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还原.ppt
《第八章还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还原.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八章 还原,精细有机合成技术,一、还原反应及其重要性 还原反应在精细有机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义的讲,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狭义地讲,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通过还原反应可制得一系列产物。如,由硝基还原得到的各种芳胺,大量被用于合成染料、农药、塑料等化工产品;将醛、酮、酸还原制得相应的醇或烃类化合物;由醌类化合物还可得到相应的酚;含硫化合物还原是制取硫酚或亚硫酸的重要途径。,第一章 概述,精细有机合成技术,二、还原方法的分类(1)催化加氢法 即在催化剂存在下,有机化
2、合物与氢发生的还原反应。(2)化学还原法 使用化学物质作为还原剂的还原方法。化学还原剂包括无机还原剂和有机还原剂。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无机还原剂。常用的无机还原剂有:活泼金属及其合金。如Fe、Zn、Na、Zn-Hg(锌汞齐)、Na-Hg(钠汞齐)等。低价元素的化合物。它们多数是比较温和的还原剂,如Na2S、Na2S2O3、Na2Sx、FeCl2、FeSO4、SnCl2等。金属氢化物。它们的还原作用都很强,如NaBH4、LiAlH4、LiBH4等。常用的有机还原剂有烷基铝、有机硼烷、甲醛、乙醇、葡萄糖等。(3)电解还原法 即有机化合物从电解槽的阴极上获得电子而完成的还原反应。电解还原是一种重要的还原
3、方法。,第一章 概述,精细有机合成技术,一、催化加氢的基本原理 1催化加氢基本过程 非均相催化加氢反应具有多相催化反应的特征。包括五个步骤:反应物分子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反应物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吸附的产物分子;吸附的产物分子从催化剂表面解吸;产物分子通过扩散离开催化剂表面。其中:和为物理过程,和为化学吸附现象,为化学反应过程。即吸附-反应-解吸。,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2加氢催化剂 为了使反应速度加快,同时使反应向着目的产物方向进行,加氢反应通常要采用催化剂。不同类型的加氢反应选用的催化剂不同;同一类反应选用的催化剂不同,反应条件也有很大差异。为了获
4、得经济的加氢产物,选用的催化反应条件应尽量缓和,催化剂的寿命要长,价格要尽可能便宜,避开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用于加氢的催化剂种类较多,以催化剂的形态来分,常用的加氢催化剂有金属及骨架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复合氧化物或硫化物催化剂,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1)金属及骨架催化剂 加氢常用的金属催化剂有Ni、Pd、Pt等,由于Ni价格比较便宜,所以使用量最大。金属催化剂是把金属载于载体上,载体通常是多孔性材料,如Al2O3、硅胶等。这样既能节约金属又能提高加工效率。并能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而且由于多孔性载体比表面积巨大,传质速度快,所以催化活性
5、也得到提高。金属催化剂的特点是活性高,尤其是贵金属催化剂(如Pd、Pt等),在低温下即可进行加氢反应,而且几乎可以用于所有官能团的加氢反应。金属催化剂的缺点是易中毒,对原料中杂质要求严格。含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都能使其中毒而失去活性,因为孤对电子会填满过渡金属的d轨道,形成强烈的吸附能力,使活性中心被毒性物质所占据,所以催化剂会表现出失去活性的中毒现象。,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骨架催化剂与金属催化剂的特征基本相近,但其活性较高,常用于低温液相加氢反应。常见的有骨架镍、骨架铜、骨架钴等,一般是将活性金属与铝制成合金材料,然后用氢氧化钠溶出合金中的铝,即可得到海绵状的骨架催化剂。骨架催
6、化剂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及良好的导热性能。但是由于其活性非常高,骨架镍在空气中裸露会产生自燃现象。,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2)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常用的氧化物加氢催化剂有:MoO3、Cr2O3、ZnO、CuO和NiO等。这类催化剂与金属催化剂相比其活性较低,反应在高温、高压下才能保证足够的反应速度,但其抗毒性较强,适用于CO加氢反应,由于反应温度高,需要在催化剂中添加高熔点的组分,以提高其耐热性。(3)复合氧化物和硫化物 为了改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通常采用多种氧化物混合使用,以使各组分发挥各自的特性,相互配合,提高催化效率。金属硫化物主要有MoS2、NiS3、WS2、Co-M
7、o-S、Fe-Mo-S等,其抗毒性强,可用于含硫化合物的加氢、氢解等反应,这类催化剂的活性较差,所需的反应温度也比较高。,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4)金属络合物催化剂 此类加氢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原子主要为贵金属,如Ru、Rh、Pd等的络合物。另外也有部分非贵金属,如Ni、Co、Fe、Cu等的络合物。其主要特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比较温和,适用性比较广泛,抗毒性较强。但由于这类络合物是均相催化剂,溶解在反应液中,因此催化剂的分离相对较困难,而且这类催化剂多使用贵金属,所以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应用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分离和回收。,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
