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手法.ppt
《七大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大手法.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管七手法,尚耀权2010-02-23,一、近代品質管理的基本觀念,有無顧客抱怨?有無退貨?有無設計經常變更?Sample總是無法及時送樣 sample總是多得作不完 有無部門相互推諉?,why?,如果有!是否該思考!什麼樣的產品研製品質理念?才能產出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how,产品合格才出厂,1.1、顧客對產品或服務認知與期望的差距,以前的經驗,口碑的傳播,產品或服務的形象,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期望,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認知,品質的認定,有無差距?,實際的產品或服務,顧客心目中的品質規格,顧客的領域,管理階層對產品或服務的概念,公司訂定的品質規格,差距之1,差距之4,差距之3,差距之2,1.2、
2、品質定義及演变,【何謂品質】,研制从认识品质开始,1.Deming:质量是由顾客来衡量,是要满足顾客需求,让顾客满意的。2.Juran(1974):质量是符合使用,是由使用者来评价的。3.Crosby(1979):质量是符合于要求的。4.Shetty&Ross(1985):质量是商品或服务能满足顾客需求之能力。5.Culp,Smith&Abbott(1993):质量是由做对事情及准时第一次就做好之结果,于是能满足顾客之期望与需要。6.日本工业标准(JIS Z8101):质量是所有特性的全部,包括决定商品或服务是否能满足使用者之目的的绩效。7.ISO 9000:质量是商品或服务之所有具有能满足明
3、确的或隐含的需要之能力的特性、特质的全部。,1.2、品質定義及演变,【品質觀念】,觀念影響思維,思維主宰行動,行動改變命運,Find a better way止於至善,1.质量是顾客满意。2.质量好,效率才会高,成本才会低。3.质量是在可负担的价格下可接受性的。4.做好质量是每个人的责任。5.质量是符合规格的。6.第一次就做好。7.下工程就是顾客。,品質的歷史面,品質的觀念面,品質的制度面,作業員的品質管制領班的品質管制檢驗員的品質管制,全面品質管理 品質是習慣出來的 全面品保(TQM),品質是檢查出來的,品檢(QI),1.2、品質定義及演变,全面品管,1.2.1、质量管理(Quality C
4、ontrol),1.定义: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专业与管理)技术和活动。2.要点:对象是制(过)程,结果能使被管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部过程。目的以预防为主,透过预防措施来排除质量环各个阶段产生问题的原因,以获得期望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主要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环节、各因素制订相应的计划 和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 的纠正措施。,1.2.2、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1.定义:(ISO8402.3.4)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 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2.理解
5、要点:目的是提供信任,一是内部的信任,对象是公司的领导者。二是外部的信任,对象是客户。信任源于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建立减少、消除、预防质量缺陷的机制,只有这样的体系才能说具有质量保证能力。产品的质量要求(产品要求:过程要求、体系要求),必须反映顾客的要求才能 给顾客以足够的信任。证实的方法:a.供应方合格声明。b.提供形成文件的基本证据。c.提供其它顾客的认定证据。d.顾客亲自审核。e.由第三方进行审核。f.提供经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据。,1.2.3、品質管理(Quality Management),1.定义:(ISO9402.3.2)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透过诸如
