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任务及方法.ppt
《1教育心理学任务及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教育心理学任务及方法.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的基础主要在5 岁前奠定的蒙台梭利:儿童头3 年的发展可看作人的一生井深大:如果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才维纳:所有儿童早期的学习都是一个奇迹穆勒,俄国杰出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人的性格大都是在人一生的最初几年内形成的,而且在这几年内在人的性格中所形成的东西是很牢固的,它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美国教育家阿诺德格塞尔说得更具体:“在学龄前阶段,大脑发育的速度非常快,6 岁前,大脑的大部分几乎都成熟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基础主要在5 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孩子大点为什么不爱学习了?,我们从来不会看到一个懒惰的孩子,从来不会看到一个在床上睡懒觉的
2、幼儿,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个生龙活虎如痴如醉旁若无人探索自己世界的幼儿。孩子生来就有一种求得胜任的内在欲望,生来就有去做和去学怎样做的冲动。他通过操纵、摆弄、尝试、重复、调查,以求得对环境最大程度的把握,而这一切都是出自各种活动带来的快乐!,母亲要经过训练,没有人敢不经过充分的练习就走上舞台去演奏钢琴,没有谁敢不经过考核就把汽车发动后开到市区,但是人类何曾出现过为了哺育孩子而去精心设置的育儿学校呢?,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6 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6 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
3、;倘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孩子2岁前有记忆吗?,她来到人间时,轰炸便夺去了她的父亲、母亲和姑母的生命,被一个十分喜爱她的人收养。但是从八岁起她开始唠叨两件怪事,一是毫不留情地对母亲说:“你不是我母亲,不是。”另一件事是,每两三年好便重复一次这些话:“我从死神那里来,我被杀害过,见过死神”。科根曾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奏苏联作曲家的新乐曲,据说,他在妻子的伴奏下曾短期间练过那支乐曲。当时,他的妻子临近产期,不久生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长到四岁时学会了拉提琴。有一天
4、,他却突然开始奏出了一支曲。这支乐曲仅在那次音乐会上演奏过一次,后来再也没有演奏过,也没有灌制成唱片,他的孩子理应没有听过这支曲子,递减法则,木村久一说,儿童的可能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生来具备度可能能力的孩子,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以成为一个具备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即使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成为具备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十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参达到具备度能力的人,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婴孩的一天绝不是绝对时间意义上的一天儿童的学习存在着递减法则例如阅读,如果迟学会阅读几年,它对生活的影响将绝不是几年,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儿
5、童四岁以前的智力发展程度相当于其后十三年的智力发育程度;八岁时的词汇量就已达到一半,另一半需要在今后十八年中才能掌握了的。,敬意,有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沉思片刻回答:“幼儿园。”他解释说:“幼儿园教会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春暖2012视频,如果你今天不在这里,你会在做什么不情愿做的事情呢?,抓手游戏,问题1:1=5 2=20 3=130 4=605 5=?问题2:把一盒蛋糕切成8份,
6、分给8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问题 3:抽屉里有黑、白两种袜子,它们相互混合在一起,它们的个数比例是4:5。请问,你要取出多少袜子才能确保其中有两只是同颜色的?问题 4:一个和尚到山顶一座庙里烧香。他日出步行上山,日落时才到达山顶。烧完香后他在山上住了一宿。第二天,他日出下山,中午就到了山脚。请问,该和尚在上山下山时,是否会在特定时刻同时经过某一地方?,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1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及性质 2 教育与心理发展3 学习理论4 学习的迁移5 学习动机6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7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8 学习策略9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10 教师心理11 教学设计及有效教学12 课堂管理与评
7、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U形记忆系列位置效应虎头豹尾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迈好眼前的一小步高原现象柳暗花明又一村思维定势小步子,大目标连锁塑造(妻子让丈夫煮米;只坐5分钟的小朋友)鸡尾酒会效应为谁玩儿?德西效应教育无小事蝴蝶效应(一句话影响孩子一辈子)感人者莫乎情南风效应真实的谎言罗森塔尔效应奖励的艺术扇贝效应,绝望的体验习得性无助为了明天更美好延迟满足登门槛效应;留面子效应鲶鱼效应为什么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边际递减效应贴标签效应(犯人变勇士),过去的教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恩施当世,润物无声,感念春风化雨的襟怀泽
8、被后人,不争名利,追忆厚德载物的灵魂,怎样教书启功之师陈垣如是说:,人脸可以对立,但感情不可以对立万不可偏爱,讥笑学生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都要尽力找他们一点小好处,加以夸奖不要发脾气,要取得学生的佩服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要疏通课堂空气,教师关注问题,课堂纪律激发学生动机因材施教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家长关系教学组织和管理处理个别学生问题,教师成长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学生喜欢我吗?同事,领导怎么看我?关注情境阶段如何上好课?关注学生成绩关注学生阶段因材施教专家教师与新手,内容提要,(8)教育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与教的科学。(美国教育百科全书),
9、(4)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D.P.奥苏伯尔),(5)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冯忠良教育心理学),(7)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邵瑞珍教育心理学),(6)教育心理学是对我们如何教和学有关的那些思想和行为的研究。(N.L.盖奇),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种种表述,(1)“教育心理学旨在对研究教育者提供有关人性变化的知识、俾供其建立教育理论之用”(桑代克),(2)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3)研究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潘菽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理解:
10、(1)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教育心理。不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2)主要内容是研究“学与教”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 研究序列:首先是学生的“学”,其次是教师的“教”,一、教育心理学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五要素学生特点:性别、年龄、智力、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类型、家庭背景、兴趣教师特点:讲课风格,人格魅力,性格特点,敬业精神,技能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校本课程教学媒体:录音、录像,电视,多媒体,挂图,实物,(生物课)教学环境:物质环境(桌椅,多媒体,操场,图书馆,机房),师生关系,班级氛围,校风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获得知识、技能、态度的过程教学过程
11、包括什么?反思什么?三过程有什么关系?,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图,主要内容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2.认知领域学习心理;3.运动技能领域学习心理 4.品德心理;5.学习的测量与评价;6.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7.教学设计 8.课堂管理 9.教师心理,二、教育心理学内容与体系,此外,科学趋向的教学论进入教育心理学也成为一种趋向。关于在教育心理学中应否列入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内容还存在不同意见。,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分野,1.儿童心理学2.学习心理学3.学校心理学: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4.教育学:教育本质、教育方针、政策(十二
12、五规划)5.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研究主要集中于:1课堂中的学习集体,集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2学校教育目标、准则、组织管理对个体心理的影响;3教育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包括相互吸引力、凝聚力等;,三、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一)中国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任务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2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