8、出,加氢反应所用的催化剂,通常活性大的容易中毒而且热稳定性较差,为了增加稳定性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助催化剂和选用合适的载体,有些场合下用稳定性好而活性低的催化剂为宜。通常反应温度在150以下时,多使用Pd、Pt等贵金属催化剂,以及用活性很高的骨架镍催化剂;而在150200下反应时,常用Ni、Cu以及它们的合金催化剂;当反应温度高于250时,大多使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为了防止硫中毒常采用金属硫化物催化剂,通常是在高温下进行加氢反应。,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除了催化剂种类以外,在使用各种催化剂时,为了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效能,还要注意催化剂的用量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催化剂的用量。催化剂
9、的常用量如表8-1。骨架镍催化剂由于制备及使用安全要求,用量以湿体积计,通常1ml湿骨架镍约含有1.5g固体,一般操作中10%用量就足够了,但是当催化剂活性下降时,用量需要增加至20%左右。为了安全,某些商品骨架镍是经过钝化的,其用量约为1520%。钌催化剂在70100以及10MPa下活性很高,但它不适用于低压加氢反应。骨架钴只适用于高温高压下将腈还原为胺的反应。铜铬氧化物催化剂广泛用于250300、2530MPa条件下将酯氢解为醇,或将酰胺还原成胺。以及在稍缓和的条件(100150、15MPa)下将醛、酮还原为醇,而避免副反应氢解。,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
10、有机合成技术,总之,除了催化剂性质外,催化剂的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验室中的低压加氢反应,一般催化剂的用量较高。而在工业加氢工艺的间歇操作中,要对催化剂的使用量加以控制,以防止反应速度过快而导致温度失控,造成反应产物选择性下降,甚至引发工业事故。在工业加氢工艺的连续操作中,催化剂的用量主要取决于反应的接触时间。此外,通过控制催化剂的用量,有时也可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如在下述的反应中,用量为4%的催化剂铂-炭(吸附量为5%)可以防止苯环上溴的脱落。尽管增加催化剂用量可以提高加氢反应的速度,但反应速度增加的程度与催化剂的用量不呈线性关系,如增加催化剂用量1倍,加氢速度可以提高510倍。,第二节
11、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催化剂使用的注意事项。由于骨架镍在空气中可以发生自燃,因此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避免将其暴露于空气中。活泼的骨架镍一般需要浸于乙醇溶液中,少量催化剂在加料过程中溅落在设备周围时,应特别小心,当溶剂挥发时,骨架镍催化剂可以自燃而引起火灾。从加料操作来说,一些密度较大的催化剂如骨架镍、氧化铂等,能很快沉入溶剂中,不会与空气接触,产生氧化的可能性较小。但某些载体型催化剂,特别是以活性炭为载体的催化剂,由于密度较小,易漂浮于溶剂表面。如果反应中采用易燃性低沸点溶剂,则漂浮于溶剂表面的催化剂就易被空气氧化而引起燃烧。,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一般来说,在进行低压加氢
12、反应时,催化剂可以先加到乙醇或乙酸中,调匀后再将其加到反应容器中,就可避免发生着火的危险。如果需要大量的催化剂时,必须预先采用溶剂浸润后再分批加料。若采用高沸点溶剂如乙二醇缩甲醚、二乙二醇缩甲醚等,几乎不会发生火灾危险。此外也可以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将反应设备中的空气用惰性气体置换掉也可保证安全运行。有些催化剂本身很稳定,如稳定骨架镍、铜铬氧化物等,操作时的安全系数较高。但是这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相对较低。,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3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因素(1)反应选择性 提高选择性是为了得到所需要的产物和减少不希望发生的副反应,选择性与连串和平行反应有关。在加氢反应中,在反应物分子中
13、可能存在不止一个官能团可以进行加氢反应,这就出现了几种可能性,就可能存在平行反应,如:这时必须通过催化剂的选择和控制反应条件,使反应按照指定的方向进行,以获得高的选择性。,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另外,加氢反应中目的产物通常还能继续加氢,也就是说,主反应是一系列连串反应中的一步,如:酸、醛、酮等含氧化合物加氢可以得到相应的醇,但如果继续加氢,则发生氢解而生成烷烃:腈则依次生成亚胺、胺及烷烃 因此,为了得到目的产物,就需要使反应停留在某一个阶段,避免发生深度加氢而降低选择性。,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2)反应物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对加氢速度有一定的影响,这与反应物在催
14、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力、活化难易程度及反应物发生加氢反应时受到空间障碍的影响均有关。不同的催化剂其影响也不相同。不饱和烃的加氢,以乙烯的反应速度最快。由于乙炔的吸附过强烈,因此其加氢速度并不快。芳烃由于其特有的稳定性,其加氢活性不如烯烃和炔烃。随着取代基的增多,空间阻碍效应增大,加氢速度减慢。所以对于烃类加氢反应有以下规律:烯烃炔烃芳烃 对于含氧化合物醛、酮、酯、酸的加氢反应,其加氢产物都是醇,加氢能力依次为:醛酮酯酸,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3)加氢反应溶剂 溶剂在加氢反应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起溶解的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加氢反应的速度和加氢反应的方向。这主要是由于溶剂使反
