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计算题复习.ppt
《经济生活计算题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计算题复习.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生活计算题复习,灵山中学周安平,2011年5月,计算题的计算要把握一定的基本公式,这是基础。也要把握一定的计算原则。如变量之间:正比关系用乘法;反比关系用除法。增加(或提高)部分用加法;减少(或降低)部分用减法。,例题:去年M商品的价值量是10元。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则今年M商品的价值量价值量是多少?,依据计算原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成正比、减少部分用减法。可以列式算出 10元(150%)=5元,练习题:1.去年一公斤的猪肉是30元,今年纸币贬值50%,其他条件不变,则今年一公斤猪肉的价格是多少?,根据计算原则:币值与价格之间成反比,所以30(150%)=60元
2、,2.去年一公斤的猪肉是30元,今年纸币的通货膨胀率20%,其他条件不变,则今年一公斤猪肉的价格是多少?,1.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_亿元纸币。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货币发行量计算:,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的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
3、=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6=1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纸币发行量与价格成正比,用乘法,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1000(1+25%)=12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C,解法一:计算原则,价格总额与实际需
4、要的货币量成正比。所以,2万亿元(1+10%)=2.2万亿元,选C。,解法二:利用公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进行计算。第一步,计算出货币流通速度=162=8.次第二步,计算下一年需要的货币量=16(1+10%)8=2.2,2.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3小题。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商品价值量及价值总量的计算,解析:此题考查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把
5、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商品数量为1+25%(为什么要用加法?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如果是降低则用减法),价值总量依然为1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元(1+25%)=0.80元(为什么要用除法,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正确答案应为B。,2.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就是价格)表示为()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解析:计
6、算此题用计算原则分两步,第一步,单位商品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用除法)。该国货币贬值20%(用减法)。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20%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10(120%)=12.5综合式为 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3.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
7、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解析:此题要掌握的基本公式: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总量。解法一:如果把200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100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一年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即为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10%,使用价值总量为110%,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亿(110%)=110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M商品数量增加10%,即现在的数量为110%。把110亿元看成1单位商品价格总额,
8、则110%个单位的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10亿(110%)=121亿元。即M商品在2008年的价值总额=100亿(110%)=110亿;价格总额=100(110%)(110%)=121亿。正确答案应为C。,解法二(1)根据2007年的三个信息,可知,2007年M商品的价值量是100亿元10亿件=10元;(2)2008年M商品价值量=10(1+10%)=10 1.1元.(3)2008年M商品的总数量=10(1+10%)(1+10%)=12.1亿件。(4)2008年价值总量=2008年M商品价值量 2008年M商品的总数量=10 1.1 12.1亿件=110亿元。(5)根据题目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条
9、件,说明M商品价值量变,但是价格没有变,所以,2008年价格总量=价格 2008年M商品的总数量=10 12.1=121亿元。,练习题: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解析:交换价值总量,即商品的价值总量;使用价值总量,即商品的数量。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先求出生产者A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生活 算题 复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3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