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ppt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压力加工方法示意图,一、金属的塑性变形二、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三、金属材料的热加工和冷加工小结,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一、金属的塑性变形,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3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单晶体变形的基本形式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方式:滑移 和 孪生)正应力使晶格发生弹性变形或断裂切应力使晶格发生弹性歪扭或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实质 原子移动到新的稳定位置,滑 移,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滑移面)的一定方向(滑移方向)发生滑动。,滑移的实现 借助于位错运动,滑移是晶体内部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运动的结果。并非是
2、晶体两部分沿滑移面作整体的滑动。,滑移只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不同金属产生滑移的最小切应力大小不同。,滑移的特点:,滑移造成的晶体总变形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值,不引起晶格位向的变化。,滑移总是沿着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其上密度最大的晶向进行。(滑移系),滑移时晶体伴随有转动。,滑移系(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滑移系数目,材料塑性;滑移方向,材料塑性。如FCC和BCC的滑移系为12个,HCP为3个,FCC的滑移方向多于BCC,金属塑性如Cu(FCC)Fe(BCC)Zn(HCP)。,孪生,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孪生面)和晶向(孪生方向)发生切变,产生塑性变形
3、。,金属晶体中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分在孪生面两侧形成镜面对称关系。发生孪生的部分(切变部分)称为孪生带或孪晶。,孪生借助于切变进行,所需切应力大,速度快,在滑移较难进行时发生.,特点:,孪生原子移动的相对位移是原子间距的分数值.,FCC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少数在极低温度下发生,BCC金属仅在室温或受冲击时发生。HCP金属较容易发生孪生。,黄铜中的孪晶,锌中的孪晶,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实质:,金属塑性变形实质上是以滑移和孪生两种形式通过位错运动来进行的。,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各个晶粒位向不同,且存在许多晶界,变形复杂。,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A)晶界的影响 晶界起强化作用(
4、B)晶粒位向的影响 软位向、硬位向。,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各个晶粒位向不同,且存在许多晶界,变形复杂。,细晶强化,通过晶粒细化使强度、硬度、塑性、韧性提高的现象。,强化原理,晶界原子排列较不规则缺陷多滑移阻力大。晶粒越细小,则晶界越多,变形抗力越大,则强度越大。,晶粒越细小,单位体积晶粒多变形分散减少应力集中,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且越曲折不利于裂纹的传播断裂前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则塑性越好。,由于晶粒越细小,强度越高,塑性越好,所以断裂时需要消耗较大的功。因而韧性也较好。,3、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形成纤维组织,形成亚结构,产生形变织构,(2)塑性变
5、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产生加工硬化,金属发生塑性变形,随冷变形程度的增大,其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的现象。,如:冷轧薄钢板 冷拔钢丝等。,由于纤维组织和形变织构的产生,使金属性能产生各向异性。,使金属晶体缺陷增多,并产生残余应力。,变形、开裂、耐蚀性下降。利用好可提高表面疲劳强度,变形10%100,变形40%100,变形80%纤维组织100,工业纯铁不同变形度的显微组织,亚结构形成,位错不均匀分布,并使晶粒碎化成许多位向略有差异的亚晶粒。,(2)织构,绝大部分晶粒的某一位向与外力方向趋于一致,性能出现各向异性。,晶粒拉长,但未出现织构。,晶粒拉长,且出现织构。,变形织构,(1)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塑性变形 再结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2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