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元素及化合物.ppt
《重要元素及化合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元素及化合物.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要元素及化合物,第六章,目录,6.1 单质的物理性质6.2 单质的化学性质 6.3 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6.4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6.5 无机材料,6.1 单质的物理性质,在目前发现的 112 种元素中,单质的存在状态各异,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或晶体结构有关。由于原子结构或晶体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单质的物理性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熔点、沸点和硬度,单质的熔点、沸点和硬度概述,单质的熔点、沸点和硬度一般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熔点高的单质其沸点一般也高,硬度也较大。,单质的熔点,单质的熔点(),单质的沸点,单质的沸点(),单质的硬度,单质的硬度(莫
2、氏),第 2、3 周期元素的单质从左到右,逐渐升高,IVA最高,随后降低;,第 4、5、6 周期元素的单质从左到右,逐渐升高,VIB最高,随后总趋势是逐渐降低。即:高熔点、高硬度单质集中在中部,其两侧较低。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和硬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晶体类型。,主族元素的晶体类型,同周期,从左到右:典型的金属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有:原子半径越小有效核电荷数越多 未成对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其单质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He 的熔、沸点是所有物质中最低者,非金属中,熔点最高、硬度最大的均是金刚石。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 W,硬度最大的是
3、 Cr。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Hg。延性最好的金属铂。最细的铂丝直径只有 1/5000 mm。展性最强的金属金。最薄的金厚度只有 1/10000 mm。,碳的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sp3 网格状 硬度大 原子晶体石墨:sp2 层状 润滑性、导电性 过渡型晶体 C60:类sp2 球烯 多种优异性能 分子晶体,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C60,金刚石,C60的发现,C60 结构图,1996年 Kroto,Smalley及 Curl 三位教授因首先发现 C60 而荣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化学奖。,H.W.克鲁托Harold W.Kroto,R.E.史沫莱Richard E.Smalle
4、y,R.F.柯尔Robert F.Curl,发现 C60 的三位科学家,导电性和能带理论,1 单质的导电性,物质按导电能力大小可以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一般而言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电导率(MSm-1)10 1010-11 10-11 金属 Si、Ge、Se CO2、NaCl(s)及其合金 Cl2、O2、Ne,金属能三维导电,是电的良导体;许多非金属单质不能导电,是绝缘体;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是半导体,例如 Si、Ge 等。,Ag 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g 也是导热性最好的金属。,单质的电导率(MSm-1),2 固体能带理论,以分子轨道理论为基础。以钠为例,两个3s原子轨道可以组合形成
5、两个分子轨道:一个能量较低的成键分子轨道和一个能量较高的反键分子轨道。当原子数目n 很大时,分子轨道数也很多,这些分子轨道的能级之间相差极小,形成了具有一定上限和下限的能带,由于3s 原子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3s 能带。,设有1mol Na 原子,按泡利不相容原理可以容纳2NA个电子,而1mol Na原子只有NA个电子,只能充满3s能带较低的一半分子轨道,其他一半是空的。此时,3s 能带是未满的能带,简称未满带。,1 mol 钠原子的 3s 轨道能带,3 能带理论的应用,金属晶体中存在这种未满的能带是金属能导电的根本原因。,绝缘体的特征是价电子所处的能带都是满带,且满带与相邻的空带之间存在
6、一个较宽的禁带。禁带宽度:5 eV,半导体的能带与绝缘体的相似,但半导体的禁带要狭窄得多。禁带宽度:1 eV,a 导体,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模型示意图,未满带,影响金属导电性的因素:温度:温度升高,导电能力降低。温度接近0K,某些物质导电能力增至无穷大-超导体。杂质:杂质含量增加,导电能力降低。一般铝线的纯度在99.5%以上,铜线在99.9%以上。影响半导体导电性能的因素:温度:温度升高,电导率增加。杂质:适量的杂质,电导率增加。例:Si、Ge 中掺加 P、As、Sb 等。,单质的纯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其导电性能影响很大。,6.2 单质的化学性质,单质的化学性质通常表现为氧化还原性。,非金
