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规制研究.ppt
《银行业规制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规制研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行业规制研究,目录,银行业定义文献综述银行业规制发展历史规制的原因、目标及手段美、英、日银行业规制发展进程中国银行业分析分析,银行业定义,银行业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产业。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银行具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发行信用流通工具的职能。,银行业体系,文献综述规制理论综述,公共利益理论 Utton,1986;Breyer,1990;Majone,1990;Weidenbaum 1995;植草益,1992 部门利益理论 斯蒂格勒(1971);波
2、斯纳(1974)规制俘虏理论 斯蒂格勒(1971),文献综述与银行业相关的规制理论,真实票据理论艾伦加特单个银行与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假说 Minsky,1982;Cypher,1996;Kregel,1997 马克思的银行信用危机周期说 银行中介理论 Diamond,1991,Greenbaum,1989代表性假说 Dewatripont&Tirole,1994资本充足性管制理论 功能监管理论 Merton,1995,文献综述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学者主要以实务性、描述性和局部性的研究见多 韩娥(2003)吴俊峰(2005)认为银行规制和金融创新相伴而生。姚德良(2004)刘立枫(2007)认为中
3、国金融法律法规是成文法,规制不连续,参照性较差;中国银行规制具有短视行为;银行规制缺乏独立性。苏静(2007)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认为,银行规制无法发挥有效作用。阎洪林(2006)和吴育华(2007)用成本收益分析法证明银行规制的可行性。李富英(2005)罗拥华(2006)李乐(2007)认为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规制成为必要。,银行业规制发展历史,自由银行时期(中世纪20世纪 20年代末)整个银行业同其他商业机构一样,基本上不受管制。这个阶段的管制主要是建立中央银行,国家垄断货币发行。,从自由走向规制(20世纪30 年代初70年代末)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就成为西方银行业
4、,特别是美国银行业从自由走向全面规制的重要分水岭。,从规制走向放松规制(20世纪80年代初21世纪初)金融创新、分业经营促进了银行业的放松规制。,从放松规制再次走向规制(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进行规制改革,加强银行业规制。,银行业规制的原因,银行中介功能的特殊性,信息不对称,银行规制的目标安全优先OR效率优先?,自由银行时期的安全优先目标导向,经济大危机之后安全优先目标与效率优先目标的交替,金融自由化时代安全优先目标与效率优先目标的并重,银行业规制的手段,价格竞争管制:利率管制,存款保险管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管制,非价格竞争管制,风险审慎监督,利率是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价格
5、,是银行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管制当局可对银行的利率行为作出限制,来限制银行利用利率手段进行过度竞争。利率管制还可以被用作货币政策工具。如中国政府把利率调整作为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来使用。,参加存款保险制度的银行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一定的保险金,一旦参加保险的银行破产倒闭,存款保险管理机构根据一定的规则对破产银行的存款人给予补偿。存款保险管制是解决存款人和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为存款人提供信心,保证银行业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管制,法定存款准备金,信贷限额,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规定银行必须在中央银行存放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的资金,从而强制要求银行保持最低限度的流动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具有收缩
6、货币政策的效果,调低存款准备金比例,具有放松货币政策的效果。,2,信贷限额管理的目的在于限制银行间的过度竞争。,1,非价格竞争管制,市场进入限制 包括市场准入限制,现有银行设置分支机构的限制。管制当局一般对银行进入市场设置严格的准入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一定的资本、领导人的任职资格、合格的开业场所等。市场退出限制 由于银行具有广泛而复杂的债券债务关系,银行退出市场有可能造成金融市场波动、经济不稳定甚至社会不稳定,因此要对银行的退出市场进行管制,以尽量减轻银行退出市场可能形成的震荡。业务范围限制 业务范围限制分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是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不允许银行经营证券和保险业
7、务,同时也不允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经营银行业务。混业经营指同时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中的两种或三种。,银行风险审慎监督是对现有银行实施管制,目的在于控制银行系统的总体风险,维护银行系统的稳定和存款人的信心。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是国际上制定银行风险审慎监督的标准权威机构。风险审慎监督的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率管制信用风险管理其他核心银行风险管理等。,要求银行有健全的治理结构、有效的行政控制和指挥系统、完善的会计系统和审慎的会计标准、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系统、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等。,美国银行业规制体制及其历史变革,银行业规制体制的初步确立,银行业规制体制的基本形成,大萧条后严格规制时期,20世纪
8、70年代后放松规制时期,金融危机后的再规制,1864年国民银行法获准通过,确立了国民银行制度,国民银行法宗旨是确立联邦政府对银行业监督和干预的权威,统一全国货币。这标志着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双头规制体制的开端。,1913年联邦储备法获准通过,并于 1914年建立了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储备法规定联储的目标是执行货币政策、担任最后贷款人以及监督管理银行业。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是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演进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正式确立。,1929大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业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大量银行资金流入股市,造成了虚假繁荣,股市泡沫极为严重,商业银行利用客户存款进行股市投机,放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业 规制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2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