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77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财务会计77页.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级财务会计(1),目录,第一章 非货币性交易第一节 非货币性交易概述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第二节 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第三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会计差错第一节 会计政策第二节会计估计,目录,第三节 会计差错第四章 或有事项第五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参考书目,1、2002年度CPA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3月。2、2003年全国会计师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3、其他各种高级财务会计教材,,第一章 非货币性交易,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非货币性
2、交易的分类,掌握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方法、会计信息的披露等内容。重点是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难点是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第一节 非货币性交易概述,一、非货币性交易的概念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二、货币性资产交易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 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这里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
3、券投资等。,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一、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关键问题1、如何计量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2、如何确认和计量换出资产的收益二、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一)不涉及补价 处理原则: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二)涉及补价 1、判断是否是非货币性交易 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是非货币性交易,否则按货币性交易处理。2、支付补价方的会计处理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3、收到补价方的会计处理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4、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认的收益-收到的补价 收益=(1-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计税价格*税率,三、非货币性交易涉及多项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处理原则:先确认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在确定换入的各项资产的价值(总额按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分配)1、不涉及补价2、涉及补价,四、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内容,披露原则:企业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及其金额1、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是指在非货币性交易中以什么资产与什么资产相交换,即交换资产的的性质。如甲公司以库存商品与乙公司的一台设备相交换。2、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换出资
5、产的金额,是指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确认的收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涉及换入多项资产的,还应披露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内容和区别、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两种方法(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重点和难点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两种方法的会计处理(尤其是在所得税率变动时的处理)。,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一、含义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和处理会计收益(利润总额)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合二为一的共同发展时期(1793年-20世纪30年代);
6、2、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逐步分离时期;二者的目标、计量标准、核算依据不同所致3、所得税会计的兴起与发展时期,二、永久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由于计算收益、费用、损失的口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抵消,即永久存在。其类型有:1、按会计准则、制度规定企业确认为当期收益,但税法规定不作为当期应税收益;如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2、按会计准则、制度规定企业不确认为当期收益,但税法规定应作为当期应税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如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3、按会计准则、制度规定企业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税收益不允许扣除;如一是二者扣除范
7、围不同,即会计核算时作为费用和损失,而税法不允许扣除,主要有:(1)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的财产损失,会计上作为营业外支出,而税法不允许扣除,只能在税后利润开支;(2)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3)各种非公益救济性捐赠和赞助支出;二是二者扣除标准不同,即会计上按发生数列支,而税法规定了开支的标准限额;主要有:(1)利息支出;(2)工资性支出;(3)“三项经费”;(4)公益、救济性捐赠,(5)业务招待费用(6)广告费用(7)各项准备金,三、时间性差异,是指企业的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二者确认收益、费用、损失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一时期发生,但可以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抵消。时间性差异
8、主要有:1、会计上在当期确认收益,而税法规定应在以后期间确认应税收益;如会计上按权益法确认的收益2、会计在当期确认费用、损失,而税法规定应在以后期间确认扣除;如产品 保修费用,3、税法在当期确认收益,而会计应在以后期间确认收益;如预收租金4、税法在当期确扣除认费用、损失,而会计规定应在以后期间确认;如税法规定折旧用加速折旧,而会计采用直线法折旧,第二节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一、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其特点是“将税作费”,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一同对待。处理步骤:1、会计收益(利润总额)2、永久性差异(+、-)
9、3、时间性差异(+、-),4、应税收益=1+2+35、应交税金=4*当期所得税率6、所得税费用=5会计处理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例1,二、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需要设“递延税款”账户进行反映(一)在所得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处理步骤:1、会计收益(利润总额)2、永久性差异(+、-)3、时间性差异(+、-),4、应税收益=1+2+35、应交税金=4*当期所得税率6、递延税款=3*当期所得税率(+借方,-贷方)7、所得税费用=5-6会计处理借: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 或 递延税款 递延税款 贷:应交税金 例2,(二)所得税率变动时,1、递延
10、法特点:(1)在资产负债表上,递延税款 的余额并不代表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2)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用现行所得税率计算;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用过去发生时的税率计算。(3)当所得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调整递延税款的余额。,递延法的处理步骤,1、会计收益(利润总额)2、永久性差异(+、-)3、时间性差异(+、-)4、应税收益=1+2+35、应交税金=4*当期所得税率6、递延税款=3*当期所得税率(当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或*过去所得税率(转销时)(+借方,-贷方)7、所得税费用=5-6,会计处理借: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 或 递延税款 递延
11、税款 贷:应交税金,例题3,某企业1990年12月25日购入一台设备,原价58000元,残值200元。按税法规定用年数总和法,折旧5年,会计规定折旧用直线法,折旧8年,。假定每年会计利润均为20 000元(无其他调整事项),所得税率为33%。,例解,例4,按前例,假设从1993年起所得税率改为30%,其他条件不变。,2、债务法,特点:(1)在资产负债表上,递延税款 的余额代表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2)无论是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或以前发生而在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均用现行所得税率计算。(3)当所得税率变动或开征新所税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的余额。调整的递延税款=累计时间性差异*(
