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行情.ppt
《世界市场行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市场行情.ppt(1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界市场行情,对外经贸大学市场行情教研组薛书武 王炜瀚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课程说明,上课时间:星期五上午8:00-9:30地点:博308教师:薛书武答疑时间:周四下午3:004:00联系方式:教材:世界市场行情商务出版社评分方式:平时及期中40%,期末60%,Summary of Trade in 2007,1.Global economic growth is 3.4%.world merchandise exports grew in real terms(that is,at constant prices)by only 5.5 per cent,compared to 8.5 per
2、 cent in 2006 World merchandise exports in dollar terms rose by 15%to US$13.6 trillion in 2007.Commercial services exports rose by 18%to US$3.3 trillion.2.The reasons:weaker demand in developed world,especially in USA(GDP 2.2%),sub-prime crisis,surged food and fuel price,weak US dollar,Summary of Tr
3、ade in 2007,3.Lower import growth than in the preceding year was observed in North America,Europe,Japan and the net oil impor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sia.This downward trend outweighed the higher import growth observed in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the CIS,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4.Comparing
4、the annual averages,prices was up by 18%for metals,15%for food and beverages,10%for fuels and only 5%for agricultural raw materials.Export prices for iron and steel products rose at double-digit.Export prices of manufactured goods are estimated to have increased by about 9%in 2007.,新的话题,次贷危机金融海啸(危机)
5、经济萧条救市:4万亿人民币/Obama的7870亿美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联合降息,GDP GROWTH BY IMF,Industrial production&Trade,Real Commodity Price,第一章 绪论,学习目的,行情的科学定义行情的特征行情研究的范围和任务行情研究的意义影响行情变化的基本因素,一、行情的基本概念,(一)行情的定义 1.行情的科学定义 2.科学定义的内涵(二)行情定义的演变 1.Conjunctus的原意 2.狭义的行情概念,行情的科学定义,行情是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通过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亦即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具体形态。它既包
6、括生产领域的具体变化,也包括流通领域、分配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的具体变化。,对行情定义的理解,1)明确了行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是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规律起作用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2)明确了行情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波动,是资本主义内在发展规律的外在表现,Conjunctus的原意,互相联系的信息、形势、情况和条件的总和。经济动态。专指经济方面的信息、情况等英语中用Business Conditions,Economic Fluctuation etc.,狭义的行情概念,狭义的行情常被理解为商品价格动态。但这只是行情变化的表象,没有联系到事物的本质,没有涉及到行情变化的根本原因。这容易导致对
7、理论研究的忽视,不利于认识行情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二、行情变动的特征,1、不稳定性:表现为经常变化动荡不定2、不平衡性:表现为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3、关联性: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4、周期性:表现为经济周期性发展变化,三、行情研究的范围和任务,(一)行情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经济行情的研究 2、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 3、关系,(一)行情研究的对象和范围,1、经济行情2、商品市场行情,从宏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包括世界、地区和国别经济。重点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微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经济中个别商品部门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包括行业、部门、个别商品,经济行情与商情研究
8、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具体表现为1)经济行情研究是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前提2)商情也会影响经济行情,(二)行情研究的任务,1、行情分析2、行情预测3、关系,行情研究的任务,1、行情分析2、行情预测,指通过对历史和当前市场状况的研究,描述当前行情变化的特点,并探究形成这些特点的各种因素指在行情分析的前提下根据行情分析的结论,依据行情变化的规律,对今后行情的可能变化进行估计,行情两大任务的关系,正确地分析是行情预测的必要前提准确的预测是正确的行情分析所要达到的结果,五、影响行情变化的基本因素,(一)周期性因素 1、定义:经济体系内部引起经济出现阶段 更替的内在力量 2、特征:周期性的变化 3、
9、结果: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性波动,续,(二)非周期性因素 1、定义:在经济运行中干扰经济的正常波 动,对行情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 2、特征:偶发性、不均衡性、局限性 3、结果:周期变形,第二章影响行情的因素,学习目的-温习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了解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周期性和经济周期的阶段性-掌握经济周期与行情的辩证关系-了解影响行情的各种非周期性因素-掌握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行情的影响-掌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行情的影响,一、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1、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2、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1)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占 有制的私人性质之间的矛盾。2)基本矛盾的表现:
