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预应力溷凝土梁和板.ppt
《第八章预应力溷凝土梁和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预应力溷凝土梁和板.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我们知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远远小于其抗压强度,抗拉极限应变远远小于其抗压极限应变。亦即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很低。对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若不允许开裂,钢筋应力 只能达到,这个数值远低于钢筋的屈服强度,钢筋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即便对于允许开裂的构件,规范规定一般的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20.3mm,与此相应的钢筋应力约为150250Nmm2(光圆钢筋)或200300 Nmm2(螺纹钢筋)。这就意味着钢筋的应力无法再提高,使用高强钢筋是无法发挥作用的。,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使用高强混凝土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后,其极限拉应变没有大的变化,弹性模量的提
2、高也很有限。在抗裂能力和弹性模量都没有根本提高的情况下,仍然只能靠加大截面尺寸的方法来保证构件的抗裂能力和刚度,既不能节约材料,反而由于采用高强混凝土而提高了造价。所以从限制开裂和裂缝宽度角度考虑(正常使用),普通钢筋混凝土不能充分利用钢筋的作用。克服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易开裂的缺点的办法,一是加大截面尺寸(浪费);二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可充分发挥高强钢筋的作用,并可使用高强混凝土。这可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减小构件截面尺寸。,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那么,什么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呢?就是指在受荷之前预先对混凝土施加压应力的构件。预应力混凝土的出现是一次革命,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进入
3、了一个新时代,见图5-81。,图5-81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a)预压应力作用下;(b)外荷载作用下;(c)预压力和外荷载共同作用下,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以下特点:提高构件的抗裂性;提高构件的刚度(减小挠度、减小裂缝宽度),但不能提高承载力(相同材料截面相同);节约材料,降低造价。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较高强度的钢筋和混凝土,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减小构件截面尺寸,节约材料、降低造价,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梁的抗扭和抗剪承载力,但不提高抗弯承载力;提高梁的抗疲劳承载力保护钢筋免受大气腐蚀,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缺点:生产工艺复杂(张拉机具、台座、锚具),
4、尤其是后张法要求用特制锚具,增加了制做成本。按照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应力状态的不同,预应力混凝土分为全预应力混凝土、有限预应力混凝土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三类。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荷载下,截面受拉区混凝土中不出现拉应力;有限预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荷载下,截面受拉区混凝土中允许出现拉应力,但拉应力值不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tk;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荷载下,截面上允许出现裂缝,但对最大裂缝宽度予以限制。,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5.5.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和材料,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主要是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方法,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5.5.1.1 施加预应力
5、的方法,(1)先张法 在浇筑构件混凝土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的施工方法称为先张法。其施工过程如图5-82。先张法中钢筋的预应力是靠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作用传给混凝土的。,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5.5.1.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2)后张法 构件混凝土结硬以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钢筋张拉的施工方法称为后张法。其施工过程如图5-83。,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5.5.1.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后张法中,预应力是靠锚具传递给混凝土的。锚具是张拉时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锚具的类型很多,性能各有特点。图5-84为常用的几种锚具。采用的锚具不同,张拉钢筋时的预应力损失大小也不同。,图5-84 常用锚
6、具(a)锥形螺杆锚具;(b)螺丝端杆锚具;(c)墩头锚具;(d)锥形锚具;(e)JM12锚具,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5.5.1.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预应力混凝土也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即:先张法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以及后张法张拉钢筋后在孔道中灌浆所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见图5-85。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受力性能好,裂缝分布均匀,裂缝宽度较小。,图5-85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5.5.1.1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见图5-86。后张法张拉钢筋后不在孔道中灌浆所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特点是:造价