7、属单质的特征是化学反应中能获得电子而表现出氧化性,但不少非金属单质有时也能表现出还原性。,金属单质最突出的性质是它们容易失去电子而表现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思考1: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从结构因素考虑,主要与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思考2: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主要体现在哪些反应上?,金属与氧的作用。,金属置换H的能力。,1 金属单质活泼性规律,同一周期在短周期中,从左到右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在长周期中的递变情况和短周期一致,但较为缓慢,也有例外。,同一族自上而下主副族变化规律相反(B与相邻的主族一致)。,金属单质活泼性规律,s区金属很活泼,具有很
8、强的还原性。常温下与空气作用生成正常的氧化物。还能生成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例如:正常氧化物:Li2O、CaO 过氧化物:Na2O2、BaO2(Be、Mg除外)过氧化物 M2O2 中含有过氧离子O22-或OO2-超氧化物:KO2、BaO4(Li、Be、Mg 除外)超氧化物中含有超氧离子O2-,其结构为:OO-,2 金属与氧的作用,较易制备的 KO2 常用于急救器或装在防毒面具中。,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均为固体储氧物质,与水作用可放出 O2,又可吸收 CO2 并产生 O2 气。例如:2Na2O2+2H2 O=4NaOH+O2 4NaO2+2H2 O=4NaOH+3O2 2Na2O2(s)+2CO2(
9、g)=2Na2CO3(s)+O2(g)4KO2(s)+2CO2(g)=2K2CO3+3O2(g),p 区金属元素中只有 Al 比较活泼,能在空气中与氧反应,但生成致密的氧化膜。,d 区元素也比较不活泼,第四周期元素除 Cu 以外其它金属可以与氧反应,但 Cr、Zn 也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思考:副族元素与氧反应的活泼性递变规律同主族元素相比,有何不同?,同一周期:活泼性递变规律基本一致,但副族元素的变化很 小,性质比较类似。同一族:主族元素的活泼性随周期数增加而增加;副族元素(除 Sc 副族)随周期数增加而降低。,3 金属的溶解,s区金属与水剧烈反应,置换出水中的氢。2M(s)+2H2O(l)2
10、M+(aq)+2OH-(aq)+H2(g)钠和钠下方的同族元素与水反应十分激烈,过程中生成的氢气能自燃。,p 区金属(除 Sb、Bi 外)和第四周期副族金属(Cu 除外)的电极电势比 H 低,可以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如:Zn+H2SO4=ZnSO4+H2,d 区第五和第六周期金属(包括 Cu)的电极电势比H高,只能与氧化性的酸(浓硫酸、浓硝酸、王水等)反应。,铌、钽、钌、铑、锇、铱等不能溶于王水,可以溶于浓硫酸和氢氟酸的混合酸。,p 区金属中的铝、镓、锡、铅等可以溶解于氢氧化钠。Sn+2NaOH=Na2SnO2+H2(g)2Al+2NaOH+2H2O=2NaAlO2+3H2(g),4 金属的钝
11、化,金属在空气中会自动氧化生成具有较强保护作用的氧化膜,称为金属的钝化。最易产生钝化作用的有Al、Cr、Ni 和 Ti 以及含有这些金属的合金。,金属的钝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金属所形成的氧化膜在金属表面必须是连续的,即所生成的氧化物的体积必须大于金属原有的体积。,氧化膜的结构致密,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氧化膜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相差不能太大。,非金属单质的氧化还原性,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F2、O2、Cl2、Br2 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作氧化剂。F2+2H2O=4HF+O2 Cl2(适量)2I I2 2Cl 5Cl2(过量)+I2+6H2O=10Cl+2IO3+12H+,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12、C、H2、Si 常用做还原剂,如:3C+Fe2O3=2Fe+3CO(g)C+2H2SO4(浓)=CO2(g)+2SO2(g)+2H2O S+2HNO3(浓)=H2SO4+2NO(g)3Si+18HF+4HNO3=3H2SiF6+4NO(g)+8H2OSi+2NaOH+H2O=Na2SiO3+2H2(g),一些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稀有气体、N2 等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常用做惰性介质保护气体。,歧化反应 有些非金属单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其中 Cl2、Br2、I2、P4、S8 等能发生歧化反应。Cl2+H2O=HCl+HClO Cl2+2NaOH=NaCl+NaClO+H2O,溴和碘在氢氧
