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ppt
《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ppt(10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一、关于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社会科学。,2,欲 望: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稀缺性:经济资源是有限的。选 择:资源如何配置。,3,机会成本: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4,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一国的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5、货币和储蓄的购买力是否不变。6、一个社会生产物品的能力是否一直在增长?,5,微观分析、宏观分析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三、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6,2、宏观
2、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把整个经济整体(通常是一个国家)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出许多经济理论。,7,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1、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考察任一时点上的均衡状态。,2、动态分析:分析有关总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8,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1、实证经济学:说明“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2、规范经济学:它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9,经济模型分析 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Q=a b PS=-a+b P,10,E,S,D,P,Q,0,6 5 4 3 2 1,2 4 6,均衡价格模型,11,循环流向图,
3、12,四、资源配置和经济体制,现行经济体制主要分为三类:1、完全计划经济:用政府计划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2、自由市场经济:完全自由竞争中的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3、混合经济:自由竟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13,五、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 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比较,1、研究对象:2、目的:3、方法:4、结论:,14,1、经济学研究的是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B,15,2、区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键在于A、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现象;B、微观经济
4、学研究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行为;C、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问题;D、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狭小,宏观经济学研究涉猎广泛。,A,16,3、经济学家讨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这一问题属于()所要研究的问题。A、实证经济学;B、规范经济学;C、宏观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B,17,4、经济学家所谈到的“混合经济”是指A、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作用;B、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同时存在;C、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要作出决策;D、政府和个人都要作出决策。,D,18,5、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B、作出选择;C、降低期望;D、以国家利益为重
5、。,B,19,6、“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说法的前提是A、任何事物都有机会成本;B、人是自私的;C、政府不总是补贴食品生产;D、不应该出现食品银行。,A,20,7、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作A、经济物品;B、资源的稀缺性;C、机会成本;D、人类欲望的无限性。,B,21,8、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由于生产更多的去品和劳务而消耗光。,B,22,9、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D,23,10、下列命题中
6、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000美元。,C,24,11、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B,25,12、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C、混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D、自给自足制度。,C,26,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27,重点问题:1、需求及需求
7、量;2、供给及供给量;3、均衡价格及均衡价格的变动;4、政府干预;5、弹性概念、计算及弹性在预测市场结果方面的重要作用;,28,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29,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单个消费者2.单个生产者3.单个市场,30,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31,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公众,企业,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供给,P,Q,O,S,D,P,Q,O,S,D,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供给,引致需求,货币,商品,32,理性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33,第二节 需求曲线,34,需求:消费
8、者在每一种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一、需求函数:,35,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Qd=f(P),36,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表:价格水平与需求数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的数字序列表。,37,需求量(单位数),某商品的需求表,38,需求曲线:反映商品本身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 一种曲线。,39,P,Q,O,G,F,E,D,C,B,A,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7,6,5,4,3,2,1,Qd=(P),某商品的需求曲线,40,特征: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41,需求量与
9、价格呈反方向变化,三、需求规律,42,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1)收入效应:价格下降,既定收入的购买力上升,需求量增加。,(2)替代效应:价格下降,消费者减少购买其它替代品转为购买该商品。,43,替代品:可以与一种商品产生类似功效的商品。互补品:消费者为了实现某种功效而需要一起消费的那些商品。正常商品:需求随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低档商品:需求随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的商品。,44,四、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替代效应、收入效应,2、消费者的偏好(taste),3、消费者的货币收入(income)(正常品、低档品),4、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5、人们对未来
10、价格的预期(expectation),45,(1)需求量的变化 是指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沿着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五、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46,(2)需求的变化 是除价格因素外,其它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需求曲线的整体位移.,47,Q,Q,0,0,P,P,需求量变化(价格),需求的变化(收入等),P1,Q1,P2,Q2,P1,Q1,Q2,48,第三节 供给曲线,49,生产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的数量。,一、供给的概念,50,二、供给表、供给曲线:,1、供给表:描述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商品供给量的表列。,51,2、供给曲线:表示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
11、的曲线。,52,53,三、供给规律: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者的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数量减少。,供给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化,54,四、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技术的管理水平。3、生产要素的价格。4、其他商品的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55,五、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56,供给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57,Q,Q,0,0,p,p,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P1,Q1,P2,Q2,P1,Q1,Q2,58,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5
12、9,一、均衡的含义: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60,二、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61,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交易量。,62,E,0,Q,P,D,S,市场均衡,P1,P2,P3,生产者竞争,消费者竞争,市场出清,DS,DS,Q,63,64,市场均衡是一种趋势,如果市场价格脱离均衡价格,必然形成供过于求或求过于供的失衡状态。由于市场中供求双方以及各方内部的竞争,产生了自我调节作用,失衡将趋向于均衡。,“看不见的手”,65,三、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的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13、,66,1、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P,O,Q,P0,Q3,Q1,Q2,D1,D3,D2,67,2、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o,P,Q,S3,S1,S2,Q3,Q1,Q2,P0,68,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69,D不变S上升,Q,Q,P,P,D不变S下降,D,S,D,S,0,0,1,2,1,2,P1,P2,Q1,Q2,P下降,Q上升,P1,P2,Q1,Q2,S,S,P上升,Q下降,(1),70,D上升S不变,D下降S不变,D,S,D,S,Q,P,Q,P,0,0,1,2,1,2,P1,Q1,P2,Q2
