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与灾害防治.ppt
《通风与灾害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与灾害防治.ppt(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教学目的:重点掌握通风的主要任务;规程对有关有毒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的要求;了解井下会产生哪些有害气体及瓦斯的定义;了解规程对矿井通风系统主要有哪些要求。,什么叫“一通三防”?“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矿井通风,防止瓦斯、煤尘、灭火的技术管理工作的简称。水、火、机电、顶板、运输等事故也威胁着安全,但是“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井下空气,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要经过物理和化学两种变化,主要是:人员呼吸、煤和其他物质氧化,使氧含量减少;混入各种有害气体;混入煤尘及岩尘;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了的空气称为井下空气。,第一章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一
2、、井下有毒有害气体:1、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2、有害气体:甲烷、氢气、二氧化碳。,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嗅;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1;微溶于水;能使物质氧化,并能助燃 氧浓度与人的关系:休息时:0.25L/min左右;工作和行走时:1-3L/min;氧含量减至17%时:静止状态对人影响小,工作时感到剧烈心跳和气喘;氧含量减至9-12%时:人很快昏迷;氧含量减至6-9%时:很快失去知觉,若不急救 就会死亡。规程第100条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 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2、二氧化碳(0.04):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3、0.5%;矿井总回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井下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煤或岩石缓慢氧化和矿井水与酸性岩石的分解;从煤岩层中涌出;煤自燃、井下发生火灾或煤尘、瓦斯燃烧爆炸;人的呼吸和爆破工作等。,3、氮气(79.00)(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嗅、无毒;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不助燃。氮气含量高时,可使氧含量相对减少使人窒息。(2)井下氮气含量增加原因:有机物的腐烂;爆破工作;煤岩层中与瓦斯同时涌出。,3、瓦斯(1)定义:从煤
4、岩层内涌出的各种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比空气轻,其相对密度为0.554。(2)特性:窒息性;燃烧性;爆炸性。,4、一氧化碳CO(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剧毒性;浓度达到13-75%时具有爆炸性。与红血球的结合能力强,是氧气的250300倍。一氧化碳轻微中毒有头疼、心跳、耳鸣等症状,严重中毒会反应迟钝,失去知觉、抽筋甚至死亡。规程允许最高浓度0.0024。(2)来源:爆破工作:1kg炸药爆炸可产生100L一氧化碳。井下火灾:1m3木材燃烧产生500m3一氧化碳。煤尘、瓦斯燃烧或爆炸: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对人的伤害更大。,5、硫化氢(1)物理性质:
5、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易溶于水。具有燃烧、爆炸性。它与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19,有强烈毒性。规程规定,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0.00066。(2)危害性:强毒性;刺激眼睛与喉咙,中毒时感到头痛、呕吐、乏力,严重时失去知觉,抽筋直至死亡。浓度达到6%时遇火爆炸。,6、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嗅;是最轻 的气体;难溶于水;浓度达4-74%时有爆炸性。规程规定最高允许浓度0.5。来源:蓄电池机车的充电过程放出氢气;火灾区域或矿层也可以放出氢气。,7、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对密度1.59,易溶于水而生成硝酸,有剧毒,对眼、鼻、呼吸道及肺部有刺激作用,引起肺气肿。二氧化氮中毒会造成咳
6、嗽、胸痛、声带痉挛、呕吐腹泻、神经麻木,甚至死亡。其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规程规定其最高允许浓度0.00025,8、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相对密度2.2,易积聚巷道底部,易溶于水,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有剧毒,能强烈刺激眼及 呼吸道粘膜。其允许最高浓度0.0005.,9、氨气(NH3)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相对密度0.6,有浓烈氨臭味,易溶于水,有剧毒。它能刺激皮肤及上呼吸道,而引起咳嗽、头晕,严重时失去知觉,以至死亡。有爆炸性。主要来源有:炸药爆破,矿井火灾及爆炸,有机物的氧化腐烂,部分岩层涌出等。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04。,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二、矿井通风