10、3、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 1)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2)暂时强制解决了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为生 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周期 性出现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周期: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开 始的间隔时期。,续-1,(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1、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含义 危机的周期性是指各次危机发生的间隔时期大致固定。2、经济周期长度的决定因素 经济周期的长度主要是由固定资本更新期限的特点决定 3、经济周期的多样性 1)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熊彼特 2)库兹涅茨的中长周期建筑周期 3)朱古拉的主周期固定资本投资周期 4)基钦的短周期库存周期,续-2,
11、(三)经济周期的阶段性 1、周期阶段的划分:经济周期要依次通过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繁荣)四个阶段 2、周期各阶段的表现,续-3,(四)经济行情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1、经济周期的变化制约着行情的变化 1)行情变化的趋势和主流与经济周期的运动是一致的;2)经济周期变化的阶段性决定了行情变化也有阶段性,表现为周期的阶段转折意味着行情的转折;,续-4,2、行情的变化比周期的变化更为复杂 1)行情的发展是极其不规则的,因为周期是平均意义上的;2)行情的发展受各种非周期性因素影响。3、经济周期的变化与我国的外贸政策,二、影响行情的非周期性因素,(一)长期性因素 1、长期性因素:1)定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12、能够引起一般经济活动和部门经济活动出现持续变化的因素。2)结果:会导致长期趋势。2、政治格局的变化 国民经济军事化,续-1,3、科学技术的发展 1)科技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2)科技发展对行情的影响-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飞跃式的发展,加剧了生产与市场的矛盾,使危机频繁发生-科技进步推动了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使危机表现得较为缓和与短暂。-科技进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各国科技发展水平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和能力的差别使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相同。,续-2,4、经济结构的变化 1)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在工农业产值中,农业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工业占据绝对地位;-在工业产值中,新兴工业逐步上升,传统工业相对
13、下降,产业结构由劳密向资密,进而向技密和知密转移;-在GDP中,物质生产比重下降而服务业上升;2)结构变化对行情的影响-农业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降低-新兴工业的发展有助于减缓危机-产业结构出现了“轻型化”的特征-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稳定周期的波动:原因,续-3,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历史背景 2)实质和目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政权职能对国民经济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干预。主要目的是反衰退。3)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4)政策措施:财政政策 和 货币政策 5)政策的实施及后果:缓和危机、滞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利用政府对预算支出和所得税率的控制,来调节经济总量
14、平衡的政策具体措施:-政府投资和企业国有化-政府采购商品和劳务-政府福利开支-税收政策,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控制信贷来调节经济总量平衡的政策具体措施-公开市场活动-调整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金,滞胀,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和低经济增长同时并存的现象,续-4,6、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1)含义:指有关国际机构和世界各国的政府为了达到维持国际经济稳定,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的目的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政策行为。2)时期:机构协调、机构协调与政府协调 3)对行情的影响:-减弱了美国的危机深度-遏制了周期进程中的通货膨胀-增加了世界经济体系的灵活性,续-5,7、区域经济一体化 1)概念:在一定区
15、域内的国家间取消各种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等的自由流动,统一工业产品技术标准乃至货币,对区域外国家则在贸易经济等方面实行统一政策。2)对行情的影响:促进区域内自由贸易的发展;助长对区域外的保护贸易主义,续-6,(二)季节性因素 1、定义:指时令气候、民俗节日等在每年固定或基本固定的时间里能引起生产和消费出现有规律变动的因素。2、季节性因素对行情的影响 1)导致生产和消费出现淡季和旺季 2)促进期货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3)促进了反季节生产和消费的发展 3、特点:规律性明显,续-7,(三)偶然性因素 1、定义:来自经济体系以外、难以预计和控制,对行情产生不规则影响的具体
16、因素 2、特点:难以预料、不可控制 3、影响:短期内改变市场供求的基本态势 偶然性因素是影响商品市场行情变动的主要因素。,第三章战后主要西方国家经济周期,学习目的-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了解战后主要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概况-解读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掌握战后经济周期形态的特点,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一)经济调整与恢复阶段:1945 1950s中(二)高速增长阶段:1950s中1970s初(三)经济滞胀阶段:1970s初1980s初(四)经济动荡与调整阶段:1980s初 1990s初(五)低速增长阶段1990s初2001年,二、八十年代的经济动荡与调整,(一)经济发展概况
