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技术教育质量管理机制在重建.ppt
《制度与技术教育质量管理机制在重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与技术教育质量管理机制在重建.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制度与技术:教育质量管理机制在重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 丰二一四年十月,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进展,2013年:剑指评价改革,5月15日,厅长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浙江省将首次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6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8月29日,浙江省正式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10月25日,浙江开展首次综合评价监测;12月,教育部确定浙江为全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2014年:启动试点项目,3月25日,召开2013年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反馈会;4月16日,召开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结果新闻通气会;“区域教育质量管理的经验与问题
2、”调研;7月14日,召开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试点项目第一次工作会议,14个试点项目单位参加会议;10月22日,浙江实施第二次综合评价监测,综合评价改革的逻辑起点综合评价改革的核心精神综合评价改革的任务与要求,教育质量管理机制:综合评价改革的逻辑起点,构建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然而从几十年的实践看,新的构建必须从改进区域教育质量管理机制入手。当前基础教育的许多问题,往往都可以归结到两点,一是师资,二是评价。,1,区域教育质量管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其实质是教育质量管理的价值观的分歧,教育质量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正确的途径、合理的代价,提高教
3、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活动。它是一个多主体的复杂体系,并由上向下发生管理行为。,区域教育质量管理,教育质量管理相当于教育活动的指挥系统与动力系统评价虽是其核心词,但教育质量管理的本质应是一种促进行为。它以制度的完善与技术的发展为进步目标,教育质量可分为“结果质量”“过程质量”“结构性质量”区域、学校、学生应合理承责,各负其责,结构性质量,结果质量,过程质量,不同层面的管理主体有不同的立场。坚持单一立场,还是尊重系统规律,是当前教育质量管理的关键矛盾。尊重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多方立场,构建各有侧重,机制不同的质量管理层级模型,区域教育质量管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是两个重要却艰难的角色。他们同时担当管理
4、者与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国家实验区的实验目标 之一,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政府和教育部门改进教育质量管理,形成促进发展、职责明确、规范长效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完善和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区域性学科“统测”工作的通知(浙教基201414号),要求各地控制区域性的文化课统考 背 景,省教研室开展区域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调研,了解各地教育质量管理的经验与问题,重点研究区域性统考的现状与利弊。,区域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调研,义务教育阶段区域教育质量管理的经验与问题区域性统考的“堵”与“疏”基于14117名教师的网络问卷调查课程立意,学生
5、立场”的教育评价改革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质量管理的调研报告快乐考试:探索多维学习目标的真实性评价 小学低段(12年级)考试评价改革调研(部分刊发在浙江教育报2014年7月9日),区域教育质量管理的积极动向,尊重课程性质,促成有意义学习重视综合素质,规范课程实施尝试等级评价,淡化高端竞争激活学校智慧,反制统考统测关注学习成本,引导轻负高质关切后进群体,促进均衡发展,典型案例:“学生立场,课程立意”嘉兴南湖的区域教育评价改革,从规范课程实施入手,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强调尊重课程性质的评价,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积极寻求评价技术的突破,循序渐进地改造纸笔测验,完善实践性评价激活学校的评价智慧,促
6、成以校为本的基于评价改进教学的工作机制系统策划,协同推进,建立与“学为中心”教学改革相配合的“绿色评价”机制,区域教育质量管理中的机制性问题,以统考统测抓质量的思维定势相当顽固以“综合指数”概括评价教育质量弊利并存,过度关注考试分数过度依赖纸笔测验过度采用横向比较过度聚焦尖子学生,关于区域性统考的网络问卷调查,教师对区域性统考排名的看法区域性统考的“帮助作用”区域性统考对教学秩序的影响假如你是教育局长,会否组织统考?改进区域性统考的切入点,网络调查1:教师对区域性统考排名的看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须重视基层的反对声音,停止以区域性统考进行学校排名的做法。,网络调查1:教师对区域性统考排名的看法,
7、干部思考问题的立场是便于管理,0.34 0.29 0.22,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普通教师对此的认可系数差异明显,普通教师思考问题的立场是改进教学,网络调查2:区域性统考的“帮助作用”,小学教师认为统考对提高考试成绩略有帮助,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和教师教学行为改进帮助不大。初中教师认为统考对于提高考试成绩的作用明显,对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有帮助,而对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大家的判断分歧较大。,网络调查2:区域性统考的“帮助作用”,干部与教师对该问题的认识存在明显分歧。特别在提高成绩与改进教学方面,干部似有“一厢情愿”。从统考对于提高成绩和提高能力的帮助作用的判断之差可以看出,目前考试测验的效度普遍
8、不大理想。测验改进迫在眉睫。,网络调查3:区域性统考对教学秩序的影响,网络调查4:假如你是教育局长,是否会组织统考,网络调查5:改进区域性统考的切入点,提高命题质量,改进考试结果的分析反馈 迫在眉睫!,改进教育质量管理的建议,(一)以改变区域性的学校评价制度为重点,引导各地建立正确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二)正视考试测验的效度与信度,加强命题技术研究与队伍建设,建立提高区域性学业测验质量的工作机制(三)培育与推广评价改革的实践典型,重视统考对教学秩序的干扰与影响,破除“依赖统考抓质量”的惯性(四)从机制层面消除统考统测的三个消极元素“统”“比”“综”(五)研究改进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推动建立以校
9、为本的基于评价实证的教学改进行动(六)探索体现课程性质的实践任务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促使各类课程规范实施,国家实验区的实验目标 之二,提高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化水平,促进教育部门与学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关注质量形成的过程,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诊断与改进教育教学。,三个“关注”:综合评价改革的核心精神,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质量形成的过程与成本关注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2,通过2013年省级监测来传达这些导向 省级教育质量调查,浙江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学生学习状况。主要考察学生学业水平、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负担等。学生综合素质。主要考察学生品德行
10、为、体质健康、心理健康、艺术素养等。学生成长环境。主要考察师生关系、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社会环境与家庭背景等。,学生背景因素学生基本情况品德行为心理健康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学习环境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师背景因素教师基本情况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观念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校长背景因素学校办学自主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校长基本情况学校教学管理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与改进提升,浙江省及某市总体情况雷达图,八年级,三年级备注:这里的均衡指学校间均衡,学业质量品德行为心理健康体质健康艺术素养,学校课程实施教师教学行为 师 生 关 系 同 伴 关 系 亲 子 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度 技术 教育质量 管理机制 重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