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与工艺第七章.ppt
《制药工程与工艺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工程与工艺第七章.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奥美拉唑的生产工艺原理,第一节 概 述,奥美拉唑(Omeprazole),化学名称(R,S)为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2-基-甲基氧硫基)苯并咪唑。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机制为抑制胃酸细胞膜的H+,K+-ATP酶系,具有独特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一、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7-6)与2-氯甲基-3,5-二甲 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7-7)反应二、2-氯-5-甲氧基-1H-苯并咪唑与3,5-二甲基-4-甲氧基-2-吡啶甲硫醇反应三、4-甲氧基邻苯二胺和2-(3,5-二甲基-4-甲氧基-2-吡啶基)甲硫基甲酸反应四、5-
2、甲氧基-2-甲基亚硫酰基-1H-苯并咪唑碱金属盐与1,4-二甲氧基-3,5-二 甲基吡啶鎓盐反应,一、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7-6)与2-氯甲基-3,5-二甲 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7-7)反应,这条路线的核心问题是合成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7-6)与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7-7)两个关键中间体。,(一)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的合成,(二)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的合成,以2,3,5-三甲基吡啶(7-14)为原料,工业上采用此路线生产奥美拉唑,(二)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
3、酸盐的合成,以3,5-二甲基吡啶(7-15)为起始原料,此路线与路线相似,在2,3,5-三甲基吡啶(7-14)的来源得到解决后,逐渐被路线代替。,(三)奥美拉唑的合成,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7-6)与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7-7)在碱性条件下,发生Williams反应,生成硫醚(7-8)。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和高碘酸钠是将硫醚氧化成亚砜的常用试剂,该步反应收率在70%以上。,此路线具有合成路线短,收率高的特点,是国内厂家生产奥美拉唑(7-1)采用的路线。,二、2氯-5-甲氧基-1H-苯并咪唑与3,5-二甲基-4-甲氧基-2-吡啶甲硫醇反应,与路
4、线一相似,但是两种原料来源困难,合成难度大,文献资料少,实用价值不大。,三、4-甲氧基邻苯二胺和2-(3,5-二甲基-4-甲氧基-2-吡啶基)甲硫基甲酸反应,缺点:(7-23)合成路线长,制备困难,使整个路线较长,后处理麻烦,总收率低于路线一,四、5-甲氧基-2-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碱金属盐与1,4-二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鎓盐反应,不使用制备困难的2-卤代吡啶,但是碱金属盐(7-25)要求在低温下进行制备,丁基锂价格昂贵而且遇水和空气分解,反应条件要求苛刻。,第三节 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分析:原料:以对氨
5、基苯甲醚(7-9)为起始原料产品: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追溯求源法,合成步骤:,一、原料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一)4-甲氧基-2-硝基乙酰苯胺的制备,原理:1、硝化剂硝酸具有氧化性,为防止氨基氧化,需在硝化前乙酰化保护氨基;2、-NH3有强吸电子作用,属于邻对位定位基,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铵盐后将变为间位定位基,工艺过程 物料比 对氨基苯甲醚(7-9):冰乙酸:乙酸酐:浓硝酸:冰水=1:2.56:0.90:1.15:4.20 将对氨基苯甲醚(7-9)、冰乙酸和水混合,搅拌至溶解。加入碎冰,0-5加入乙酸酐,搅拌下结晶析出。冰浴冷却下,加入浓硝酸,60-65保温10min
6、。冷却至25,结晶完全析出后,抽滤,冰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得黄色结晶4-甲氧基硝基乙酰苯胺(7-10),mp 114-116,收率84%。,(二)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制备,工艺过程 物料比 4-甲氧基-2-硝基乙酰苯胺(7-10):Claisen碱液:水=1:1.86:1.56 将4-甲氧基-2-硝基乙酰苯胺(7-10)加到已配置好的Claisen碱液中,回流15min后,加水,再回流15min,冷却至0-5,抽滤,冰水洗涤三次,得砖红色固体的4-甲氧基-2-硝基苯胺(7-11),mp122-123,收率88%。,二、产品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的制备,5-甲氧基-1H-苯并