6、质量策划、质量管 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2.要点:(1).质量管理是下述管理职能中的所有活动。a.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b.确定工作职责和权限。c.建立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2).是在质量体系中透过质量策划、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3).组织要做好质量管理,应加强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落实各级管理者职责,并加强教育、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4).应在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质量成本等经济因素。,1.2.4、品質成本的發展歷程,1.2.4.1、預防成本的組成內容,1.2.4.2、鉴定成本的组成内容,1.进料检验:内外购物料零件之验收
7、、场地设备、水电、搬运设备、人员、及其它文具等必需品之费用。2.制程品质稽核:在线检查人员工时与制程抽查工时等薪资成本。3.成品质量保证:成品抽查人员之工时薪资成本。4.检验仪器之保养与校正:仪器保养、管理、仪器校正分摊花费、仪器送外校正费用以及仪器修护等费用。5.检验仪器折旧费:为检查产品、零件之质量所使用之设备及可靠性试验所用设备之成本。6.材料、成品检查损耗:破坏试验所损耗之物料成本。7.可靠性实验费:工作人员工时、损耗之物料及其它相关费用。8.现地安装试验:产品送至顾客处,派人往安装试验时所引发之成本。9.委托试验:委托检验局或其它机构之试验费用。10.签证及其它费用:申请国内外各类品
8、管签证之费用,如正字标记、品管团体奖、分等检验、公证检验等相关费用,以及其它相关文具等杂支。,1.2.4.3、內部失敗成本的組成內容,1.报废:经加工后因质量不良,而无法修复之半成品或成品之制造成本(但须扣除剩余价值之金额)。2.重加工:经品管检查未达质量标准,须重新加工所引起之工时及物料等费用。3.闲置时间损失:因质量问题导致停线,所损失直接工时及物料等费用。4.其它费用:进料不良之损失、处理质量不良及矫正工程之费用、重检验费用、失败分析费用与产品降为次级品之损失。,1.2.4.4、外部失敗成本的組成,1.服务材料支出成本:保证期间内免费更换零件材料或因其它原因未能收费之零件成本。2.抱怨处
9、理损失:因顾客抱怨而引起之费用,如工时、差旅费、邮电费等费用。3.折让损失:因质量欠佳而折价出售之损失(库存过久导致内部拍卖或廉价出售)。4.延长保固损失:因质量欠佳延长保固期免费更换零件材料及相关服务费用之成本。5.逾期交货赔偿:因质量不良而延迟交货所付之赔偿金。6.新品交换损失:产品售出后,因顾客不满退回交换之损失。7.服务费用:保证期间内免费服务之工时、交通费、设备费。8.其它费用:派往全省各区支持服务之损失、因售后质量不良引起之损失(商誉损失)。,二、如何收集数据,质量信息系统 对一个以制造为主的企业而言,产品质量的好坏可说是其生存之命脉,而一个完整的质量信息系统(Quality In
10、formation System,简称QIS),则关系到能否及时有效的掌握产品质量变化的状况,进而追踪并且改善之。ISO 9000 系列认证制度,详细规定了各项品保作业规范,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功能效率的提升,QIS 的建置已是可望又可及的目标。从而带动质量管理进入实时(Real Time)境界。一个完整的质量信息系统,至少需具备下列三项要点:一、实时的数据处理。二、完整的资料搜集。三、统计化的资料分析。,一、实时的数据处理 产制或组装藉由自动化设备完成,机台设定值或是产品检测数据以文字符串或一定档案格式,透过 RS232 或其它兼容之连接端口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实时的制程监控,将异常状况或讯息
11、透过警示讯号、E-MAIL 或是讯息发送方式通知负责人员外,并可透过 Loader 程序,将这些数据输入数据库软件,以备数据归档或作为后续分析之依据。,二、如何收集数据,二、完整的资料搜集 一般制程数据无法自进料检验结合制程检验直到最终检测所有相关数据。其次是数据无法配对,空有完整的各制程段落数据而无法互相配合使用。上述通病肇因于企业体导入或建置如 MRP、MES、Shop Floor Control 等套装系统软件有不同之数据结构,或字段代码定义方式,造成数据无法连成一线。慎选可跨平台运作并可撷取异质性数据库之系统软件。,二、如何收集数据,三、统计化的资料分析利用统计原理让质量由抽象之概念成
12、为具体的数字。SPC 决非只是算算良率,画画趋势图、柏拉图而己。除了对生产线进行异常的监控外,更需学习如何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制程上的改良,真正做 到预防不良的发生,而非消极的追踪既定之事实。在 SPC 活动中有所谓品管七大手法,管制图、制程能力分析、柏拉图、要因图、散布图、层别分析及查检表等。应用这些方法时应注意如何落实 PDCA 循环(Plan-Do-Check-Action)。图表显示己发生之异常现象,应确实找到根本原因,同时采取适当的行 动,否则各式各样的图表都只是表面文章。,二、如何收集数据,质量管理,乃依据 消费者之需求 为导向,掌握消费者及其要求,利用品管之技术,促使产品物美价廉、安
