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础工程答疑.ppt
《2基础工程答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基础工程答疑.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工程复习与答疑,基础工程的内容,设 计,基 础,地 基,施 工,监 测,承载力,稳定性,变 形,基础内力断面计算,基础形式埋置深度面积,解决地基基础问题的合理途径:,勘察,室内、原位试验,设计,理论、经验,施工,监测,判别安全度评价设计的合理程度,信息化施工,考试题型:填空题 10分;选择 20分;简答题 40分;计算题 30分。,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动力机器基础与地基基础抗震,浅基础,2.1.1 浅基础设计内容主要内容:,1.选择基础方案(确定材料、类型,进行基础平面布置);2.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3.确定地基承载力;4.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必要时进行地基变形与稳定性
2、验算;,5.进行基础结构设计(内力分析、截面计算、构造要求);6.绘制基础施工图,提出施工说明。,方案比较,按结构型式分: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壳体基础等。,浅基础类型,按材料分:无筋基础(刚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扩展基础 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成一定底面积,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等于或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而基础内部的应力应同时满足材料本身的强度要求,这种起到压力扩散作用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若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有承载力低于持力层的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p
3、.16,埋深:一般指基础底面至天然地面的距离。,持力层的选择。,软弱下卧层的选择。,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概念,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 的地基承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地基变形按其特征可分为四种:沉降量独立基础中心点的沉降值或整幢建筑物基础的平均 沉降值;沉降差相邻两个柱基的沉降量之差;,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局部倾斜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不同结构类型需验算的地基变形:砌体承重结构:由局部倾斜控制;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由沉降差控制;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
4、:由建筑物的整体倾斜(特别是横向整 体倾斜)控制,必要时应控制平均沉降量。,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概念:均匀沉降对结构本身无危害;不均匀沉降危害大。,如何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损害,是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建筑措施结构措施 施工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二:一是设法增强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能力;二是设法减少不均匀沉降或总沉降量。,具体的措施不外有:采用柱下条形基础、筏基和箱基等,以减少地基的不均 匀沉降;采用桩基或其他深基础,以减少总沉降量(不均匀沉降相 应减少);对地基某一深度范围或局部进行人工处理;从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在建筑、结构和施工方面采取本节介
5、绍的某些措施,以增强上部 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能力。,例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轴心荷载标准值Fk=180kN/m,基础埋深d=1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20kPa,要求:(1)确定墙下条形基础的底面宽度;(2)按砖基础设计,并分别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两皮 一收与一皮一收相间)砌法画出砖基础剖面示意图;(3)按毛石基础设计,并画出剖面示意图;(4)按混凝土基础设计,并画出剖面示意图。,解(1)基础宽度,(2)按砖基础设计为符合砖的模数,取基底宽度b=0.96m,则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2-6 某承重砖墙厚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Fk150kN/m。该
6、处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2m,17kN/m3,e=0.91,fak=130kPa,Es1=8.1MPa;第二层为淤泥质土,厚度1.6m,fak=65kPa,Es2=2.6MPa;第三层为中密中砂。地下水位在淤泥质土顶面处。建筑物对基础埋深没有特殊要求,且不必考虑土的冻胀问题。(1)试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须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2)设计基础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解(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第二层淤泥质土强度低、压缩性大,不宜作持力层;第三层中密中砂强度高,但埋深过大,暂不考虑;由于荷载不大,第一层粉质粘土