14、,P1,P2,Q1,Q2,P上升,Q上升,P下降,Q下降,(2),71,D上升S下降,D上升S上升,D,S,D,S,1,1,S2,S3,S4,S2,S3,S4,0,Q,P,Q,0,P,1,P1,1 2,P1,D,D,Q上升,P不能确定,P上升,Q不能确定,(3),P2,P4,2 3 4,P2,P3,P4,4,72,(4),D下降S上升,D下降S下降,D,S,1,D,S,1,2,2,D,P1,P2,Q1,Q2,P下降,Q不能确定,D,Q下降,P不能确定,P1,Q1,P2,Q2,73,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1,2,3,4,5,6,7,8,Q,P,均衡点 S D P Q的位置 供 求 价 量,定
15、 升 升 升 2 定 降 降 降 3 升 定 降 升4 降 定 升 降 5 升 升?升 6 降 降?降7 降 升 升?8 升 降 降?,74,供求定理:1、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增加;2、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减少;3、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增加;4、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75,已知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为2,均衡交易量为500,现假定消费者收入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1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多少?500;600;500Q600,76,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6、77,一、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Qd=800-100pQs=-400+200P Qd=Qs,78,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内生变量: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参数:即外生变量。,79,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动态分析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80,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81,一、弹性的一般含义,82,弹性的定义: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同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例关系。求出的比值叫
17、做“弹性系数”。,83,E,=,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0,Y因变量,X自变量,X,Y,a,b,84,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85,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86,87,如果石油价格上涨40%,引起需求量降低了10%,那么石油的价格弹性为:,-10%,-5%,88,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89,A,B,1、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 如:从A到B 从B到A,P,Q,20,15,20,40,90,中点公式:,91,例:已知一物品涨价前的价格是2元,需求量是5单位,涨价后的价格是5元,需求量是2单位。求需
18、求价格弧弹性。,92,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无弹性,弹性无穷大,单位弹性,需求缺乏弹性,需求富与弹性,E=O,E=+,E=1,0 E 1,1 E+,93,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94,1、点弹性: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它是因变量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量对自变量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动之比。,95,例:已知一物品的需求函数为Q=100-4P,求P=10美元的需求价格点弹性。,96,C,B,A,0,2、斜线公式,G,P,Q,F,97,点弹性:该点至切线与横坐标的交点的距离,与该点至切线与纵坐标的交点的距离之比。,98,e=1,e1,e,e=,e=0,P,o,Q,A,B,C,D,E,P,
19、o,Q,P,O,Q,e=0,e=,3、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99,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100,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101,1、需求富与弹性的商品:商品降价,总收益会增加。,102,P,O,Q,Q1 Q2,P1,P2,a,b,富于弹性,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103,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商品降价,总收益会减少。,104,P,O,Q,P1,P2,Q1 Q2,a,b,缺乏弹性,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105,3、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销售收益都没有影响,106,P,O,Q,P1,P2,Q1 Q2,a
20、,b,单一弹性,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等于价格的下降率,107,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108,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 中所占的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109,七、弹性概念的扩大,110,1、供给的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111,中点公式:,供给弧弹性: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112,当供给曲线相交于横坐标时,供给价格弹性小于1;,0,P,Q,A,C,B,S,Es=,Es1,CB,OB,供给价格点弹性:供给曲线上某点的价格弹性.,
21、113,当供给曲线相交于纵坐标时,供给价格弹性大于1;,0,C,P,S,A,B,Es=,Es1,CB,OB,114,当供给曲线相交于原点时,供给价格弹性等于1。,0(C),P,S,Q,A,B,Es=,Es=1,CB,OB,115,完全弹性,完全无弹性,P,P,Q,Q,0,0,116,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产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量;规模的大小和调整规模的难易生产周期的长短;变动生产量的时间的长短;,117,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118,119,Py,O,Qx,替代品:exy0,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120,Py,O,Qx,互补品:
22、exy0,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121,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3、需求收入弹性:,122,奢侈品:e 1 必需品 0 e 1 低档品:e 0,123,必需品,奢侈品,低劣品,0eM 1,eM1,eM0,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M,M,M,Q,Q,Q,124,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125,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126,一、易腐商品的售卖:,鲜鱼的需求一般是富有弹性的,P1,P2,P3,O,Q2,Q1,C,A,B,127,取消限价可实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23、,取消后,只能价格上涨,供给量不变。,二、价格放开:,128,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Q1 Q0 Q2,P0,P2,E,S,D,(1)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2)导致黑市猖獗。,P,Q,1、最高限价:政府为了防止物价上涨而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129,2、最低限价: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的最低价格。,P1,P0,Qd Q0 Qs,S,D,E,(2)政府收购过剩商品,因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1)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130,四、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丰收时,价格下降幅度大于数量增加幅度,总收入减少。,P,0,Q,P
24、1,P2,Q1,Q2,131,五、政府税收,T,E,E,D,S,S,Q2,Q1,O,P,Q,P1,P2,P1+T,政府对商品征收间接税。,没有破坏市场机制。,供给曲线随税收的数量向上移动。,132,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133,考察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蛛网模型的基本假定:1、本期供给量Qts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Pt-1.2、本期需求量Qtd决定于本期的价格Pt.,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134,一收敛型蛛网:供给曲线的斜率值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值。,Q*,P*,Q1,P1,是一种稳定均衡。,价格和产量自动地恢复到均衡状态。,135,二、发散型蛛网: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
25、曲线斜率的绝对值。,Q*,P*,当受到外力干扰时,价格和产量越来越偏离均衡状态。,是一种不稳定均衡。,136,三、封闭型蛛网: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Q*,P*,受到外力干扰而偏离均衡状态后,价格和产量按同一幅度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137,名词:,138,需求,需求函数,供给,供给函数,均衡价格,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内生变量,外生变量,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需求弹性,弧弹性,点弹性,供给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替代品,互补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139,计算:,140,1、下表是需求函数Qd=500 100P在一定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东北财经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