13、全无虞、准时交货的具体实现。凡事讲求数据,是现实的工作中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数据最主要的基本观念乃是:数据=事实但当数据无法反映事实时,质量不但不能保证,反而会造成难以收场的大灾难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步骤,即是根据事实判断后再采取行动,二、如何收集数据,认清所谓事实-需追根究柢以求真因,确认 why 征兆问题原因:可能源自于 为某些目的或愿望而扭曲、附会或编造 引自错误、易于误解之数据或文词 不充分的立场、视野或信息 依数据、状况推想或记忆的 用文字描述的 观察状况的 数据表达的 掌握事实的要领:*超然的立场-以平常心探讨各立场视野。*与目的相关-相关于目的,影响措施的。*从四现着手-现人、现物、现
14、时、现地。,二、如何收集数据,想?,*完整的记录(A)优先采用数据及明确用词。(B)设计并运用查检表(必要的项目、易记易整理的字段、易存易查的档案编码)。(C)适当的采样期间、数量与正确度。(D)适当地将语文情报,转换成数据。(E)数据相比较时,相关条件要相同。(F)数据收集后,要及时处理与运用。(G)选用适当统计方法处理并以图示。*依层别收集处理,判别相关要素:人员、方法、机具、材料、检验、环境*关联的印证-6W&PRT 间的关系程度。人(Who)、事(what)、时(When)、地(Where)、物(Which)、因(Why)过程(Process)、结果(Result)与延续的趋势(Tre
15、nd)等澄清关系。,二、如何收集数据,资料=证据(Data=Facts)情报=問題的解答情报包括资料但资料不一定包括情报,二、如何收集数据,你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嗎?,产生有用情报的模式情报 问题 数据 分析 沟通 问题 之循环方式且情报的产生是起于问题且终于问题精确构思所需响应的问题。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资料和事实。分析这些资料以决定对问题事实的答案。以一种清楚沟通的方式展示数据,以回答问题。,为有效数据收集的规划,可沿下列方式进行:1.什么问题我们需要回答?2.对问题的答案,我们将会如何认知与沟通?3.何样的数据分析工具,会被我们想拿来使用?(柏拉图,直方图,条形图表等等)4.在构思的工具中,我们
16、需要何种类型的数据以回答问题?5.在哪个流程中,我们能够得到这数据?6.在流程中,谁能够提供我们这数据?7.我们应如何从这些人中,以最小的努力和错误机会,来收集这资料?8.我们需要什么附加的情报以为将来分析,参考,与追溯?,二、如何收集數據(规划),二、如何收集數據(方法及质量控制),收集数据 应定期的收集数据提供参考指针计算之用。数据收集程序应能保证数据之可靠性,并考虑一些因子诸如可获得性、足够性、科学和有效之统计及可验证性。数据收集应有品管和品保措施支持,以保证所获得之数据是分析及决策所要的型式和质量。数据之收集可以从:监督与量测 面谈与观察 定期报告 盘点和生产记录 财务和会计记录 采购
17、记录 环境审查、稽核或评估记录 环境训练记录 科学报告和研究 政府单位、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 供货商和承包商 客户、消费者和利害相关团体 产业公会,二、如何收集數據(分析和转换数据),收集之数据应加以分析并转换成能够描述质量绩效之信息,以各类型指针之方式表示。为避免造成结果之偏差,所有收集之相关和可靠数据均应列入考虑。数据分析可以包括数据之质量、有效性、足够性和完整性,以便能产生可靠之信息。描述质量绩效之信息可经由计算、最佳估算、统计方法、图表方法或用指引,加总或加权而得。,二、如何收集數據(评估信息和报告沟通),从分析数据而得之信息,以 各类型指标表示,应和组 织各部门之质量绩效基准比较。比
18、较的结果可以显示出各部门质量绩效是否有进步或缺失,也有助于了解为何绩效基准可以或不能达成。描述组织各部门之质量绩效信息和比较结果,应向管理阶层回报,做为采取适宜之管理行动,以改进或持续各部门之质量绩效水平之依据。基于管理上之需要,质量绩效之报告和沟通可提供有用之绩效信息给组织内、外之利害相关部门。质量绩效之报告和沟通的好处包括:帮助组织达成其质量绩效基准。对公司之质量政策、质量绩效基准及相关达成事项之提升其认知程度和 提供意见交流。显示组织对改进质量绩效之承诺与努力。响应对组织质量考虑面之关切与疑问。,三、品管七大手法,收集数据 运用图表 归纳、演绎及解析 持续改善 数据:说出事实 图表:一目
19、了然 归纳:检核表、柏拉图、直方图、管制图、散布图 演绎:层别法、特性要因图 持续改善:find a better way 止于至善 1.检查表法:照表操课 2.层别法:抽丝剥茧 3.柏拉图法:擒贼擒王 4.特性要因图法:一网打尽 5.直方图法:明察秋毫 6.管制图法:了如指掌 7.散布图法:关系分明,統計是採取根据数据与事实发言的管理方法,除了客观判断事实外,亦应具有相当合理的說服力。而在QC活动中所採取的統計手法,均极为简易,即一班所谓的QC七大手法。,QC統計手法概述,統計手法,A、查检表,检查表為奧斯朋博士所設計,其方法为列出几項問題來检查,如:有无其他用途?可否利用其他创意?可否改变