13、化钠中倾向于生成溴酸钠和碘酸钠:Br2+6NaOH=5NaBr+NaBrO3+3H2O,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可以释放出原子氯,后者有极强的杀菌和漂白作用。因此广泛地用作消毒液和漂白剂。次氯酸钠在工业上用作氧化剂。,离子型氢化物,活泼性极强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可以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离子型氢化物:2Na+H2=2NaH Ca+H2=CaH2 CaH2+2H2O=Ca(OH)2+2H2,氢化物可分为共价型(如HCl)、金属型、离子型等。离子型氢化物可以释放原子态氢,在工业上作为强还原剂用于还原醛、酮、酯等碳基化合物。,6.3 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无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情况比较复杂。这里依照元素的周期性规
14、律和物质结构,尤其是晶体结构理论为基础,讨论具有代表性的氯化物和氧化物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以及规律。,6.3.1 氯化物的物理性质,氯化物是指氯与电负性比氯小的元素所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氯化物概述 NaCl、KCl、BaCl2 等离子型氯化物熔点较高、稳定性好,在熔融状态可用作高温介质(盐浴剂),CaF2、NaCl、KCl 等可以用作红外光谱仪的棱镜。过渡型的无水氯化物如 AlCl3、ZnCl2、FeCl3 等可以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常用作烷基化反应或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性质较稳定的无水氯化物如 CaCl2 等常用作干燥剂。,1 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大致分为三种情况:活泼
15、金属的氯化物如 NaCl、KCl、BaCl2 等是离子晶体,熔点、沸点较高。,非金属的氯化物如 PCl3、CCl4、SiCl4 等是分子晶体,熔点、沸点都很低。,位于周期表中部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如AlCl3、FeCl3、CrCl3、ZnCl2 等是过渡型氯化物,熔点、沸点介于两者之间。,氯化物熔点,氯化物的熔点注1:IBVB,IAIVA族价态与族数相同;VIB、VA族为三氯化物。VIIB和VIII族为二氯化物。注2:Tl、Pb、Bi 分别为+1、+2、+3价。,氯化物的沸点s 表示升华;d 表示分解;LiCl,ScCl3的数据有一个温度范围,本表取平均值。,从熔点数据发现两个有趣的问题:,(1
16、)IA(LiCl除外)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A(BeCl2除外)从上到下,熔点逐渐升高,虽都具有较高熔点,但变化趋势相反。(2)多数过渡金属及 p 区金属氯化物,不但熔点较低,且同一金属的低价态氯化物熔点比高价态的要高。例如熔点:FeCl2FeCl3;SnCl2SnCl4,NaCl、KCl、RbCl、CsCl r+EL离子键熔点,增大,减少,减弱,降低,A 变化规律不符合离子晶体的规律,说明还有其它因素起作用。离子极化理论可说明。,分析:NaCl、KCl、RbCl、CsCl 是典型的离子晶体,熔点与晶体的晶格能大小有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其晶格越稳定。,离
17、子作为带电微粒,自身又可以起电场作用,使其它离子变形。离子的这种能力称为极化能力。故离子有二重性:变形性和极化能力。,2 离子极化理论及应用,把组成化合物的原子看作球形的正、负离子,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于球心。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离子中的原子核和电子会发生相对位移,离子就会变形,正负电荷中心发生位移,产生诱导偶极,这种过程叫做离子极化。,正离子一般其半径较小,它对相邻的负离子会产生诱导作用,使其变形极化;而负离子由于带有负电荷,一般半径较大,易被诱导极化,变形性较大。因此,通常考虑离子极化作用时,一般考虑正离子对负离子的极化能力大小和负离子在正离子极化作用下的变形性大小。若正离子的极化能力愈大、
18、负离子的变形性愈大,则离子极化作用愈强。,影响离子极化作用的重要因素,极化力(离子使其他离子极化而发生变形的能力)离子的极化力决定于它的电场强度,主要取决于:离子的电荷 电荷数越多,极化力越强。,离子的半径 半径越小,极化力越强。如:Mg2+Ba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 8电子构型(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离子(如 Na+、Mg2+)极化力弱,917 电子构型的离子(如 Cr3、Mn2、Fe2、Fe3+)以及 18电子构型的离子(如 Ag、Zn2+等)极化力较强。18、(18+2)及2电子构型(917)电子构型 8电子构型。,离子变形性(离子可以被极化的程度)离子变形性大小与离子的结构有关,主要取