12、新税率-旧税率)借、贷方的判断有两种方式,债务法的处理步骤,1、会计收益(利润总额)2、永久性差异(+、-)3、时间性差异(+、-)4、应税收益=1+2+35、应交税金=4*当期所得税率6、递延税款=3*当期所得税率(+借方,-贷方)调整的递延税款=累计时间性差异*(新税率-旧税率)7、所得税费用=5-6,递延法与债务法的比较,相同点:不同点:(1)余额的性质不同(2)使用的所得税率不同(3)是否调整递税款的余额,例5,以前面的例题4的资料,按债务法:则1993年年初,当所得税率变动时,应交所得税=15665*30%=4699.5元调整递延税款的余额=-(12042+8188)*(30%-33
13、%)=606.9元(借)当年发生的递延税款=4335*30%=1300.5元(贷)本期递延税款=1300.5-606.9=693.6元(贷)所得税费用=4699.5+693.6=5393.1元,1994年应交所得税=19518*30%=5855.4元当年发生的递延税款=482*30%=144.6元(贷)所得税费用=5855.4+144.6=6000元1995年应交所得税=23372*30%=7011.6元当年转销的递延税款=3372*30%=1011.6元(借)所得税费用=7011.6-1011.6=6000元,1996年(97、98年相同)应交所得税=27225*30%=8167.5元(贷)
14、当年转销的递延税款=7225*30%=2167.5元(借)所得税费用=8167.5-2167.5=6000元借:所得税 6000 递延税款 2167.5 贷:应交税金 8167.5 返回,第3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1)会计政策的内容、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2)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别、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3)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重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难点是追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会计政策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报表调整。,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一、会
15、计政策的内容1、会计政策的含义: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时遵循的具体会计原则和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2、会计政策的内容:(1)合并政策合并的原则和方法;(2)外币折算方法及汇兑损益的处理(3)收入确认方法及原则(4)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方法(5)存货的计价,(6)长期投资的核算核算方法(7)坏账损失的核算核算方法(8)借款费用的核算处理的方法(9)其他如折旧方法等,二、会计政策变更,1、含义:是只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即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2、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在下列情况可以变更):(1)法规性变更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要求变更。(
16、2)自主性变更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使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更为可靠、更为相关。否则,不能变更会计政策。,3、以下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1)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区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三、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一)追溯调整法1、含义: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步骤:(1)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2)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3)调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4)报表附注说明。,累积影响数:是新旧会计政策下,净利润的差异数。其
17、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新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2)计算两种政策下的差异;(3)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4)计算税后差异;(5)计算累积影响数(税后差异合计数)。注:在我国,会计则规定,成本法改为权法,应视为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尽管这种规定本身并不正确)。P135,(二)未来适用法,1、含义: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即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需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即可。2、处理方法: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过去的年度不予以考虑,即不调账,也不调表。
18、,四、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的选择,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选择:1、法规性变更国家在变更会计政策的同时规定了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按有关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2、自主性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3、如果累积影响数无法计算,则无论何种政策变更,均采用未来适用法。,五、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1、变更的原因2、变更的内容3、变更的影响数;4、影响数无法合理确定的理由。,第二节 会计估计变更,一、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二、会计估计的内容:坏账的比例、存货的毁损、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无形资产的受益期、或有损
19、失与或有收益三、会计估计的变更的原因1、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2、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否则,应视为会计差错处理。,四、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应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如果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难以区分,应视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五、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1、内容和理由;2、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第三节 会计差错更正,一、会计差错的原因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内容:1、会计政策使用上的差错;2、会计估计差错;3、其他差错;如错记账户、错记借贷方向、遗漏交易与事实等。,二、会计差错的更正,(一)当期
20、发生的差错,直接调整当期相关项目;(二)以前发生的非重大差错,直接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三)以前发生的重大差错1、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直接调整相关项目;2、涉及损益,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3、涉及利润分配,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进行;4、调整会计报表的年初数或上年数。,三、会计差错的披露,1、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理由、更正方法2、更正金额,四、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1、表现形式:(1)未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2)随意变更会计政策(3)随意调整费用等的推销期限(4)其他,如随意调整折旧额2、处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处理,第四章 或有事项,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
21、了解或有事项的特点,掌握或有事项确认的条件、计量的方法及其会计处理。重点是或有事项的确认与计量。,第一节 或有事项概述,一、或有事项的特点1、含义: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2、特点:(1)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实形成的一种状况;(2)具有不确定性;(3)其结果只能由未来发生或不发生的事实加以证明;(4)其结果的不确定性不能由企业控制。,二、或有负债、或有资产,1、或有负债:(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2)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
22、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2、或有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与否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第二节 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一、或有事项的确认或有事项满足以下条件,可以确认为预计负债:1、是现实义务;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可以计量二、或有事项的 计量1、最佳估计数的确定(1)有上、下限,按(上限+下限)/2确定;,(2)最佳估计数(最可能的金额)确定;(3)按发生的概率确定2、预期可获得补偿的处理,三、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诉讼费 营业外支出赔偿支出、罚息支出 营业费用售后服务费 贷:预计负债预期可获得补偿的处理企业清偿因或
