应,经细胞化学染色后,于光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的形态学研究方法。,为克服荧光抗体法的不足、并能在超微结构水平定位抗原物质的存在部位,Nakane(1966)等成功地引入了酶代替荧光色素标记抗体,进行组织细胞内抗原或半抗原的定位,开辟了酶标抗体技术免疫酶细
12、胞化学之路。结合笔者经验,介绍ICC染色中的主要程序:组织标本的固定、切片、染色原理及步骤、结果判定及一些进展、特殊应用等供读者参考。,第一节固定和切片,一、固定若想得到理想的ICC染色结果、正确地判断抗原物质在组织细胞内的位置,除需有良好酶和抗体外,保持组织细胞内抗原物质的不动性(Immobility)和免疫活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换言之,如果抗原物质在组织细胞间弥散、丢失或失去免疫活性,无论如何努力染色都是徒劳的,所以说固定是ICC染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ICC与其它组织学技术不同,除要求保存良好的结构外,还需保存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一般认为,新鲜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但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前列腺癌 方面 免疫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