19、决于:,离子的电荷:随正电荷的减少或负电荷的增加,变形性增大。Si4+Al3+Mg2+Na+F-O2-,离子的半径:随半径的增大,变形性增大。F-Cl-Br-I-;O2-S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18、917 等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较大,具有稀有气体外层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小。K+Ag+;Ca2+Hg2+,附加极化作用 离子的极化作用主要指正离子使负离子变形极化。由于电子构型为 18、(18+2)电子构型的正离子极化力和变形性都比较大,当它们与变形性较大的负离子结合时,在使负离子变形极化的同时,它们本身又会受到负离子极化而变形,从而产生附加极化作用,加强了正负离子间的极化作用。例如 Ag+、
20、Cd2+、Hg2+与I、S2 间的极化。,离子极化对化学键类型的影响,离子间的极化作用很强时,会导致正负离子的电子云产生较大变形,甚至发生电子云的相互重叠,此时离子键转变成了共价键。相应的晶体由离子晶体转变为层状过渡型晶体,最后转变为共价性分子晶体。,键长正负离子半径和,键长正负离子半径和,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判别(单位:pm)晶体实测键长离子半径之和键型NaF 231 231 离子键AgF 246 257 离子键AgCl 277 302 过渡型AlN 187 221 共价键AgBr 288 320 过渡型SiC 189 301 共价键AgI 299 337 共价键,(1)溶解度:极化作用越大,溶
21、解度越小。离子极化使离子键逐步向共价键过渡,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离子极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例:AgF 为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AgCl、AgBr、AgI 均为共价化合物,并且共价程度依次增大,水中溶解度依次降低。(2)颜色:极化作用越大,颜色越深。例:AgCl是白色的,但AgBr、AgI却是黄色的。一般化合物的极化程度越大,化合物的颜色越深。所以AgBr是浅黄,而AgI是黄色的。,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3)熔、沸点:极化作用越大,熔沸点越低 在BeCl2、MgCl2、CaCl2、SrCl2、BaCl2等化合物中,BeCl2具有较低的熔、沸点。Be2离子半径最小,又是
22、2电子构型,因此Be2有很大的极化能力,使 Cl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形,Be2和 Cl之间的键有较显著的共价性。因此 BeCl2 具有较低的熔、沸点。,对第三周期氯化物:由于Na+、Mg2+、Al3+、Si4+的离子电荷依次递增而半径减小,极化力依次增强,引起Cl发生变形的程度也依次增大,致使正负离子轨道的重叠程度增大,键的极性减小,相应的晶体由 NaCl 的离子晶体转变为 MgCl2、AlCl3 的层状过渡型晶体,最后转变为 SiCl4 的共价型分子晶体,其熔点、沸点、导电性也依次递减。,FeCl2 熔点高于 FeCl3 的熔点:Fe3+正电荷较多,半径较小,极化能力更强,因此FeCl3 中的离
23、子极化作用较 FeCl2 强,使 FeCl3 晶体的熔点下降。又如:SnCl2 SnCl4 TlCl TlCl3,氧化物的熔点、沸点和硬度,金属性强的元素的氧化物是离子型化合物,如 Na2O、MgO,熔点、沸点大都较高。,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如 CO2、N2O5,固态时是分子晶体,熔点、沸点低;SiO2 则是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金属性弱的元素的氧化物属过渡型晶体:其中低价态偏向原子晶体,如 Cr2O3、Fe2O3、Al2O3,熔、沸点高。高价态偏向共价型分子晶体,如 V2O5、CrO3、MoO3,熔、沸点低。,原子型、离子型和某些过渡型的氧化物晶体,由于具有熔点高、硬度大、
24、对热稳定性高的共性,工程中常可用作磨料、耐火材料及耐高温无机涂料等。,氧化物的熔点,除标有*、*和VIII族的元素外,所有元素氧化物的价态与族数一致。*:Rh2O3;*:Au2O3;VIII族:+2 价。VA族有下划线的为+3 价。,大多数相同价态的某金属的氧化物熔点比其氯化物高。例如:MgOMgCl2;Fe2O3FeCl3;CuOCuCl2,6.4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选择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的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亚硝酸盐、过氧化氢为代表,介绍其氧化还原性、介质的影响及产物的一般规律。,6.4.1 氧化还原性,高锰酸钾,在中性或弱碱性的溶液中,还原为 MnO2(棕褐色沉淀)。,在强
25、碱性溶液中,被还原为 MnO42-(绿色)。,Mn:3d54s2 常见氧化值:+2、+3、+4、+6、+7,如 MnO、Mn2O3、MnO2、MnO42-、MnO4-。,高锰酸钾是暗紫色晶体,常用强氧化剂。氧化能力随介质的酸度的减弱而减弱,还原产物也不同。,酸性介质中是很强的氧化剂。还原产物为 Mn2+(肉色)。,(MnO4-/Mn2+)=1.506V,MnO4(aq)+8H+(aq)+5e=Mn2+(aq)+4H2O(l),MnO4(aq)+2H2O(l)+3e=MnO2(s)+4OH(aq),(MnO4-/MnO2)=0.595V,MnO4(aq)+e=MnO42(aq),(MnO4-/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要 元素 化合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2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