7、咪唑-2-硫醇,(一)4-甲氧基邻苯二胺的制备,原理:,注:4-甲氧基邻苯二胺性质不稳定,空气中易氧化,不宜存放,故反应温度不宜超过40,否则产物氧化,也不宜低于20,否则有盐析出,影响萃取效果。,工艺过程 物料比 4-甲氧基-2-硝基苯胺:二氯亚锡:浓盐酸=1:4.57:7.45 将二氯亚锡和浓盐酸混合,搅拌溶解后,20加入4-甲氧基-2-硝基苯胺,搅拌3h。滴加40%氢氧化钠溶液至pH值为14,温度不超过40。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黄色油状物,冷冻后结晶为4-甲氧基邻苯二胺(7-12)产率72%。,工艺过程 物料比 4-甲氧基邻苯二胺
8、:二硫化碳:氢氧化钾:95%乙醇=1:0.68:0.74:4 搅拌下,将二硫化碳和4-甲氧基邻苯二胺(7-12)加到95%乙醇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液中,加热回流3h。加入活性炭,回流10min,趁热过滤。滤液与70%热水混合,搅拌下滴加乙酸至pH值为4-5,结晶析出完全。抽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土黄色结晶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7-6),mp为254-256,收率78%。,(二)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制备,第四节 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以2,3,5-三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和4-硝基-
9、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等中间体制备4-甲氧基-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乙酸酐作用下发生重拍反应,得到3,5-二甲基-2-2-羟甲基-4-甲氧基吡啶,最后与二氯亚砜反应,生成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反应流程如下。,H2O2,HNO3/H2SO4,CH3ONa,AC2O,SOCl2,一、4-甲氧基-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制备,(一)2,3,5-三氧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制备1.工艺原理 冰乙酸与过氧化氢混合生成过氧乙酸,质子化的过氧乙酸亲电进攻吡啶上的N原子,生成吡啶的N-氧化物。CH3COOH+H2O2 CH3COOOH+H2O,+,H
10、+,+,2.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1)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均为弱氧化剂,在氧化温度为8090,时间为24h的的反应条件下,2,3,5-三甲基吡啶之发生N-氧化,吡啶环及其环上甲基较稳定。(2)用40%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14进行后处理,可将残余的乙酸成盐溶于水,从而与氧化物分离。3.工艺过程 重量配比为2,3,5-三甲基吡啶:30%双氧水:冰乙酸=1:1.41:3.16。将2,3,5-三甲基吡啶、30%双氧水和冰乙酸混合,搅拌下缓慢升温至8090,反应24h。减压蒸除溶剂,冷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到14,然后用氯仿萃取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5060真空干燥,得淡黄色固体3,
11、5-二甲基吡啶,收率80.3%。,(二)4-硝基-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制备1.工艺原理 浓硝酸和浓硫酸按一定比例组成硝化剂,浓硫酸供质子能力强于硝酸,有利于硝酸解离为NO2+。HNO3+2H2SO4 NO2+H3O+2HSO4 吡啶属于缺电子杂环,环上电子云密度与硝基苯相当,但吡啶N-氧化物情况有所不同。因氧子与杂环形成给电子性的 p-共轭,其亲核能力大于相应的吡啶核,所以较容易进行硝化反应,硝基进入杂原子的对位。对于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N-氧化物和三个甲基的共同作用下,吡啶环的亲电活性大大提高。在混酸作用下,硝基进入电子云密度较高的4位,而6位产物较少。,HN
12、O3/H2SO4,2.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1)提高温度,硝化反应速率加快。但是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氧化、断键、多硝化和硝基置换等副反应也可能增加。硝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活性高的化合物硝化时可放出大量的热,如不及时冷却,热量累积,促使温度骤然上升,引起热分解等副反应,操作时应特别小心。(2)在使用混酸做硝化剂时,工业生产中用“硫酸脱水值”(DVS)表示硫酸中硝酸及水分含量和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配比之间的关系。一般DVS值越高,消化能力越强。DVS=混酸中硫酸的含量/(混酸中含水量+硝化后生成水量)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硝化反应中,重量配比为3,5,-二甲基吡啶:浓硫酸(98%):浓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药 工程 工艺 第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