7、低,便于以后再次张拉或更换预应力钢筋。,图5-8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5.5.1.2 张拉控制应力con,张拉控制应力:张拉钢筋时,张拉设备上的测力计所指示的总张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得出的应力值,用con表示。在配筋相同情况下,钢筋张拉得越紧,产生的预应力就越大,构件的抗裂性也越好,但是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也不是可以无限制地提高的,因为 张拉控制应力过高时,可能使钢筋拉断;张拉控制应力过高时,构件的抗裂性过高,开裂荷载接近破坏荷载,即构件开裂后,不久便可能无明显预兆地产生破坏。,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5.5.1.2 张拉控制应力con,对张拉应力应进行
8、控制。混凝土规范规定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表中所列限值,且不应小于0.4fptk(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表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5.5.1.3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预应力钢筋应具有较高的强度、一定的延伸率、低松弛性能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要求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因为它们是靠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的。用作预应力钢筋的钢材首先应具有高强度,因为只有强度高才能在钢筋中建立起高应力,预应力的效果才明显,才能发挥预应力构件的优势。要求钢筋具有较低的松弛率,以减小预应力的松弛损失。这样才能在钢筋中建立起高的张拉应力并在出现预应力损失后仍保
9、持较高的应力。预应力钢筋还应具有一定的塑性,即要求拉断时有一定的延伸率。尤其在低温或冲击环境下以及在抗震结构中,更应注意钢材的塑性要求,否则可能产生脆性破坏。,5.5 预应力混凝土梁和板,5.5.1.3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规范建议,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构件使用的混凝土应具有高强度,这样才能在混凝土中建立较高的预压应力。混凝土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时不宜低于C40。,5.5.2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构造,5.5.2.1 截面形式和尺寸,5.5.2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构造,5.5.2.2 预应
10、力纵向钢筋,直线布置:当荷载和跨度不大时,直线布置最为简单,见图5-87(a),施工时用先张法或后张法均可。曲线布置、折线布置:当荷载和跨度较大时,可布置成曲线形(图5-87b)或折线形(图5-87c),施工时一般用后张法,如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吊车梁等构件。,图5-87 预应力钢筋的布置(a)直线形;(b)曲线形;(c)折线形,5.5.2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构造,5.5.2.2 预应力纵向钢筋,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5.5.2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构造,5.5.2.3 非预应
11、力纵向钢筋的布置,预应力构件中,除配置预应力钢筋外,为了防止施工阶段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差及施加预应力过程中引起预拉区裂缝以及防止构件在制作、堆放、运输、吊装时出现裂缝或减小裂缝宽度,可在构件截面(即预拉区)设置足够的非预应力钢筋。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拉区和预压区,应设置纵向非预应力构造钢筋。在预应力钢筋弯折处,应加密箍筋,以加强在钢筋弯折区段的混凝土。,5.5.2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构造,5.5.2.4 先张法构件的构造要求,1 钢筋、钢丝、钢绞线净间距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间距应根据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及钢筋锚固要求确定。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其公称直径或有效直径的1.5倍
12、,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对热处理钢筋和钢丝,不应小于15mm;对三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0mm;对七股钢绞线,不应小于25mm。,5.5.2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构造,5.5.2.4 先张法构件的构造要求,2 构件端部加强措施 对先张法构件,在放松预应力钢筋时,端部有时会产生裂缝,为此,对端部预应力钢筋周围的混凝土应采取下列加强措施:(1)对单根配置的预应力钢筋,其端部宜设置长度不小于150mm且不少于4圈的螺旋筋;当有可靠经验时,亦可利用支座垫板的插筋代替螺旋筋,但插筋数量不应少于4根,其长度不宜小于120mm,见图(5-88)。,图5-88 部附加钢筋,5.5.2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构造,5.5.
13、2.5 后张法构件的构造要求,1 预留孔道 孔道的布置应考虑张拉设备和锚具的尺寸以及端部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等要求。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铰线束的预留孔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预制构件,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小于孔道直径的一半;(2)在框架梁中,预留孔道在竖直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孔道外径,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1.5倍孔道外径;从孔壁算起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梁底不宜小于50mm,梁侧不宜小于40mm;(3)预留孔道的内径应比预应力钢丝束或钢铰线束外径及需穿过孔道的连接器外径大1015mm;(4)在构件两端及跨中应设置灌浆孔或排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预应力 溷凝土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20514.html