7、的基本任务,(1)向井下各工作场所连续不断地供给适量的新鲜空气;(2)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并排出矿井之外。(3)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三、井下气候条件,井下气候条件:指井下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三者综合所给予的舒适感觉程度。井下气候条件好坏,对人体健康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井下空气温度 采煤工作面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作业人员感到不适,甚至会危害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气温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气温不得超过30;1、井下温度过低,必须装设暖风设备,保持进风井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2以上。2、地温较高的矿井及
8、局部超温地点,应采取降温措施,保证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超过26。3、当空气温度超过最高标准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与高温补助。,井下空气湿度 定义:指矿井空气中含水蒸气的数量。表示方法:相对湿度、绝对湿度。矿井通风中所指的湿度,一般为相对湿度。指表示一定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质量之比值的百分数,一般用%来表示。井下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时50%60%,但目前大多数矿井中相对湿度较大,高达80%90%。要控制适宜的温度是比较困难的。,通常可以从空气的温度和风速两个方面进行调节。井下状况:在矿井回风路线上,因气温几乎不变,故湿度几乎不变。夏季矿井主要回风道
9、湿度一般都接近100%。,影响空气湿度的原因1、季节影响。夏季地面空气温度高,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气温逐渐降低饱和作能力变小,矿井空气中的一部分水会在巷道四周和支架上凝结成水珠,井巷变的潮湿井下空气湿度增加,而冬季则相反,空气吸收井巷中的水分,井巷变的干燥,空气湿度降低。2、地下水影响。井下含水量大,例如顶板淋水或底板出水等,使井下空气湿度增加,有的矿井高达90%100%,风 速,一、什么是风速。就是空气对流的速度。易易井巷和采掘工作面风速过低过高都不行。风速过低,汗水不易蒸发,人体多余热量不易散失掉,人就感到闷热不舒服,同时还会积聚瓦斯和煤尘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或者窒息事故;风速过高,不仅使
10、人体散发过多热量,易患感冒,而且会引起矿尘飞扬,恶化作业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还有可能引起煤尘爆炸。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了不同井巷中的最高和最低允许风速。,井下允许风流风速,三、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合理,对整个矿井的通风状况的好坏和能否保障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生产矿井通风系统的改进应足够重视。矿井通风系统包括:进回风在井田内布置方式;主扇的工作方法;通风网络、通风设施等。,通风系统可靠性:(1)在生产时期利用通风动力,以最经济的方式,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给保质
11、保量的新鲜风流;(2)保证作业空间有良好的气候条件;(3)冲淡或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4)突发事件对系统影响小;(5)在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并与其它措施结合,防止灾害的扩大。,(二)规程通风系统基本要求,进风井口必须布置在不受有害和高温气体、粉尘、灰尘侵入的地方,并能防洪、防冻;所有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禁止两个独立通风的矿井合并为一个通风系统;多台通风机联合运转应稳定可靠;尽可能采用并联通风系统。避免在系统中设置过多的风门、风桥、调节窗等;箕斗井或装有带式输送机的激光内筒兼作进风井时,必须符合规程对风速、防尘和消防的规定要求。,通风方法 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因素产生的
12、通风动力,致使空气在井下巷道流动的通风方法。注:矿井禁止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风压在全年内会出现风流的反向,在通风管理中应予以充分重视。机械通风:是相对自然通风而言的,即矿井通风压力是由通风机形成的。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而且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3、通风网络(1)分类形式:串联、并联和角联网络(2)串联网络特点:串联的井巷越多、通风阻力越大;进风侧发生灾害将影响到回风侧;各段巷道中风量不能随意变更。(3)并联网络特点:并联的井巷越多、各井巷分得的风量也越小,通风阻力越小;各井巷互不干扰,安全性好。,(4)角联网络特点:串联角联网络中的边缘风路的风流方向是稳定的,而对角风路中
13、的风流方向不稳定。由于这个特点,在有瓦斯涌出的地点将给通风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在通风管理中,应尽量避免出现角联网络。,4、通风构筑物分类:风桥、风墙、风门等(1)风桥:进、回风平面相遇的地点,必须设置风桥。服务年限长、通过风量大于20m3/min的风桥,必须开掘在岩石中。(2)风墙:简称密闭。凡是不运输行人、又须遮断风流的井巷都应设风墙。如封闭火区、采空区和废弃的旧巷等。,(3)风门:人员可以通行、风流不能通过的巷道中,至少要建立两道风门。注意事项:风门两侧压差大时,可设三道风门;矿井主要进、回风巷之间风门应使用闭锁。主要风路的风门应设置一道反风门。案例:1988年2月26日,某矿因嫌