17、 1、通货膨胀得到控制 2、经济停滞依旧(二)经济动荡的表现 1、财政赤字 2、国际贸易失衡,保护主义盛行 3、金融市场动荡,风波迭起 4、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三、战后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一)各国经济危机概况 1、工业生产下降幅度 2、危机持续时间(二)世界性经济危机 1957-58/1974-75/1979-82/1990-91,四、战后经济周期的特点,(一)经济危机造成的冲击减弱 表现: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和危机持续时间(二)经济周期的形态出现变形 原因:科技进步、第三产业、政府干预、国际间协调(三)某些指标变化反常:价格,利率,库存(四)战后危机是否频繁、周期是否缩短成为有争议的问题
18、。(五)其他:中间性危机、滞胀、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五、九十年代的经济周期,(一)经济周期的基本情况 1、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经济周期的发展:特点 中低速增长(二)199091年危机的特点 1、危机的严重程度趋缓,危机短萧条长 2、危机严重打击了第三产业 3、就业状况严重恶化 4、非周期性因素为主(三)90年代周期发展特点的原因分析 1、信息技术革命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技术创新因素 2、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加剧,第四章 西方商业循环理论评介,学习目的-了解经济波动的类型-掌握商业循环的定义-了解古典及新古典学派对BC
19、的解释-掌握凯恩斯的理论逻辑及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掌握解决“滞胀”的药方-了解西方商业循环理论的新发展,一、商业循环理论的基本概念,(一)经济波动的类型 1、长期趋势long term trend: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总体经济活动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动趋势 2、商业循环Business Cycles:经济活动围绕着长期趋势所不断呈现出的扩张与收缩交替的现象。,续-1,3、季节波动Seasonal Fluctuation:在每年固定或基本固定的时间中,经济活动所表现出的有规律的变动。4、偶然波动Random Fluctuation:由于经济体系以外突发事件的干扰而形成的波动,
20、商业循环,商业循环是那些主要通过工商企业组织生产的国家总体经济活动所出现的波动;一个循环包括许多经济部门同时出现的扩张,随后为衰退、收缩和复苏,之后再进入下一个循环的扩张阶段;这一变化的顺序是反复出现的,但不是周期的;在时间上,商业循环从一年以上到10年或12年不等,他们不能分割成同期具有类似特征和波幅更短的循环。,二、商业循环的长度和阶段,(一)商业循环的长度-马克思主义者:10年左右,不断缩短-西方学者:没有规律性。算术平均数(二)商业循环的阶段-四个阶段-Recession vs.Crisis,三、凯恩斯以前的BC理论,(一)古典商业循环理论 1、马歇尔的市场均衡论:如果工资和价格可以自
21、由波动的话,经济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实现生产和就业的平衡。2、萨伊定律:“每一个供给都会创造其自身的需求”。商品一旦被生产出来,也就自动为其创造出市场,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即一个人所生产的产品(供给量)同其需求的数量总是相等的。3、目的:设法证明经济周期不会出现。,续-1,(二)其它商业循环理论 1、杰文斯和“日斑论”2、西斯蒙第和“消费不足论”3、穆勒/庇古和“心理论”4、熊彼特和“创新论”5、霍特立和“货币论”6、哈耶克和“货币过度投资论”,四、凯恩斯的BC理论,(一)基本概念 1、充分就业: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就业。2、有效需求:指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
22、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资本主义经济中通常达到的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归因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续-1,3、三大基本心理因素 1)心理上的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指人们在每一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导致消费不足 2)心理上的资本边际效益(MEC):对未来收益的预期。随着投资的增加,预期利润率会下降,引起投资不足。,续-2,3)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人们偏好灵活性,喜欢以现金保存资产;利息是人们放弃对灵活现钱的偏好的报酬,所以利息率不能低于一定水平,是投资收益的最低界限。MEC下降,利息率不可能相应下降,导致无人愿意投资
23、。,续-3,(二)商业循环的原因“我认为商业循环之所以可以称为循环,尤其是在时间先后上及期限长短上之所以有规律性,主要是从资本之边际效率的变动上产生的”(三)有效需求不足的解决办法 政府干预,续-4,(四)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1、需求的自发波动是造成生产和就业波动的根本原因。因此要进行需求管理。2、政府干预政策可以抵消总需求的波动 3、效果评价:经济的发展独立于政府干预(五)国家干预的后果 Philips Curve 滞胀Stagflation,五、解决“滞胀”的药方,(一)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1、代表人物:M.弗里德曼 2、主要观点 1)现代货币数量论:经济波动在于货币供应的不稳定。2)通货膨胀
24、的原因:长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能影响生产,只造成通货膨胀。3、滞胀的对策: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政府应该放弃对经济的管制。政府所要采取的唯一政策是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固定同经济增长相一致的水平上。,续-1,(二)供给学派 1、代表人物:2、主要观点:1)复活萨伊定律 2)拉弗曲线 3、主要政策 1)减税 2)放松管制,六、合理预期学派,(一)合理预期学派 1、代表人物:卢卡斯 2、合理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 人们在对某一因素未来的变动进行预测时要使用所有可能获得信息,而且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预测不会发生失误。合理的经济人,合理预期学派续-1,3、合理预期
25、学派的理论核心 1)市场均衡 2)合理预期 4、主要观点 1)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政府有关政策的信息不充分,导致对货币政策预期失误。2)预期到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5、政策主张 1)反对政府干预 2)稳定货币供应,续2,(二)其它商业循环理论的发展 1、实际商业循环理论 认为生产的波动引起了货币的变动。特别强调生产率的变动在商业循环中的作用 2、新凯恩斯主义 劳动力市场名义工资刚性:长期劳动合同 产品市场名义价格刚性:菜单成本,长期合同价格 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配给 总之西方商业循环理论的分歧表现为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对立。,第五章经济行情研究的指标体系,学习目的-了解指标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市场 行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