20、?可否扩大?可否縮小?可否替換取代?可否顛倒重排?可否省略或简化?此法简捷明了,容易提供发明线索或完成发明的关鍵。,系統地收集資料和累积資料,確認事实並对資料進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統計图表。用在對現狀的調查,以备今后作分析;對需調查的事件或情況,明确專案名称;確定資料收集人、时间、場所、范围;資料匯总統計;必要时对人员进行培訓;,第一大手法,查检表是使用简单昜于了解的标准化表格或图形,作业时仅需填入规定之检查记号,再加以统计汇整其数据,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对检查用。,查检表記载的項目(W2H)What:目的何在?(目的)Why:为什么?(对象)Who:由誰做?(人)When:何时做?(顺序
21、)Where:在什么地方?(场所)How:何种方法?(手段)How much:花费多少?(成本.费用),A、查检表,1、检查表设计 数据记录一定要很容易。KISS原理(Keep it Simple,Stupid.)表格的展开就是流程,详实填写、按时收集,表格需让人昜懂昜填;站在使用者立场思考表格设计(尤其生产作业的人都很忙);表格的设计若能满足使用者作业需要,将会很乐意地替你记录这个数据,并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2、准备如何使用表格说明 数据复杂的程度 何人应负责此资料之收集。召开一个填表说明会议,训练人员了解应如收集资料。在表格设计时简单的指导纲要对数据的输入之正确性绝对有帮助的。,A、查检
22、表,3、验证表格形式与说明的有效性由于误解数据表格填写的方法,而引起错误。因为表格设计者未完全考虑流程中所有的变量,最后发现仍需要一些 额外的情报。因为表格太困难致使数据收集在问题流程中夭折。因为填写表格之人员害怕此情报会对其不利,致资料不完整或偏移。解决方式(1)在问题开始之前,验证所有应考虑的变量,是否已经尽力。(2)所有资料收集者的训练。(3)在改善期间执行稽核。,A、查检表,A、查检表,4.训练培养资料员 确认此训练是否能够涵盖此研究的目的(即情报问题的解析),如何运用数据,解释表格每个项目之意义,完整范例之演练:讨论完全与不偏资料的重要性与提出任何相关的评论 5.稽核此流程并验证其结
23、果 透过稽核随机抽样整个表格并观察数据收集的过程。在开始分析这个数据前,记得验证其结果。如何转译这些所收集的资料(核对所收集之资料量,察看有遗失或不正 常的观察事项,并且对于可能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产生于偏移的模式资 料中,找出内部的变异。,A、查检表,示例一,B、直方图,v用于分析和掌握资料的分布狀況,以便推断特性总体分布状态的一种 統計方法。v注意几点:確定過程特性和計量标准值;收集資料,必須是計量值資料;資料針對一個范围時期收集至少50-100個;確定全距R、分組數K、組間距h及分組組界;作次數分配表;,第二大手法,B、直方图,A.次数分配表的制作 1.求全距 2.分组 k 5*log N,
24、k 1+3.32*log N 3.定组距 C全距/(1+3.32*log N),组距为简单、整数 4.上限(每一组最大值)、下限(每一组最小值)、组中点、组限 5.组限不可重迭,需包含所有之观测值 6.组距等宽 7.绝对次数、相对次数 8.组距若非等宽,相对次数需除以组距倍数B.把次数分配表化成图 1.次数直方图 2.次数多边型C.对一个次数分布图所应注意的事项D.累加次数分配表及图的制作:肩型曲线,怎么画直方图?,B、直方图,绘制直方图之前要先(1)样本数,依据样本数来决定(2)分组数,再决定(3)每组之组距与组界 设计(4)次数分配表,最后再依据次数分配表来绘制(5)直方图 如果我们有一组
25、数据如下:,63 60 64 62 63 64 63 62 66 64 60 62 61 65 62 63 66 63 67 64 63 62 65 63 65 61 62 64 63 61,組別,下线值,上线值,中心值,次数,累计次数,B、直方图,表列出美国50州中每一州的65岁以上居民所占比率。,第 l 步:將資料的數值范围分成同樣寬度的組(class)。表中的数据从4.6 一直到18.4,所以可以选择以下的分組:4.065岁以上居民比率5.05.065岁以上居民比率6.0.18.065岁以上居民比率19.0組界定义要非常明確,每個觀測值只能被归入一個組。若有某一州的65岁以上居民佔全州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大 手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2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