23、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全部或部分支出,预计可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只有在基本确定可以收到时,才确认为资产。,四、或有事项的披露,1、确认为负债 的披露:(1)在表内披露;(2)在表外附注披露形成的原因及金额。2、或有负债的披露:对于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不予披露(如金额较大也应披露);常见的或有负债有: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仲裁、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披露形成的原因、预计的财务影响(或无法预计的理由)、获得补偿的可能性3、或有资产的披露:一般不披露,但当其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则应披露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等。,第五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学习目的与要求:
24、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调整事项的特点、内容及其会计处理方法,非调整事项的特点、内容。难点是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和报表调整。,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一、含义: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中报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日后事项(或称期后事项)是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发生的部分事项。即1月1日至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是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一种说明或补充。二、内容1、调整事项:满足以下特点的事项是调整事项。,调整事项,特点:(1)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日后发生了新的证据得以证实的事项;(2)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
25、制的财务报告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如果不调整会影响报告的有用性和真实性)内容:(1)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失;(2)销售退回;(3)已确定获得或支付赔偿(或确定的金额与原来预计的金额不一致);(4)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制定的与报告年度有关的现金分配方案,2、非调整事项,(1)含义:满足以下特点的事项是非调整事项。(2)特点:1)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并不存在,完全是日后新发生的事项;2)对理解和分析利用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会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3)内容:1)股票与债券的发行;2)对一个企业的巨额投资;3)自然灾害导致的资产损失;4)外汇汇率发生较大的波动;5)资产负债表日后董事会制定的与报告年度
26、有关的股票股利分配方案;6)日后发生的索陪案件的结案;,第二节 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处理原则1、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直接调整相关项目;2、涉及损益,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3、涉及利润分配,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进行;4、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年末数及其当年报告的期初数(或上年数)。,第三节 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处理原则:在报表外附注披露非调整事项的内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或无法估计的理由)例:长江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至2001年发生如下事项:11996年末购买并投入使用的某项管理固定资产,原值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无净残值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0年初,
27、由于该固定资产出现质量问题,公司决定,将折旧年限缩短为5年,净残值率为5%。,22000年5月10日,一笔应由职工福利费列支的费用计入了管理费用,金额为40万元。32000年第四季度销售产品8000万元,该公司承诺,产品若发生质量问题,三年内免费修理。根据以往历史资料,该公司产品发生较小质量问题的概率为2%,发生较大质量问题的概率为1%。若发生较小质量问题,修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3,发生较大质量问题,修理费用占销售额的4。42001年2月10日,该公司将原价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为100万元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5该公司在2000年发生一笔债务重组业务。原欠A公司300万元的货款,经双方协商,
28、由长江股份有限公司支付200万元的货款,余下100万元被豁免。2001年3月按有关部门通知,长江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6该公司2000年12月10日销售产品一批,价款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成本150万元,年末尚未收到货款。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对方于2001年元月15日退货,已办妥退货手续(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0.5%)。该公司2001年4月20日董事会批准报出2000年度财务报告,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要求:说明上述事项的性质,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1)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事项,对该项变更进行会计处理,说明会计
29、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2)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说明在会计报表中如何披露。(3)属于会计差错更正的事项,对该项更正进行会计处理,说明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4)属于或有事项,对该事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5)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于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说明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对于非调整事项,说明如何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例解,1该事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处理。已提折旧额=400/83=150万元从2000年1月1日起,每年计提折旧额=(400-150-20)/(5-3)=115万元会计报表附注说明:本公司管理用固定资产原值400万元,预计使用8年,无净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
30、折旧。2001年初由于发生质量问题,将折旧年限改为5年,净残值率为5%。此项会计估计变更,会使当年净利润减少(115-50)(1-33%)=43.55万元,2该事项属于会计差错更正,借:应付福利费 4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2贷:应交税金 13.2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6.8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6.8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2贷:盈余公积 4.02(报表调整略),3该事项属于符合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预计负债的金额=(80003)2%+(80004)1%=0.8万元借:营业费用 0.8贷:预计负债 0.8在2000年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在会计报表
31、附注中作相应披露。,4该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应在2000年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2001年2月10日该公司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原价1000万元,已提折旧100万元。,5该事项属会计政策变更事项,按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对债务重组进行追溯调整。2000年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了营业外收入100万元。形成税前差异100万元,所得税影响33万元,税后差异67万元。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应交税金 33贷:资本公积 100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7法定公益金 3.3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5(报表调整略),6该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贷:应收账款 234借:坏账准备 1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借:库存商品 15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借:应交税金 16.17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6.17,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2.83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2.83借:盈余公积 4.924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9245(报表调整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2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