7、的承载力可以满足用做持力层的要求,但由于本层厚度不大,其下又是软弱下卧层,故宜采用“宽基浅埋”方案,即基础尽量浅埋,现按最小埋深规定取d=0.5m。,(2)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底宽度因为d=0.5m,所以fa=fak=130kPa。P23公式2-14,取b=1.3m。,P29公式2-20,(3)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cz=172.2=37.4kPa由Es1/Es2=8.1/2.6=3.1,z=2.2-0.5=1.7m0.5b,查P34表2-7得23。,faz=fak+d m(d+z-0.5)=65+1.017(2.2-0.5)=93.9kPa z+cz=55.4+37.4=92.8kPafaz=
8、93.9kPa(可以),P33公式2-29,P24表2-5,(4)基础设计 因基础埋深为0.5m,若采用无筋扩展基础,则基础高度无法满足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0.1m以上的要求,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C20混凝土,ft=1.10N/mm2,钢筋用HPB235级,fy=210N/mm2。,荷载设计值 F=1.35Fk=1.35150=202.5kN,基底净反力,基础边缘至砖墙计算截面的距离,基本组合 P42,基础悬臂挑出长度,基础有效高度 P42公式2-47,h0,取基础高度h=250mm,h0=250-40-5=205mm(107mm)。,配钢筋f12 200,As565mm2,垫层用
9、C10混凝土。,P43公式2-49,P43公式2-50,2-7 一钢筋混凝土内柱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400kN。自地表起的土层情况为:素填土,松散,厚度1.0m,g16.4kN/m3;细砂,厚度2.6m,g18kN/m3,gsat20kN/m3,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10;粘土,硬塑,厚度较大。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6m处。试确定扩展基础的底面尺寸并设计基础截面及配筋。,解(1)确定地基持力层 素填土层厚度不大,且承载力偏低,不宜作持力层;由细砂层的N10查表2-4,得fak=140kPa,此值较大,故取细砂层作为地基持力层。第三层硬塑粘土层的承载力亦较高,
10、但该层埋深过大,不宜作持力层。,(2)确定基础埋深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于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6m深处,为避免施工困难,基础埋深不宜超过1.6m。根据浅埋的原则,现取埋深d=1.0m。查表2-5,得细砂的d=3.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d m(d-0.5)=140+3.016.4(1-0.5)=164.6kPa,(3)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取b=l=1.7m。,P28公式2-19,b3m,(4)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5)确定基础高度采用C20混凝土,ft=1.10N/mm2,钢筋用HPB235级,fy=210N/mm2。取基础高度h=400mm,h0=400-45=355mm。,因b
11、c+2h0=0.3+20.355=1.01mb=1.7m,故按P47式(2-57)作冲切验算如下:,0.7hp f t(bc+h0)h0=0.71.01100(0.3+0.355)0.355=179.0kN87.4kN(可以),(6)确定底板配筋本基础为方形基础,故可取 M=M=(1/24)pj(lac)2(2b+bc),As=As,配钢筋11f10双向,As863.5mm2842mm2。,P48公式2-59,/80,计算题 已知作用在基础上的柱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k=1200kN,Mk=150kNm;准永久组合值Fk=1350kN,Mk=168 kNm;基本组合值Fk=1500kN,Mk=1
12、90kNm 如图所示,地基土表层为杂填土,r=16.5 kNm3,基础的持力层为粉质粘土,rsat=19 kNm3。持力层下面为软弱下卧层。地下水位位于天然地面下1.2m处。基础埋深为2.0 m,基础底面尺寸为3.62.6m,取长边为偏心方向边长。经过修正后的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68 kPa、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 z=100 kPa,试验算该基础底面尺寸是否满足持力层及下卧层承载力要求。(地基压力扩散角 取23),采用标准组合:Fk=1200kN,Mk=150kNm 基础及回填土重:Gk=20*1.2*3.6*2.6+(2010)*0.8*3.6*2.6=299.52kNPK
13、=160.21KPafa=168kPa(可以)偏心距:e=150/1499.52=0.1=0.6(可以)基底最大压力PKmax=160.21*(1+0.6/3.6)=186.911.2 fa=201.6kPa(可以)下卧层承载力验算:pcz=54kPa pc=16.5*1.2+(19-10)*0.8=27pz+pcz=93.4kPafaz=100kPa持力层满足承载力要求,下卧层满足承载力要求。,连续基础,连续基础,柱下条形基础、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统称为连续基础。,连续基础的特点:(1)具有较大的基础底面积,因此能承担较大的建筑物荷载,易于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2)连续基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工程 答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