14、工作面温度高而将风门打开,造成风流短路,因风压变化导致上邦内积存的高浓度瓦斯大量涌出,电钻接线短路引起瓦斯爆炸。使井下28名工人遇难。,五、采区通风,采区通风基本要求:采区必须有单独的回风道,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独立通风确有困难可采用串联通风,但必须保证串联风流的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以及矿尘、气温、风速等符合规程规定,并须有经审批的安全措施;,六、掘进通风,1、掘进通风方法 利用矿井全风压、局部动力设备;目前,矿井广泛采用的是局部通风机通风。(1)压入式:掘进工作面大多采用此种方式。规程对局部通风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2)抽出式:主要用于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或其他
15、地点瓦斯超限时,抽排瓦斯进行稀释。,概述 据统计,在矿井重大瓦斯煤尘事故中,有多起是因为通风管理不善、通风系统不合理、风量不足、局扇循环风等引起的。因此,抓好通风管理工作对防止瓦斯煤尘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下边,通过对徐州市发生的一起重大瓦斯煤尘事故进行解剖分析,阐述通风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岗子村“7.22”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2001年7月22日9时13分,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岗子树五副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92人死亡(其中女工23人),直接经济损失538.22万元。,矿井基本情况(一)五副井由来 1997年4月,未经地方主管部门同意,岗子村村委会擅
16、自在五井以北500米处以建五井风井的名义建设五副井,并在未取得证照的前提下,擅自组织生产。因此,五副井实际上是没有形成通风系统、非法生产的独眼井。(二)五副井安全生产情况 该井共有12个采掘工作面(其中采煤工作面5个)。通风方式为独眼井主扇抽出式,主扇时开时停。矿井通风主要靠徐州矿务集因韩桥矿采空区漏风,利用局部通风机向采掘工作面供风。主扇排风量178m3/min,韩桥矿采空区漏风量180m3/min,实际缺风 548m3/min。属低瓦斯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为46%。,事故经过 7月22日8时许,该矿早班工人入升与夜班工人接班,夜班工人陆续升井,早班工人进行正常作业。当时井下共有105人作业。
17、9时13分,地面工人听见了爆炸声并看到井筒冒浓烟。,事故原因分析(一)瓦斯积聚原因分析 该矿井为独眼井,在井筒内安设直径为0.7米的铁风筒,主扇抽出式通风,风量只有178m3/min。事故发生前,主扇一直未开,矿井通风主要靠韩桥矿采空区漏风,漏风量为180m3/min左右。该矿实际缺风达548m3/min。井下有多处盲巷,通风系统混乱,采掘工作面基本处于微风甚至无风状态。701工作面处于独头无风状态,造成该面瓦斯积聚。,(二)煤尘参与爆炸的认定 该井无防尘系统,井下非常干燥,煤尘很大。据调查,有些采掘工作面迎头工人不戴口罩无法工作;有些巷道地面的煤尘厚度达2厘米。该矿煤尘的爆炸指数为46%,具
18、有很强的爆炸危险性。现场勘察时,在巷道棚子上发现有明显的煤尘爆炸结焦物,经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实验室对井下结焦物的样品进行化验,化验结果证实煤尘参与了爆炸。,(三)爆炸火源的认定 由于未发现遇难者携带烟火,爆炸点周围煤层没有煤炭自燃现象,701工作面的工人在701工作面主巷遇难,说明工作面放炮,工人在躲炮。该井工人经常明火放炮,特别是发生事故的这个班不使用放炮器放炮的现象比较严重。另外,据该矿验收员证实,事故当班他在8时40分离开701工作面时,工人正准备采煤作业,半小时左右就发生了爆炸,从时间上推断,爆炸的时间正是701工作面采煤放炮时间。据此可以认定,这次爆炸的火源是工人违章放炮产生
19、的火焰。,事故重要原因 该矿无通风系统、通风管理混乱,主扇时开时停,靠大矿采空区漏风解决通风问题,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第二章 矿井瓦斯,1、定义:从煤岩层内涌出的各种气体 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比空气轻,其相对密度为0.554。,7、矿井引起瓦斯积聚的原因是哪些?(1)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2)风筒断开或风筒严重漏风;(3)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4)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5)风流短路;(6)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7)采空区或盲巷瓦斯涌出异常。,8、瓦斯积聚经常发生在什么地方?如何处理?井下生产中易于积聚瓦斯的地点有:采掘工作面的上隅角,顶板冒
20、落的空洞,风速低的巷道中的顶板附近,停风的盲巷,采煤工作面接近采空区边界,掘进巷道的顶板处,微风区等地方。处理办法有:(1)加强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基本方法。(2)加强瓦斯检查,严禁瓦斯超限作业。(3)废巷,停工,停风的盲巷及连通的巷道,必须及时密闭。(4)及时采取改善通风手段,封闭隔绝等办法,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措施的很多,考虑在现场重点抓好以下几点:(1)必须树立“瓦斯超限就是隐患、瓦斯报警就是事故”的理念,低瓦斯矿井并不能保证不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各工作地点必须有足够的新鲜风量,无风或风量不足严禁作业。(3)各类通风设施必须保证完好,严禁私自打开、停用或损坏通风设
21、施。,第三章 矿井粉尘,在矿井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岩矿微粒统称矿尘。飞扬在空气中的叫做浮尘;从空气中沉降下来的叫做落尘。煤矿矿尘,主要是岩尘与煤尘。,4、煤尘事故的预防预防措施可分防爆措施和隔爆措施两类:一是防爆措施。主要是减少井下各生产环节产尘量、消除沉积煤尘和防止各种火源。现在采掘工作面咱们执行着的粉尘清扫和冲刷巷道、掘进工作面湿式打眼、转载点卸载点喷雾、机采内外喷雾、二次负压降尘、采煤工作面跟机自动喷雾、架间放顶联动喷雾、放炮自动喷雾、放炮远程喷雾、风水联动喷雾、净化通风、耙装洒水、放炮前后撒水、个体防护、设置隔爆设施、使用水炮泥、潮料喷浆、粉尘检测、除尘器除尘等;煤巷和半煤岩巷掘进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风 灾害 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2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