15、应所用催化剂对被加氢物的吸附特性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氢的吸附量。同时它还可以使催化剂分散得更好,有利于相间传质。因此,加氢反应所用溶剂要求既不与加氢反应物和产物反应,而且还要求溶剂在反应条件下不易被加氢,同时易与产物分离。溶剂不同,加氢速度不同,生成物也不相同。例如:用骨架镍为催化剂,进行环戊二烯的加氢,若使用甲苯或环己烷作溶剂,则生成环戊烯;若使用乙醇和甲醇作溶剂,能吸收2mol氢,生成环戊烷。,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加氢反应常用的溶剂有:乙酸、甲醇、乙醇、丙酮、甲苯、环己烷、苯、乙酸乙酯、石油醚等。其活性顺序为:乙酸甲醇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甲苯苯环己烷石油醚 溶剂除了上述的作
16、用外,还可用来提供反应的液相状态、调节粘度、带出反应热等。,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4)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原料配比等均会对加氢反应产生影响。温度。加氢反应的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增加。通常增加温度3050,反应速度增加1倍,约相当于活化能为2124kJ/mol。但是,温度过高往往会引起副反应的发生并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与寿命。因此,在可以完成目的反应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低的反应温度。一般情况下,使用铂、钯等高活性催化剂时,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使用骨架镍时,要求较高的加氢温度。但是,使用高活性的骨架镍时,如果加氢温度超过100,会使反应过于激烈,甚至会使反应失控。由于加氢
17、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对加氢反应平衡不利,会造成平衡转化率下降,同时对被加氢物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如热裂解)。这些反应温度受到反应平衡的限制,存在一段适宜的反应温度。,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压力。压力对加氢反应有很大的影响。气相加氢反应中,提高压力相当于增加氢的浓度,因此反应速度可按比例增加;对于液相加氢,增加压力可以增加氢气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同样也可以明显提高反应速度。但是,压力增大会使加氢反应的选择性降低,出现副反应,有时会使反应变得剧烈。加氢反应使用的压力与所选用的催化剂有关,催化剂活性高,则使用的压力就低。几种常见液相加氢的压力、温度与反应中所用催化剂的关系比较见表8-2
18、,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原料配比。通常加氢反应的原料配比为氢过量,这样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提高被加氢物的转化率,同时有利于反应热的传递。但是氢过量必须适当,过多则会造成连串副反应,选择性下降。,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二、催化加氢反应类型 1碳-碳双键及芳环的催化加氢(1)碳-碳双键加氢 烯烃加氢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骨架镍、载体镍和各种多金属催化剂(铜-铬、锌-铬等)。在催化剂存在下,100200、12MPa下加氢反应很快。若原料中含有硫化物,则会使催化剂中毒,因此必须对原料进行精制。否则需要采用抗硫催化剂,通常为金属硫化物如:硫化镍、钨、钼等,但是这类催化剂的活性较低
19、,所需要的反应条件为:300320、2530MPa。不饱和烃的加氢非常容易,选择性很高,而且副产物少。加氢的活性与分子结构有关,分子越简单,即双键碳原子上取代基越少、越小,则活性越高,乙烯的加氢反应活性最高。其活性顺序如下:,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直链双烯烃较单烯烃更容易加氢,加氢的位置与双烯烃的结构有关。双烯烃的加氢可停留在单烯烃。多烯烃的加氢也有类似过程。即每一个双键可吸收一分子氢,直至饱和。如果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就可以对多烯烃进行部分加氢,保留一部分双键。,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环烯烃与直链烯烃的加氢反应采用相同的催化剂,双键上有取代基时可减慢加氢反
20、应速度。另外,环烯烃的加氢有发生开环副反应的可能,因此要得到环状产物则需要控制反应条件。通常五元环和六元环较稳定。由此可见,在烯烃特别是环烯烃加氢时,操作条件的确定非常重要,它对反应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条件得到不同的反应产物。,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碳-碳双键的加氢反应主要用于汽油的加工和精制。另外一些重要的中间体的制备也是其重要的应用。在以上反应中,当产物为环状单烯-环戊烯、环辛烯和环十二烯时。需要控制加氢程度,使其停留在生成单烯的反应阶段。环烯烃加氢催化剂常用负载型镍、钴。,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2含氧化合物的催化加氢(1)脂肪醛、酮的加氢
21、饱和脂肪醛或酮加氢只发生在羰基部分,生成与醛或酮相应的伯醇或仲醇。例如:上述反应中常用负载型镍、铜、铜-铬催化剂。如果原料中含硫,则需采用镍、钨或钴的氧化物或硫化物作催化剂。醛基更易进行加氢,因此反应条件较为缓和,一般反应温度为50150(用镍或铬催化剂)或200250(用硫化物催化剂);而酮基催化加氢的反应条件为150250及300350。为了加速反应及提高平衡转化率,此类反应通常在加压下进行,采用镍催化剂压力为12MPa,采用铬催化剂压力为520MPa,采用硫化物催化剂则压力为30MPa。,第二节 催化加氢,精细有机合成技术,醛加氢时生成的醇会与醛缩合成半缩醛及醛缩醇。这些副产物的加氢比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还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2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